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读趣阁 / 历史军事 / 皇兄何故造反? / 第四百八十八章:猜不透的天子心思

第四百八十八章:猜不透的天子心思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手里的翡翠珠子越拨越快,孙太后再次将目光投在年轻皇帝的脸上,试图从他平静的神色当中,找到一丝能够帮助自己判断的痕迹。
  但是,没有!
  这种感觉很难受。
  原本孙太后得知了早朝上的消息之后,心中一块大石落地,着实是高兴了大半个上午。
  直到焦敬进宫,提醒她该为太上皇回京后的安排早做安排,她才遣了人过去,将朱祁钰叫过来。
  其实最开始,她的目的就很单纯,只是想要由自己来安排太上皇身边侍奉的人,如果说能够把护卫队的指挥使也拿到手,自然是更好不过。
  前者倒是很顺利,后者……也很顺利!
  至少,在焦敬开口阻止她之前,朱祁钰看样子,是准备答应她的人选的。
  在这一点上,孙太后并不怀疑。
  如果说朱祁钰不打算答应的话,那么就不会让她选人。
  诚如焦敬所言,京卫情况特殊,外朝都不好太过干预,更不要提她这个圣母皇太后。
  这个理由完全正当且充足,但是却需要事前就提。
  如果说,朱祁钰先让她选人,然后又无故推举不用的话,那么就等同于是在给她难堪。
  一旦这件事情传到外朝去,一顶不敬嫡母,忘恩负义的帽子,定是少不了的。
  这种落人口实又没有好处的事情,朱祁钰肯定不会做的。
  可,为什么呢?
  从朱祁钰登基之后,孙太后一直都很注意分寸,一般不会直接跟他提起什么要求,因为她知道,提了也白提。
  这个庶子,看似恭谨谦和,礼数周全,但是实际上,所谓的礼法和名分,根本压不住他。
  只要他不想答应,有无数种推托之词可以说出来,而且是理直气壮的那种。
  这是土木之役后,她短暂秉政的那段时间,得出的宝贵结论,所以她从不白费功夫......藏着什么陷阱了。
  从礼法上来讲,太子是太上皇的长子,如今太上皇归朝,必然是要在膝下侍奉的,这是孝道,没什么可争议的。
  从这个角度来想,如果说朱祁钰希望太子去南宫,那么什么都不必说,顺其自然便是。
  他开口提了,说明心里其实是不希望太子去南宫的,所以……
  手里的珠子忽然一停,孙太后含笑道。
  “照理来说,诸皇子是该去太上皇膝下的,但是,皇帝你也知道,太子马上就三岁多了。”
  “寻常人家,这个时候也该开蒙识字,学着读书了,东宫乃是储本,自然更不能轻忽,原本这些日子,哀家就正盘算着要找几个人教导他。”
  “虽说到了南宫里头,也能开蒙,但是总归不便。”
  “何况,太上皇去了南宫,诸皇子也跟着过去,哀家独自在慈宁宫不免冷清,不妨将太子留在哀家身边多陪一段时间,皇帝觉得如何?”
  考虑到最后,孙太后还是选择了她认为最妥帖的办法,将太子留在自己的身边。
  诚然,朱祁钰单独将这件事情拎出来,有可能就是不想让太子去南宫。
  但是,孙太后翻来覆去的想,也想不到,太子不去南宫,对于朱祁钰有什么好处。
  可如果不是这样,她又不明白,朱祁钰为何要无故提这么一句。
  去也不是,不去也不是。
  索性她就将人先按在慈宁宫,反正,太子对父亲尽孝是理所应当,对祖母尽孝,也是理所应当。
  先借着由头,把太子留下,再看局面而定,若不妥当,再送去南宫便是。
  这一下,朱祁钰的脸上明显有了波动,不过却不是对太子的去处,而是皱起眉毛问。
  “开蒙?圣母,是否有些早了?”
  大明对于皇子的教育,相对比较自由,没有一个特别固定的时间点。
  但是,......一般来说,在六岁到八岁这段时间,会正式出阁讲读,延请儒学大家来为皇子授课。
  不过,出阁讲读已经算是正式的拜师礼了。
  实际上皇子识字开蒙,要远早于这个时间点,一般来说,也就是三岁到五岁之间,同样也没有特别固定的时间点。
  见朱祁钰这般神情,孙太后脸色倒是无恙,依旧带着笑意,道。
  “其实也不早了,哀家没记错的话,皇帝你当年在宫中是,也就是三岁多的时候开蒙,所以,正当其时!”
  这一下,朱祁钰倒是没的反驳。
  孙太后说的不错,他自己,的确是三岁多的时候开蒙识字。
  但是,当时的情况是,先皇选了人,要给刚满五岁的朱祁镇开蒙,可当时宫里只有两个皇子,先皇懒得再折腾,所以索性顺带着让朱祁钰旁听兼陪读,有笔墨纸砚之类的小玩意,也给他随手备上一份而已。
  正常情况下,四岁开蒙都算是早的。
  不过都是陈年旧事了,朱祁钰笑着点了点头,道。
  “圣母的安排当然是好的,既然圣母想让太子在慈宁宫中陪侍,身为晚辈,太子自当在圣母膝下尽孝。”
  一般来说,在六岁到八岁这段时间,会正式出阁讲读,延请儒学大家来为皇子授课。
  不过,出阁讲读已经算是正式的拜师礼了。
  实际上皇子识字开蒙,要远早于这个时间点,一般来说,也就是三岁到五岁之间,同样也没有特别固定的时间点。
  见朱祁钰这般神情,孙太后脸色倒是无恙,依旧带着笑意,道。
  “其实也不早了,哀家没记错的话,皇帝你当年在宫中是,也就是三岁多的时候开蒙,所以,正当其时!”
  这一下,朱祁钰倒是没的反驳。
  孙太后说的不错,他自己,的确是三岁多的时候开蒙识字。
  但是,当时的情况是,先皇选了人,要给刚满五岁的朱祁镇开蒙,可当时宫里只有两个皇子,先皇懒得再折腾,所以索性顺带着让朱祁钰旁听兼陪读,有笔墨纸砚之类的小玩意,也给他随手备上一份而已。
  正常情况下,四岁开蒙都算是早的。
  不过都是陈年旧事了,朱祁钰笑着点了点头,道。
  “圣母的安排当然是好的,既然圣母想让太子在慈宁宫中陪侍,身为晚辈,太子自当在圣母膝下尽孝。”
  
热门推荐
我在春秋当权臣 我在春秋当权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