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读趣阁 / 科幻灵异 / 黑暗穿巡 / 结语

结语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黑暗穿巡:科特市》就这样结束了。第一人称的写法让许多读者表示看不懂剧情,请原谅我太刻意地追求第一人称的感官与表现。在文中,的确包含了许多如同累卵髀肉般的杂念与感受,它们都是主人公——“我”的种种猜测想象。它们有真有假,是太多的主观臆断;它们是目见耳闻,但也不一定是真实的。表象,永远是一种真实的谎言。所以,下面,我将为大家解读《黑暗穿巡》中的林林总总,希望亲爱的读者们在下部《希望城》的阅读时有所帮助。
  为了防止枯燥。首先,我搬出了《科特市》中的特殊剧情——黑衣与盲女。
  阿默,一个末日英雄式的人物,我虽只用了一万多字描写他、并通过旁人提及他,可他的确是一个流星般的角色。正如文中所写,“英雄正义,仅是昙花一现”,阿默,他做到了许多东西。
  黑衣与盲女,一段看似末日爱情般的简单故事。这段的出现,许多读者可能会觉得有些唐突、不太自然,那么,请听我剧透。
  我曾咨询过一位东野圭吾小说的热爱者,一位女硕士。她和我探讨了一部作品——《嫌疑人x的献身》。书中、电影中有一个寓言般的感觉:爱情,非甜是苦。我对这点,有一个升华的理解:爱情如椰子一样,需要痛苦地砸开,这样才能享受甘甜。喔,末日中的爱情何尝不是呢?阿默被“我”(主人公)当作是紫门公寓盲女阿熙的准男友。可事实真是这样吗?不,显然不是。
  黑衣与盲女其实是一段悬疑故事,也是我对科幻悬疑写作的摸索。您不仔细看,可能会被主人公“我”以及旁人(如杰克)所释放的烟雾弹迷惑。
  阿默,他有着沉默不语的神秘感、有厉害的装备、矫健的身手,他会制作自制炸药,并熟悉城中的各种路线。没错,他正是与CPC章节后老琼斯相对应的人物,他是秘密警察,也只有这种特殊的身份才能使他具有许多普通人没有的东西。那么,他因为什么原因留在紫门公寓了呢?首先,我们分析一下文中的重要物件。
  1、红色保温杯。
  这是一个用于制作炸弹的玩意。斯泰芬口渴,以为里面有水,所以想要抢了它。而深知其中何物的阿默说了句:“不怕我毒死你?”。疑点便在这话中,这话看似很简单,其实有很大的玄妙。这句话实际上是一种“失口所言”,它一语双关,一来,表达了这个红色保温杯原来的用途,二来,才是用于吓唬“猩猩”斯泰芬,让他不要打开。
  阿默不是个简单的人,他用上面的那句“不怕我毒死你?”伪装了原本“不怕我炸死你?”,所以,“善于伪装”这种的性格必须属于阿默。在此,我坦白一下,那只红色保温杯原先就是用来装毒药的。哇哦,那么,这东西是谁的?它毒死了人吗?哦~~~打住~让我卖个关子。我们来讲物件2.
  2、阿默脚上的靴子。
  阿默是秘密警察,他全身的装备都是黑色的,可为何偏偏他的靴子不是黑色的?他的靴子破了,所以他换了双?额,太简单了吧。让我们往下看。靴子有大小尺寸,这双在阿默脚上很合适,而盲女阿熙却说,他的男友穿着一双并不合脚的靴子出去了。这说明了什么?阿默的脚肿了么?喔,不。文中提到有人“打理”了隔壁房间的一具尸体。并且,尸体脚上的靴子不见了。好的!答案接近了。我再来做个坦白:阿默换了隔壁尸体脚上的靴子。可身为作战人员,他绝对不会允许不合脚的靴子存在,所以,阿默找了某种方法,使靴子合了脚。而盲女的话一语中的,她记得阿默的靴子,偏偏这靴子又这般合脚,这样就起了矛盾。这么说来,阿默与盲女都有问题。由此,我们可以再次肯定阿默的目的——伪装。可阿默是阿熙的男友,他要伪装什么,又是为了谁去伪装呢?喔。我坦白从宽,嫌疑人阿默就是X。
  3、警用特制左轮枪
  阿默死了。手枪也被“狼孩”夺走,而阿熙手中却有一把来自于垃圾箱里死掉警察身上的左轮枪。好了,我们知晓了一些东西。阿默是秘密警察,那他必然与垃圾箱中的警察是同事,后文中,刘易斯中尉曾说过,他派许多警察出去了解情况,而警察探路小组大多数都失踪了。所以,肯定性的结论是,阿默就是失踪的几支小组的人。那么问题来了。阿默是因什么原因留在这里的呢?他意外地发现了尸体与阿熙,而阿熙不愿离开紫门公寓,然后阿默就杀死了同伴?或者是,同伴意图不轨,被阿熙夺枪打死?
  额,一切不会简单结束。“我”认定他们是情侣,这是对的,可他们是一对不那么简单的情侣。下面,我们看时间,在一周的时间范围内,阿熙曾说过她男友消失了一段时间。杰克说,垃圾箱中的警察死亡超过一周多,而两位警察来后的几天,正是阿默回来的时刻。这里有点蹊跷。种种迹象表明,在失去男友的高压环境中,阿熙并不可靠,在我们来前,她很可能就患有精神性的疾病。文中多次表明,她不愿意离开紫门公寓,也不想她的爱人“阿默”离开。而“阿默”有离开的意思,对此,占有欲极强的阿熙采取了一些极端措施。大胆去想!往恶毒的方向去想。对!她下了毒!对!就是用那只红色保温杯。然而,她毒死的人,并非救了“我们”的阿默。在此,我插入一段。试想一袭黑装的秘密警察带着一只红色的保温杯,和谐吗?显然,不。另外,杰克说,尸体的死状很安详。这就是说,一个被毒死的人,在挣扎着死去后,一定被后来人收拾过。(一说,“阿默”心中满是逃跑的悔意,他已用安详的姿态去应对死亡。)这后来人又是谁?没错,正是前来搜索的秘密警察与KPD普通警察。好吧,我可以用极其肯定的口吻说:保温杯和靴子才是属于真正的“阿默”的,他就是地上的尸体!
  真相大白了。就是说,剧情大致如下,阿熙为了阻止负心“阿默”离开,她毒死了他!随后,“我”所遇到的阿默搜索了这里,他们发现了死去的、真正的“阿默”,所以,与斯泰芬抢夺红色保温杯的阿默是假的,他的真实身份是一名秘密警察,他知道一切,因阿熙是盲女的特殊身份,他心生怜悯,拿靴子做了伪装,只想假扮“阿默”。其中,他或许想用假身份引诱阿熙离开,而阿熙疯狂了,冲突之间,警察阿默的同伴死了。面对同伴的死亡,去留抉择、杀死两人的可怜盲女、或是怜爱等等复杂情绪充斥了秘密警察的大脑。他做了选择,他选择做一名守护者。他出来寻找食物,只给他人指引去CPC。最后,这名英雄心愿达成,他用灵魂守护了紫门公寓,和阿熙一起,永远地,长眠在了那里。
  喔······公寓下,代表神秘的紫门、带刺的镶金玫瑰,它们早就预示了一切。这是一段阴暗却又伟大,抑郁而又令人深思的爱情。亲爱的读者,劳烦你们多思了······
  好了,细节伏笔很多,日后的几部又有更多精彩。我得言归正传了:
  一、人物设定
  许多精彩的第一人称小说,像《鬼吹灯》、《盗墓笔记》,里面都穿插有作者的旁白,就是画外音,它们让读者每每地拍手称道,让剧情明晰,让历史生动。而我的写法比较拙劣,或许是我过于执拗。当我每次思考人物性格,每次构想剧情,身心都带了太多的作者情愫,这就好比演一场戏,演员总得按照人物设定走,去入戏、去感受······事实如此,我不止一次为“我”悲伤,感慨,紧张,愤怒,我甚至憎恨过自己,为什么“我”会产生这么多纷乱如麻的杂念,为什么“我”会怀疑身边所有的人,为什么“我”会带着嫉恶如仇的正义感,却又胆小如鼠······
  “我”的确是一个浑身瑕疵的家伙。倒不如说“我”其实一种情绪的综合体,饱含着混乱末世中的不安、人性选择上的徘徊、善恶定义上的判断等等······
  当然,其他所有的角色,都可以说在“我”的眼中做了定性。憨厚简单、贪吃大意,在关键时刻却又不失谨慎的“猩猩”斯泰芬;聪慧善辨,正义无私,理智到令人信服的杰克;教徒“妈妈桑”萨曼莎;冷酷神秘、身怀绝技、各有故事的老琼斯、警察中尉刘易斯;还有那些疯狂残忍,勾心斗角、却有一丝极细善意的囚犯······
  二、世界观构建
  本文的的时代背景定位于不远的未来。
  具体为:世界像一盘散沙,局部冲突、发展不均、体制斗争,资源分配,它们就像一种皮肤病,一直滋扰着所有人类。地球村仅仅是少数人的梦想,不甘恶疾缠身的阴谋家们将这个思维扭曲,他们扩大军备,组织军事联盟。最终导致世界两大阵营——联众军事力量与共和联盟诸国之间的战争爆发了。
  然而,战争并没有在短时间内分出胜负,双方投入了大量兵力,动用了所有能动用的资源,士兵们在腥风血雨中搏杀,金属在爆炸中化为焦土······
  最后,旷日持久的战争居然令发动者们都生了厌。被摧垮的经济、落后的生产力、不断增加的死亡率,它们肆虐全球······种种不堪让战争中的人类不得不放弃取胜的念头,他们从各国选出各自的领导者,经过协商,他们成立了联合政府。可每个当权者都想名垂千古,他们费尽心机、用剩下的所有家当成立了只存在于人们想象中的极权政府,它有着至高无上、跨越区域、种族的强大权利,它统领世界上的所有军队、警察,控制全球的资源,将各地区划分出级别,让任何带有反抗情绪的异端势力心惊胆战······
  联合政府成立后,人们获得了短期的休养生息时间,高楼重新拔地而起,生产力逐渐恢复。因为生活,“我”也不是给一张白纸了。可上帝不会给人们喘息的机会,他不想看到历史往复,他要人们做出彻底地反思。“死日”,一道不知名的、强烈的白光照射大地,它的光芒好比辐射,人们瞬间瘫痪,丧失了所有生理机能。少部分人依靠掩体存活下来。可世界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废墟中出现了感染力极强的变异物种,它们污染水源,(剧透)消灭所有活着的东西。(具体情节将在《希望城》中提到)
  另外,做为幸存者,我们在与变异生物较量的同时,必须与恶劣的环境、或是其他人类相互争斗。正如《科特市》中的一切,人性争斗为主、变异生物为辅。
  我想按顺序,构建多个独立的世界发展观:世界是联系的,环境是多变的,生存适应,人为改变。在下面的作品中,您会看到这一切。
  三、初衷。
  灵感源于生活,那看不到的东西又源于哪里?电影、游戏?嗯,很对。
  其中,《活死人》系列的乔治·A·罗梅罗是我最崇拜的导演。他的丧尸片,剧情紧凑,毫不夸张。试想之,在面对生存挑战的同时,我们更当揪住仅存的人性,因为,它们才是末日中最值得提防的东西。人性情感,它也是如此重要。在这个英雄主义匮乏、信仰缺失、物欲至上的混乱年代,你、我、每一个人可能都在为生活担忧。赚更多的钱、养更多的孩子、买更多的东西,每一个人都过于匆忙。可在所有琐事过后,我们并没有思考过,我们的情感到哪里去了?我们附和着哭笑,附和着与其他人相同的目标,可您问过自己吗?那些我们曾今的心中所爱,它们又去了哪儿?所有的人,我们宛如行尸走肉,被压抑着身心,僵化着不知所措。我们是冷漠的,不只是对旁人的冷漠,我们更冷漠地对待着自己,机械的工作、生活,我们完成着每一个人类应该做的事情——生活。而大家可曾思考过,我们来到这个世上的目的是什么?难道尽是为了活着而去活?许多人为了证明自己,在世间追求应有的存在感,他们做了一些荒唐奇怪的事情,可这样做就能证明自己不是为了活着而活着吗?嗯······或许,我错了。也或许所有人都错了。我个人觉得,这样做,只为在欲望的怪圈中徘徊,这会令我们无奈、四处碰壁、受人驱使,却永远找不到真正的自我。正如被变异生物感染一样,更多的人将会前赴后继地堕入黑暗,而我们,只能犹豫地看着,或许有天,我们也会加入到他们中去,堕落······
  还有,对于剧情,我不敢武断一个人原先的善恶,我一直认为他们都是善恶并存的。在这部小说中,我另有很多不敢:我不敢写太多浮夸,不敢写异能超人,不敢写末日霸主,不敢写YY合体,不敢写天马行空、人挡杀人、佛挡杀佛······我只想写一个自己的世界,一个比较真实、合理的末日世界。在这个世界里面,所有的人类的精神都很渺小,他们无助,尽然失望;他们跋山涉水,只为求得些许光明,而每每等来的,却是黑暗的世界······
  当然。这样导致的结果,身为作者的我也非常明白。一切过于压抑,看不到自己想看的东西,万事皆不如意,许多人必定会半途放弃。但细细一想,正如死亡之美,墓葬之幽,我们为何不将不幸当作一种经历?死亡,何尝不是一种美?末日何尝不是一首诗?
  我,一个从黑暗中走来的人。我曾被无数恶魔围绕,它们左右我,让我们猜忌、算计,让我漠视所有的爱。现在,我走了出来。我有一个感慨,我需要许多同伴······你,你们,每一个人,我们祝福并提醒所有人,与其被黑暗控制心智,不如带着品味般的情感去面对、去渡过。毕竟,未来不是别人眼中的未来,你永远是你,未来也永远属于你自己。
  上述所有即是我创作《黑暗穿巡》的初衷。
  三、不足。
  时代性的不足。我们经历过武侠小说时代、科幻小说时代、宫廷时代、仙侠时代、穿越时代,而丧尸末日题材的小说,它们在国内一直缺乏一个时代。它们终究是国外的文化?还有我们中国人必须推崇自己的东西?
  综合不足。我心中酝酿出复杂的情绪,我感觉仍有太多太多的不足,由情感并发的是,人物性格,剧情张力,表现手法。哦。值得一提的是,我随时都在记录,吃饭、洗漱、起床时;我也随时都在思考,有时我觉得我失了神,简直就成了变异生物······
  噢······不足太多了。现今,我不足的东西是时间。(我剧透下自己,最近发生了幸福的事情)
  四、误解
  许多人觉得,丧尸片过于暴力血腥,是一种反政府、反(人类)的情感暗示。人们观看这些影片也常用于暴力释压。其实,我觉得不对。这里有本书,那就是《圣经》。它描写世界末日,歌颂圣者,贬低异教,它重复着,就像洗脑,可它仍是世界上最畅销的书。人们研究它,传承它,用近乎执拗的态度去维护它。其实,它何尝不是一种警示,它时刻提醒我们远离邪恶,要感受主的伟大。末日类的小说也是如此,它仅是警醒,不是纯粹的恶意。它只是以杀止杀。它虽代表黑暗,可它的最终目的却是让你有所经历、有所感悟,犹如“防人之心不可无,害人之心不可有。”
  五、创作情怀
  我怀着一种文艺的心态,一种创作另类丧尸小说的情怀。要说另类,其实每个人都是另类的。我想创作一种不一样的丧尸文学,里面包含了浮世绘般的大量社会元素,特别是科学与宗教的碰撞,悬疑与直白的暴力冲突、哲理策略与善恶评判·······好像很难。我会努力的。
  ~~~~~~~~~~~~~~~~~~~~~~~~~~~~~~分割线~~~~~~~~~~~~~~~~~~~~~~~~~~~~~~~~~~~~~~~
  另,祝亲爱的、一直鼓励我的读者们,远离黑暗,阳光向上,成为未来之主~~~
热门推荐
灵境行者 光明壁垒 灵境行者 光明壁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