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读趣阁 / 历史军事 / 汉祚长延 / 第一章 二公议曹

第一章 二公议曹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我现在是皇帝了!”
  郑安兴奋得喊出声来。
  “以后我看谁不顺眼就杀谁,见到哪个美女好看就纳为贵妃,对我好的人,我就赏他一个大官当,不是,是朕,哈哈……”
  可是笑了不到八秒钟,他的笑容就僵在脸上,开始傻眼了。
  随着身体的记忆逐渐恢复,郑安这时候突然明白,虽然刚才从太监那里确定了自己是皇帝,是天子。
  只是,自己竟然是历史上的汉朝最后一位皇帝,是那个不用管事也能当了三十年皇帝的汉献帝刘协。
  而现在是建安元年八月二十五日,自己所在的地方是许县,现在叫许都了。
  喜耶?悲耶?
  自己不就是通宵追了个小说《覆汉》吗,怎么就穿越了呢?穿越就穿越吧,怎么就穿越到了这汉献帝刘协身上了呢?
  覆汉,覆汉……难道这是天意,是让我来保住大汉不致倾覆?
  有可能。
  不过目前这种情况,能保命就很不错了,怎么去保住大汉不覆?
  太难,太难了!
  现在自己在曹操手里,要保命似乎不难,只要安心苟一辈子就可以。
  平时只要和皇后贵妃她们玩玩就行了,至于任命谁谁为刺史太守尚书什么的,就由曹操去操心,自己每日吃喝睡玩混日子就可以。
  想到皇后和贵妃……他现在身体里留存着刘协的记忆,清晰地记得伏皇后和宋贵人的相貌……他急忙跳下床榻,跑到铜镜前一看。
  哇塞,我有这么年轻吗?
  哦,我今年才十六岁。
  生在天子皇家,长相就是不凡。对于自己现在的相貌,郑安满意地笑了。
  “陛下,杨太尉和张司空求见。”
  一个太监在门外喊道。
  “李寿……”
  他记得刚才被自己赶出去的太监叫李寿,现在的职位是小黄门。
  中平六年袁绍等人入宫诛杀宦官的时候,杀掉了许多太监,后来又经过长安到洛阳一路上的杀少,现在皇宫中的宦官太监只剩下二十五人了。
  其中有二十人在后宫服侍皇后和贵人,刘协身边只留下了五人,不足用的地方就以士人代替。
  目前只有李寿是小黄门,平时服侍在刘协身边。
  “喏。”听到刘协的喊声,李寿急忙进来候着。
  “太尉和司空找朕何事?”
  “陛下前日方到许都,一路车马劳累,或许太尉和司空是来向陛下问安。”
  “替朕换衣服吧。”
  李寿又招呼两个太监进来,帮刘协换好天子之服。
  刘协又站到铜镜前,左右转动看了看,明显感到自己身上有一股威严之气。
  从现在开始,我不再是郑安,我是汉献帝刘协。不,我不当献帝,我要当……总之我不要当汉朝最后一位皇帝。
  自己在穿越前虽然只是一个打工人,苟活了半辈子,没有学过帝王术,也没有认真学过经史子集那些东西。
  不过幸好的是,自己平时喜欢玩些三国游戏,对三国历史比较喜爱,也曾经捧着三国志认真读过,对当时的人物和历史发展也有一些了解。
  作为此时的刘协,破局翻盘的机会非常渺茫,但怎么也得搏一把。
  “陛下,陛下……”
  看到刘协站在铜镜前发呆,李寿又喊了两声。
  刘协回过神来,看了李寿一眼,此人跟随自己也有六七年了,或许可用为心腹。
  “走吧。”
  刘协带着李寿很快就来到殿中。
  许都的宫殿是曹操花了不到一年时间赶建的,规模比较小,从刘协睡觉的内室到会见臣下议事的外殿很近。
  原来曹操早在建安元年正月时,就已经和部下诸将商议要迎接天子刘协,当时其他将领不太赞成,只有荀彧和程昱力劝曹操去迎接。
  刘协当时还在河东安邑,曹操派遣曹洪领兵去迎护,却被董承率兵拒险挡着不给进。曹洪带去的兵马也不多,便只好无功而返。
  洛阳自从遭董卓火烧皇宫和迁走百姓后,残荒破败,无民又无粮,当前并不宜以为都城。
  如果重修,那要花费许多时间和财力人力,还得分出兵力镇守洛阳。
  所以曹操当时便命人在许县修建宫殿,为迎接天子迁都做好准备。
  曹操也早已让钟繇和丁冲在刘协身边设谋推力,刘协东归洛阳已成必然,曹操再领兵到洛阳,又让董昭提出迁都之议,便一切水到渠成了。
  太尉杨彪和司空张喜见刘协来到,忙起身行礼拜见。
  “杨太尉、张司空,入坐吧。”刘协坐好后便微笑着对杨彪和张喜说道。
  “听闻陛下明日将幸临曹操镇东营?”杨彪语气中颇为愤愤不平:“陛下前从长安至洛阳,又从洛阳一路奔劳六日,今到许都方才两日,未得安歇,曹操便又请陛下出城幸营,不恤天子之劳,此实为不忠不敬,陛下为何应允?”
  杨彪这么一说,刘协才想起来,昨日曹操曾说过,让他明日出城幸临曹操的镇东将军营,当时刘协已经是一口应允了。
  “今朕与众卿得以安卧,不致流离,乃是曹卿之功。朕年少身健,些许奔波,幸营慰劳将士,不致有碍,太尉不必再言。”
  “陛下,不可不防啊。”杨彪似乎对曹操非常不满:“曹操先修宫殿,再议迁都,可见其积谋已久。且在洛阳之时,韩暹杨奉纵有过错,亦是保护陛下与臣下等人东至洛阳。然而曹操却欲夺兵杀之,若非陛下念功,诏一切勿问,韩暹杨奉恐已被曹操所斩。”
  “议郎侯祈、尚书冯硕、侍中台崇,此三人并无罪过,曹操未经陛下诏书议罪,擅斩朝廷内官。又擅封钟繇丁冲等十三人为列侯,笼络人心。其擅专如此,藐视君权,陛下不可不察。”
  坐在一边的司空张喜也是愤愤不平地说道。
  杨彪张喜二人的话又唤起了刘协的许多记忆。
  他记得在洛阳之时,刘协假曹操节钺,又拜为司隶校尉之后,曹操未经请示刘协,便将议郎侯祈、尚书冯硕、侍中台崇三人以不敬罪斩杀。
  要知道,侍中、尚书和议郎这些官位,秩禄虽然不是很高,但身份地位是尊崇无比的。特别是尚书,那是公卿见了都要避让的,却就这么被曹操杀了。
  他记得前世读三国志时就想过,曹操这是杀人立威,和封侯施恩。曹操所杀的这三人,不管有没有过错,只要不是曹操一党,便可借人头来立威。
  至于钟繇丁冲等人,在长安时早就与曹操互通款曲,结为党援了。
  不过现在已经是身在许都,在曹操的掌控之内,再想脱身已不可能。
  既然不可逆,那便先顺着,再慢慢想办法解脱。
  想到这里,刘协发现小黄门李寿站在旁边,便瞪了他一眼。
  其实刚才在杨彪说话的时候,李寿就想走了,可是刘协不发话,他也不敢擅自离开。
  当初袁绍诛杀宦官他是亲眼见过的,如今宦官别说掌权,保命都是问题,对于朝廷争斗,他才不想陷入其中。
  见刘协瞪了自己,他便知趣地急忙退了出去。
  “太尉,司空,慎言呐。”
  
热门推荐
我在春秋当权臣 我在春秋当权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