字:
关灯 护眼
读趣阁 / 历史军事 / 回到上古当野人 / 第二十八章 第一个秋天

第二十八章 第一个秋天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一夜无眠,这一夜,篝火不停,族人们敞开肚皮整整吃了一夜,跳舞也跳了一夜。
  肉食太多了。
  第二天一早,仍然很亢奋的族人们外出找食物去了,昨晚还没清查干净,稍远点的地方都没去。
  云歇困得直打瞌睡,但依旧坚持着去看昨晚那头大象。
  小山一般的大象,还躺在地上睡觉,呼吸已经变的匀称,屁股上成片的伤口冒出来很多的燎泡,没有药,云歇只能用水帮着它清洁一下,不至于感染。
  感觉到异样,大象睁开眼睛,有气无力地冲云歇叫了一声,然后闭上眼继续睡觉。
  大象竟然流泪了。
  云歇不知道大象眼角流出的是不是泪,就当是吧,或许是他的同伴没有跑出来,葬身大火了。
  一场大火,让四周变得光秃秃的,很难想象之前生机勃勃的样子,土地连同光秃秃的大树都被熏的黝黑,不知道这些仅存的树还能不能活。
  狼群一直冲着远处狼嚎,还好,没有多少伤心的味道。
  只是小野驴也跟着嚎是在干什么?它以为自己是狼吗?
  来到河边的云歇看着冒出芽的粟满脸庆幸。
  还好没有烧到这里,不然云歇会心疼死。
  九黎族的人离开了,看着河沿沙滩上蛇一样的痕迹,云歇猜测他们是爬走的。
  这回可以清静一些天了吧?
  铁蒺藜很好用,女人们在地上找回了所有的铁蒺藜,装在背篓里,留着以后继续用,只是不知道下一个倒霉蛋是谁了。
  河边的土高炉又开始工作了。
  打败了九黎族,让有熊氏的阴谋落空,云歇并没有感到轻松。
  族人们没有找到老虎的尸体。
  上游的神农氏也依然存在。
  云歇甚至能够想象,如果这次来的是神农氏,那后果可能就不一样了。
  神农氏人多,区区几百个铁蒺藜,能造成多少伤员?
  铁锨虽然比青铜器好用,但满打满算六十多个男人,又能挥动多少铁锨?
  云歇很缺乏安全感,他不想英年早逝,于是烧砖的速度一直在提升,打铁的速度也在提升。
  母亲沉迷于制作陶器不可自拔,现在的她已经开始学会用草木灰在陶器上作画了。
  云歇觉得人就应该有爱好,所以他不打算制止,母亲忙于制陶,那么自己就该多为母亲分担一些其他事物,省得母亲烦心。
  母亲爱陶是真,钱雯雯假模假样地帮忙,就有些碍眼了,一个心无杂念的手艺人旁边不该出现这样的大头苍蝇。
  于是云歇就拨给了钱雯雯一些女人,让她带着女人去附近找草籽,继续扩大种植面积。
  钱雯雯满脸疑惑地看看身后这群强壮的女人,迟疑道:“你没开玩笑?”
  云歇点点头,“当然了,人都给你了,只要你能扩大种植,其它事我不会管。”
  一打七的老婆八婆成了钱雯雯的脚,八婆这个名字是云歇给起的,纯粹为了好记。
  眉眼比其他人好看的八婆很聪明,她知道干干净净的云歇是这个部落里的真正话事人,于是也就不敢瞧不起小小的钱雯雯,因为钱雯雯和云歇太像了,不是长的像,而是两个人似乎有着同样的气场,他们属于同一类人。
  族长是和其他玩泥巴的小屁孩不一样的。
  看着八婆背着钱雯雯离开,身后还跟着二十名拿着铁锨的女人,云歇露出了笑容。
  最强壮的女人现在归钱雯雯管了。
  她会不会产生一些别样的想法呢?
  毕竟,她可不是喜欢看人眼色度日的女人。
  夏日如火,但终究有过去的时候。
  钱雯雯带着一群女人踏遍了附近的土地,把能找到的所有草籽种子都撒在了河沿,在她们精心的照看下,草籽抽芽,生长,孕穗,最后长成了并不算多么饱满的穗头。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然而云歇终究是高估了粟的产量。
  亩产一百来斤左右,连成片的河沿,也就收成了十缸的粟,这还是没脱皮的。
  用一个圆润的石头碾去壳,然后就剩七缸小米了。
  倒是黄橙橙的很好看。
  云歇煮了一小锅小米粥,然后用铁菜刀切了一盘的盐渍肉,蒸熟,端上了桌。
  炙对腌肉垂涎三尺,但是对小米粥却不怎么喜欢,他更喜欢大口吃肉。
  一打七厚着脸皮蹭了几块肉,就跑开找他老婆八婆分享去了。
  母亲端坐在桌子上一言不发,云歇赶紧让炙给母亲装上一碗粥,还把盐渍肉推到了母亲面前。
  无他,母亲怀孕了,吃点好的是应该的。
  至于是谁下的籽,云歇悲愤地想了好多天,也没想明白。
  防不住啊!
  唉!
  族群里有很多女人都怀了,这根本不是云歇能控制的,虽然很想让这群女人过两年再生育,但这种想法受到了全族的一致抵抗,在这件事上,就连一打七和炙都不支持云歇。
  没办法,他们的寿命太短了,发育的也快,十二三岁就已经是大姑娘大小伙了,二十岁,已经算是中年,三十岁看起来就已经和后世的五十岁差不多,四十岁皱纹就已经爬满了全身,成了只吃饭不干活的存在,至于五十岁,没有!
  很少有人能活到四十岁,恶劣的生存环境下,能活到二十岁都全看运气。
  云歇想活到八十岁。
  如果能活到九十岁更好。
  所以他很注意养生,一开始条件不允许,但现在总算是有人可以指使了,于是烧水壶就出现了,他不再允许族人喝生水。
  制盐技术也得到了进步,现在族里已经能生产出白色的细盐了。
  沿着河沿,云歇在上次大水没淹到的高坡上,建造了一圈低矮的围墙,围墙只有不到两米高,最下方还留了很多的排水孔,绵延上千米,把这个小小的大河部落包了进去。
  围墙里面,靠近山坡的地方,面向大河建造了一栋高大的二层小楼,小楼顶上还用棕褐色的瓦片覆盖,很是漂亮。
  只是部落在河的南侧,房屋开门向北,如果是南,云歇会高兴很多。
  小楼前面,还有一排上百米的连成串的低矮木屋,瓦片覆顶,屋内是贯通的,有九个略窄的木头门,天气转凉了,于是族人们用泥巴掺着干草糊在了木头墙的缝隙里,阻挡风雨。
  族人们很喜欢这种房屋,夏日里通风,秋日里保暖,蛇虫也不多,不像山洞,经常有人被毒虫咬死。
  每天早晨,族人们走出木屋,所有人都需要洗脸洗手,去解决人生大事,然后汇集在屋前的小广场上,这里搭了五口大陶锅,里面是小米、野菜熬的粥,一人分一条咸鱼,这就是早饭了。
  能吃饱饭,族人们脸上原本的菜色也不见了,个个精神头都很好,干起活来没有一个偷奸耍滑的。
  吃喝拉撒,除了吃,很重要的一件事就是拉,为了卫生,云歇命人挖了大坑,所有人必须在里面解决,解决完还必须用草木灰盖上,不然味道就没法闻了。
  男人们去打铁,女人们还在捉鱼,只是鱼的数量不如夏天多了。
  秋天都来了,冬天还会远吗?
  
热门推荐
我在春秋当权臣 我在春秋当权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