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读趣阁 / 玄幻奇幻 / 不舍黄河东流去第二部山重水复 / 第七十五章 独辟蹊径

第七十五章 独辟蹊径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转眼间已经是十二月,农历已经是十一月,说着说着这年底就到了。
  一场大雪飘飘洒洒的下了一天,苍茫大地到处是白茫茫的一片,青龙山像是披上轻纱的少女阿娜多姿,傲立群山,分外妖娆。山脚下的野腊梅已是露出含羞的花蕾,准备迎接残酷冬天的考验。
  俗话说新官上任三把火,这个李局长才刚刚上任几个月,就开始调整全区各个医院的第一把手。孙尔民在西南分院主政不到两年,把个好端端的先进单位弄得乌烟瘴气,人心涣散,打架斗殴时有发生,尤其是这次在马贵华跑到高大河家打架一事处理的极不到位。李局长火眼金睛,明察秋毫,第一个调整的就是孙尔民。根据卫生局的安排,孙尔民调到区防疫站继续做他的卫生防疫工作,只是由正职变成了副职。孙尔民虽然从正职变成了副职,但是却从山区调进了城里,从
  个人角度来讲并不吃亏。要知道孙尔民从学校一毕业就被分配到了山区,一干就是二十多年,要不是因为这个干部调整,他可能就老死山林了,李局长这样安排可以说是考虑到了问题的方方面面,说明李局长在工作中把人性化放到了第一位。对于孙尔民也算是适得其所,物有所值,人尽其才,物尽其用吧。
  西南分院刚刚调来的院长姓周,据说五十多岁了,这次调整是南山区年龄最大的院长。周院长虽然年龄大了,但是看上去很精干,走起路来一阵轻风,一点动静没有,讲话很亲热,给人一种很有亲和力的感觉。高大河受了一年多的憋屈,看着新到的院长,心中又燃起了希望的火花,暗暗想到:看来这个医院还是可以干几年的,关键是那个申诉的事也不知怎么样了?在茫茫然中的高大河,可以说是希望和期待同在,焦虑和兴奋伴行,时间不知不觉又过去十几天了还是没动静。
  高大河在黄河医学院附属医院进修时,暗暗长了一个心眼,他知道像西南分院这样的小地方要开展高大上的手术很难,要想有点成就必须独辟蹊径,干出自己的特色,有一手拿手的绝活。
  俗话说,十人九痔。这句话看起来有点过头,实际上一点都不假。直肠下端粘膜下和肛管皮肤下扩大曲张的静脉称为痔,是广大劳动人民的常见病,多见于成年人,在儿童少见。根据我国一些城市和农村的普查,在成人中痔的发生率为百分之五十到七十,其中有便血、肛门坠胀、疼痛等症状的占百分之二十五,有脱出性内痔或混合痔影响活动或劳动者占百分之十。高大河毕业不久就曾经默默想过,医学是解除人的痛苦的,是为广大人民服务的,既然痔的发病率如此高,何不从此下手。因此高大河在普外进修时对那个痔漏手术特别感兴趣,每当那个专攻肛肠疾病的房大夫去手术室做痔漏手术时,高大河只要有时间,都跑到手术室仔细观察,只要有机会都积极争取上手术台帮忙,功夫不负有心人,当高大河外科进修完成的时候,对这个痔漏手术已经是做
  的炉火纯青了。
  其实做这个痔漏手术很简单。其具体操作方法:在局麻下使内痔充分暴露在肛门外,用组织钳将痔核提起,再用弯止血钳在痔基底部夹紧,在止血钳以下齿线处剪开一个小口,用元针贯穿基地中点两次作“8”字结扎,当术者将线扎紧时,助手将止血钳放松退出。为了使结扎的内痔加速坏死脱落,并防止术后创面出血,可在结扎以前在痔内注入百分之六到八明矾液,使达到一定的膨胀度,再用另一止血钳从基底部向顶部多次钳压,挤出药液,并整个使痔核呈白色坏死组织薄片,然后在基底部贯穿“8”字结扎。
  这个痔疮手术是简单了,就是复发率太高,长久观察基本上复发率占百分之百,有些病人做了手术不到半年,那软不邋遢的痔疮又脱出了肛门外,高大河常常为这个事发愁。为了解决痔疮术后复发的问题,高大河可谓是费尽了周折。高大河经常借到城里买菜的机会,到那个淄水市工人文化宫图书馆查看医学资料,功夫不负有心人,时间久了,高大河终于在一本名不见经传的医学书籍中看到有关痔疮发病机理的这样一段论述:痔疮实际上不是病,只是由于个人生活习惯造成的一种局部解刨上的改变。在直肠内靠近肛门的地方,末梢循环不好,静脉回流不畅,有些人大便时由于下蹲的时间过长,导致静脉淤血,时日久了便可以形成痔疮。我们在临床上看到的痔疮病人,大多在大便时有久蹲不起的习惯,下蹲的时间越久,那个静脉淤血越重,大量的直肠末端淤血,导致膨胀,使人产生一种排便未尽之感。这样就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蹲的时间越久,淤血越重,直肠末端越膨胀,产生的排便未尽之感越明显;排便未尽之感使人蹲的时间越久,时间久了产生痔疮。因此临床上无论那个手术做得如何出色,痔疮切除的如何干净,只要那个大便时久蹲不起的习惯不改,这个痔疮很快就会复发的。找到了矛盾所在以后,就找到了解决矛盾的钥匙。从此以后高大河每给一个病人做完那个痔疮手术以后,反复对病人强调那个大便的时间一定要尽量短一些。没想到,一巧破千斤,就这么只是多费了点口舌,那些按照高大河嘱咐大便的人,复发率明显降低。可谓是妙手回春、恩泽天下、造福不浅吧。
  这天上午,高大河为一个病人做完痔疮手术以后,来到后边的山神庙前喘口气。面对四面白茫茫的雪景,高大河眼前豁然一亮,在山神庙后边的山崖下边,竟然露出了一颗被大雪掩埋的腊梅,含芳吐翠,生机傲然,预示着春天就要来到了。面对茫茫群山雪景,看到迎风傲雪的报春梅花,高大河不禁心情豁然一亮,刚要对着大山喊一嗓子,突然听到李德军在下边大声喊着自己的名字。高大河对着下边应道:“我在这里呢。”
  李德军对着站在高处的高大河大声说道:“快下来,好事来了。”
  高大河疾步走下山坡,来到李德军面前问道:“什么事?”李德军面色红润,显然带有嫉妒的色彩,声音急促的说道:“快去,据说李局长和王书记两位大领导在医院办公室等你,看来你的好事来了。”
  高大河来不及激动,不知是害怕还是感激,只觉的自己的心跳加速,喘气有点增粗。高大河三步并作两步,急匆匆来到医院办公室,进门看到李局长和王书记坐在正面的办公桌两边,刚上任不久的周院长正在忙着给两位顶头上司倒茶水。旁边的长条连椅上坐着马贵华,就见马贵华一个劲的回避着高大河的眼神,一副胆小如鼠、羞羞惭惭的样子,面带一副哭像,弄不好刚刚落完了眼泪,眼睛都有些红肿了,一幅失魂落魄的样子。
  此时的高大河见到李局长和王书记就像见到了久别的亲人,只觉得浑身热血沸腾,一种不能自持的感觉直冲脑门。高大河不敢怠慢,对着李局长和王书记一边深深的鞠躬一边激动的说道:“李局长好!王书记好!”
  李局长还是文质彬彬的样子,一边点头一边亲切的说道:“好,好,大河,你赶紧坐下,我们有话和你说。”
  王书记一副屋子主人的味道,对于高大河的客套并不接茬,而是大大咧咧的说道:“高大河,你小子行啊,你年轻轻的竟然惊动了卫生局的主要领导,今天第一二把手都来了,你不是有怨吗?今天领导给你做主,让你诉个够。”
  高大河感激的说道:“大雪天的,路上不好走,两位领导辛苦了......”
  王书记一挥手,打住高大河的客套絮叨,一脸严肃的说道:“你的申诉材料卫生局的主要领导都看过了,通过调查,你写的情况基本属实,大家一致认为是马贵华不对。作为一个多年工作的老同志,作为一个模范人物竟然犯如此低级的错误,太不应该了。刚才我和李局长都批评她了,她已表示知道错了。”
  说到此王书记有意打住了话题,先喝了一口茶水,拿着眼睛在高大河的脸上看了一会儿,又注视了一下眼睛红润的马贵华,然后回过头去看着李局长的脸,看到李局长轻轻点头以后,清了清嗓子,挺了挺胸,一脸严肃的对着高大河说道:“根据你写的材料,根据卫生局派人调查的情况,领导们一致认为你写的情况基本属实。根据具体情况,根据马贵华同志的认错态度,卫生局做出的处理意见如下:”
  高大河紧张的心脏都提到了嗓子眼,就差一口就吐出来了,心下想,卫生局应该正式下个红头文件才对啊?怎么这么严肃的事,连个文字记录也没有?
  王书记继续说道:“一,马贵华当面像高大河赔情道歉,承认错误,保证今后不再重犯;二,马贵华写出书面检查,在全院职工的大会上宣读,并守着全院职工再次认真向高大河认错;三,高大河必须把家中那个下水道管子的周围用水泥仔细抹一遍,防止任何东西从管道周围漏下去;四,自打现在起,高大河必须按时上下班,不允许到上边走访申诉。”
  高大河认真的听着下文,可是说到此处以后,王书记戛然而止,没了动静,只是像完成了一件大事一样,端起眼前的水杯咕蹬咕蹬的大口喝水。等王书记过完了水瘾以后,深深的吸了一口烟,看着没有反应过来的高大河问道:“咋样?对这个处理意见还满意吧?”
  马贵华瞪着红肿的眼睛,看着高大河的眼睛,强打精神的挤出一丝笑容,已经做好了向高大河赔情道歉的准备。对于马贵华的这丝笑容,高大河由衷的感到恶心。想当时,领着两个儿子跑到人家家中打人是何等的威风,今日在领导的面前向这个曾经被自己欺负在地下的屑小认错是何等的屈辱?可以想见:马贵华挤出的这丝笑容有多么的不容易,这是心理备受煎熬以后发出的干涩苦笑。
  高大河感到一阵透心的凉,这就完了?马贵华带着两个儿子,跑到我家中打我,就这么轻描淡写的完了?这法律哪里去了?这天理哪里去了?这公平正义哪里去了?高大河感到被别人耍了一样,一阵晕头转向,不知怎么是好。
  在这期间李局长目不转睛的盯着高大河的脸,对于高大河的每一个表情都秋毫不落的看在眼中,他在仔细观察着高大河的反应。
  王书记对于高大河一反常态的没了动静,有点沉不住气了,一个劲的催促道:“快点,表个态,如果同意的话就这么定了。”
  高大河一下子反应了过来,理直气壮的说道:“这个处理结果我不接受,打人犯法,三个人跑到人家家中打人,一个认错就完了?”
  可能李局长和王书记早有心理准备,看到高大河有点被激怒以后,赶紧摆手让周院长带着马贵华出去。
  等二人出门以后,李局长和风细雨沉稳有度的说道:“大河,这个处理结果不孬了,一个年龄是你两倍的老同志当面向你赔情道歉,还在全院职工大会上作出书面检查,够可以的了,我自打工作二十多年来,还没见过老同志给年轻人认错的,你应该很有成就感才对。”
  高大河听到李局长的劝说,并不领情,而是直人快语口速快捷的说道:“李局长,每个人的做人条件和要求不一样,我平时严格要求自己,严以待己,宽以待人,从来不做偷鸡摸狗赚人便宜的事,在我的身上只有别人借了我的钱不还,从来没有我借别人钱不还的事。我如果平时做人随随便便,到处惹是生非,他们打我,我就白挨了。问题是我没有任何过错,他们冲进门里,摁住就打,也太恶劣了吧?再说,他们这个打人,是在各种卑鄙手段用尽以后所采取的最后手段,
  我能忍耐的地方已经都忍了,今天这事我绝对不会轻易饶恕她。”
  李局长听了高大河的发言,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虽然没有说话,但是不住的点头,这肯定是对高大河的一种赞许。
  王书记一看李书记不做声了,虎着个脸说道:“你小子不能得理不饶人,要见好就收,做过了头以后,你会后悔的,物极必反这个道理你应该比谁都明白。”
  高大河毫不相让,立即反驳道:“我这不是得理不饶人,而是坚持正义,坚持法律。像马贵华这样的人,做事毫无底线,见了人家的东西就拿,看着谁不顺眼就打,拉帮结伙,欺负弱者。可以说她这次打我是在各种下三滥手段用尽以后,才做出的最后恶劣选择。她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让别人怕她,不敢惹她,在这个医院里称王称霸。这次如果不给她点教训,她的恶性会无限度膨胀,今后他还不知要怎样欺负别人。”
  听到高大河的补充发言,王书记和李局长都陷入了短暂的沉默中。看到二人无话可说以后,高大河穷寇猛追,有点落井下石的味道说道:“这么一个品行恶劣的人,竟然是一个全国劳模,太不严肃了吧?”
  听到高大河说到这个劳模的问题,王书记的脸腾地一下就红了,但是王书记反应很快,先是老道的嘿嘿干笑了几声,然后轻飘飘的说道:“不管你怎么看待,人家就当上劳模了,这个你眼红没用,有本事你也来一个。”
  高大河看着王书记的脸说道:“王书记,你把这样一个光荣的称呼送给一个心胸狭隘、自私自利的人,显得她做人人不实在,有点不骡子不马的味道,让人觉着很别扭。”
  李局长听到高大河把一个这么难以反驳的问题用几个字就回答的一清二楚,不禁有点感叹,这次他没有点头,而是翻过身来认真的看着高大河,不住的微笑。
  从情理上讲,这次高大河做的有点不对,你想想马贵华的这个劳模是王书记在西南分院当院长时给马贵华争取来的,你可以据理力争说马贵华的缺点错误,但是你不能弄王书记的难看。但是高大河在山穷水尽的情况下,眼看正义得不到伸张,马贵华打人这件事就要轻描淡写的敷衍过去,一个多月来的努力就要付之东流,高大河不得已而为之,也不算为过,作为一个二十多的年轻人,今天在两位局长的面前的这番表演够优秀的了。
  倒是王书记君子不计小人过,不和高大河计较,看到高大河一根筋,三下五除二的别不过扁担来以后,急的一个劲给高大河递眼神。意识到高大河要一条路走到黑以后,鼓不住的说道:“脑子不能一根筋啊,该转弯的地方一定要知道转弯才行啊,什么东西都有个度,过了这个村就没这个店了。”
  这人的智力都是有限度的,高大河受自己的年龄、家教、性格、知识和社会经验制约,也可能是当局者迷的原因,对于王书记三番五次的善意点拨,却怎么也转不过弯来。王书记这个“过了这个村,就没这个店。”肯定话里有话,但是注意力高度集中在据理力争这个问题上的高大河,却怎么也反应不过来。他反应不过来也就罢了,看到李局长和王书记有点要收场的迹象以后,又狠狠的来了一句:“反正不处理马贵华我和她没完。卫生局若是这样处理的话,我明天马上到区政府告状去,不告倒马贵华我决不罢休。”
  李局长听到高大河如此一说以后,并不生气,而是和颜悦色的说道:“大河,适可而止才是聪明人。你到哪里去告,最后还得返回来让我们处理,你想想是什么结果?”
  王书记肯定生气了,看到高大河油盐不进,不听劝阻以后,气的大口大口的深深吸着烟卷。但是为了帮助高大河还是做着最后努力的说道:“别后悔啊!”
  高大河不知领情的说道:“绝不后悔,一告到底,我就不信我十几年的书白读了,大不了回家种地去。”其凌然决绝的气势,把自己的刚愎自用表现到了极致。
  人有志,竹有节,这个气节看用在什么地方。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为了一些小事而意气用事,这个气节就一点不值钱了。
  哎!这个永远长不大的年轻人。
  要知后事如何,且看下章介绍。
  
热门推荐
道缘浮图 天行战记 道缘浮图 天行战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