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读趣阁 / 玄幻奇幻 / 不舍黄河东流去第二部山重水复 / 第六十九章 苍天无语

第六十九章 苍天无语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青山高耸东海边,潮起潮落只等闲。栉风沐雨寻常事,笑看人间五千年。
  话说高大河为了调动的问题,连续给王局长拜了三次门子,本来前两次满怀希望,没想到这第三次被王局长兜头浇了一盆子凉水,说那个调动的事过几年再说。
  慕然间被打蒙了的高大河坠入了云山雾罩之中,考虑来考虑去,得出的结论是送的那点礼品太少了。最后两口人狠了狠心,拿出高大河半年的工资,直接送钱。高大河的工资是每月五十多元,半年是三百多元,大礼不拘细谨,还打差那三十二十的,取个整数三百元算了。都什么年代了?还送礼?有点孤陋寡闻了吧?没听人说:调动不需送礼品,送礼最好送现金。
  当高大河空着双手第四次来到王局长家的时候,王局长不禁打了个愣怔。这两手空空来给局长拜门子的还是头一回碰到,这小子不是来要账的吧?
  心里七上八下没有底的王局长放下身段,破天荒的给高大河递上了一颗烟,听到高大河连连摆手说不抽烟以后,王局长这才感到有点失场了,啥时候见过高大河抽烟啊?他就是抽烟也找不着我这个局长给他敬烟啊?缓过神来的王局长很快镇静下来,和蔼之中不失威严的气势,悠悠然间不自主的露出了一副局长大人应有风度和气质。出乎王局长预料的是高大河开口就认错。
  就见高大河满脸一副自责的样子,非常诚恳的说道:“王局长,我是农村出来的,孤陋寡闻知之甚少,社会上的事我不懂,您千万君子不计小人过,别和我一般见识。”
  王局长悬着的心还没放下来,听到高大河这一番诚恳的自我检讨以后更加坠入云里雾里去了,于是不解的问道:“你,哪里错了?怎么自我检讨来了?”
  高大河继续诚恳的说道:“你看,我把这个调动的事看得太轻了,拿着点烟酒就想办大事,这是被您笑话了。”王局长更加糊迷了,不解的问道:“你想怎么着?”
  高大河满脸犹豫,胆怯的像个含羞的小姑娘,结结巴巴的说道:“这是我的一点意思,你老人家千万别嫌少。”说着从口袋里掏出一个鼓鼓囊囊的红包放到两人前面的茶几上。
  王局长立刻明白了高大河的意思,毫不犹豫的怒声说道:“你敢?看把你能耐的,这么年轻敢碰红线,你这是犯法,你知道不?”
  高大河是经过反复考虑才来的,对于王局长可能的反应有些思想上的准备,于是语气非常沉着的说道:“王局长,您别生气,我本来想给你的儿子买个自行车,但是没法拿,让别人看见了影响不好,所以我只好这样了。请您千万别笑话,请您千万别嫌少,这是我们全家人的一点心意。我替我的儿子谢谢他王爷爷了,将来他若能到城里来上学,他会记得他王爷爷的大恩大德的。”
  这是一个常人难以达到的高度;这是被现实逼到了杠上才能发出的肺腑之言;这是无奈的哀怨;这是命运的抗争;这是那些风调雨顺的人一生也没有说过的话,人家父母都给把前途规划好了,对于这些龌龌龊龊的事人家就不屑一做,低三下四的话人家根本就用不着说。
  大家去北京故宫旅游都会看到那个高大的太极殿走一遭,当人们站在那个高大无比的龙椅下边时,都会默默无语的在考虑当年的皇帝是怎么爬上这个气势非凡的龙椅登峰造极的。实际上爬上那个龙椅的人都是别人帮他爬上去的。康熙六岁登基坐殿,能有多大本事?看到群臣山呼万岁都吓尿了,足以证明所谓的真龙天子也就是那么回事,不过是肉骨凡胎罢了。真正登峰造极的人应该是那些处在社会最底层的普通人,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每取得一点进步,都是一个巨大的提高,每登上一个台阶那就是标准的一次登峰造极。
  高山无语,大地无声,江河垂泪,历史奔腾,浩荡中华上下五千年,演绎了多少美丽的动人传说。岂不知,好多名不见经传的动人故事就发生在斜阳巷陌中的寻常人家。
  人非草木孰能无情,王院长虽然贵为局长,但他也是人,他也是有血有肉的三尺男儿,面对高大河这催人泪下的肺腑之言,王院长软了,不无诚恳的劝高大河道:“不就是个调动吗?有那么重要吗?犯不着犯法,这回不行,下次行,过一段时间、找个机会,我再在局长办公会上提出来,说不定大家就同意了。”
  一听王局长松了口,高大河高兴地乐不打一处来。还没来的及说“谢谢”,王局长突然拿起茶几上那包钱,对着高大河不容置疑的说道:“这钱拿回去!你要是送钱的话我什么时候也不给办这个调动的事了。”
  当年大学毕业时找周鹏副校长活动毕业分配的事历历在目,当时如果不听钟薇薇的,把钱送去的话,说不定那个毕业分配就办成了。由于婆婆妈妈优柔寡断,前怕狼后怕虎,导致功败垂成,遗恨终生。吃一堑长一智,现在已经深知在社会上离了钱不办事的高大河,马上恭维的说道:“王局长,你别啊,我这是给孩子的又不是给您的。”
  王局长听到高大河这么说,马上一副江湖气派的“嘿嘿嘿”笑了几声,笑完了以后,瞬间翻脸严肃的说道:“什么我的孩子的,还不是一个样?没想到你高大河贼心眼还挺多,会玩花样了。我告诉你,马上把钱拿走,要不然我送到纪委去,让你自己去拿。”
  被生活逼到了杠上的高大河,被工作中的不顺利压得喘不过气来的高大河,为儿子将来上学忧心忡忡的高大河,为了年老体弱的父母夜不能寐的高大河,被调动弄混了头脑的高大河,根本没有听出王局长这话的分量,而是认为王局长这是在吓唬自己。反正走到这一步了,开弓没有回头箭,下山没有上坡水,干脆一不做二不休,扳倒葫芦洒了油,是对是错由天来定,半死不活的人顾不得那么多了。横下心来的高大河抓起王局长硬生生塞到自己手中的那包钱一扬手,抛到了王局长家大床上的里边,看到王局长爬到床上去拿那包钱的时候,高大河迅速的反身跑出门外。为了防止王局长追出门来,高大河回身关好王局长的家门,攥着门把手不松,不知过了多长时间,确定王局长已经不再强行开门以后,才像当了贼一样急速转身离去。
  急匆匆如惊弓之鸟,慌张张若漏网之鱼,骑在自行车上的高大河不时回头看看,生怕被王局长追了上来。虽然非偷非抢,拿着自己的血汗钱送人,但是这个见不得人的事根本就不是好人做的。回到家中的高大河心情忐忑不安的过了一个礼拜,看看没有什么动静以后,心里才算安稳了下来,刚愎自用的认为王局长这是收下了,这世界上哪有不见钱眼开的人?看来这一回这个调动有眉目了。
  星期一刚上班,高大河被孙院长派李乃正喊到了办公室。不知就里的高大河怀里就像揣了个小兔子,心口窝蹦蹦直跳,福兮祸兮天知道。高大河漫无目的乱猜一气,一会儿想说不定那个调动有消息了,一会儿想是不是王局长真把那个钱送到纪委去了?
  实际上王局长说的那个“把钱送到纪委去”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你想想,他如果真把那钱送到纪委去,别人怎么看他,有许多人会认为他这是作秀,他不知收了别人多少钱了,他把这一点点送到纪委只是为了证明自己是个清官,实际上那个大头他都收到家里去了。真到了那一步,他可是有嘴说不清,那不是疤眼照镜子自找难看了吗?再说,他还要在社会上混,他如果把事做绝了,今后谁还找他办调动?他这官不是白当了么?聪明人不办出格事,高大河的猜测不是没有道理,就看事情是怎么在王局长脑子里发酵的了。
  这回还算孙尔民精明,看着那个去叫高大河的李乃正走出办公室的门口以后,赶紧过去把门反锁好,然后满面笑容的说道:“高大河,你是否找王局长办调动去了?”
  高大河知道王局长把这事已经告诉孙院长了,再隐瞒没有意义,于是点头说道:“对啊。”
  孙院长不知是虚情还是假意,满脸真诚的说道:“你看你来了刚刚三年,王局长临走的时候有话,让我重点培养你,你怎么就看不开想走呢?”
  人家孙院长都把话说到这份上了,高大河也只好推心置腹的说道:“孙院长,在您的领导下我很高兴,但是这里离我的家太远了,父母都年纪大了,他们一旦长病生灾,我回去一趟很不容易;再说我的儿子不几年以后就要上学,在这里教育水平这么落后,我不能对不起儿子,让他输在起跑线上。”
  孙院长听到高大河诚恳的表白,一副同情的样子,无不热心的说道:“你说的这些都是实情,但是你们太年轻了,像你们这样参加工作就分配到这里的老同志不下三十多人,
  他们也都有你类似的情况,咱们医院有哪个不想调走的?但是任何事情都有个先来后到,论资排辈的话你们应该是排在最后边的。王局长说了,你不要因为把钱送回来而产生心理负担,让你们安心在这里工作,如果有机会他会认真考虑的。”孙院长一边说一边把一个红布包拿了出来。
  高大河看到那个自己亲手包好的熟悉的红布包,只觉的一股热血直冲脑门,白净的脸上不由自主的腾地一下就红了。王局长啊,王局长,你也太绝了吧?你如果真的不要,你告诉我一声,我自己去拿也行啊。你这样让人给我捎来,我的脸往哪里放啊?你想羞死我啊?你想让人笑话死我啊?你让我今后在单位上还怎么做人啊?坏坏坏,您老人家怎么一点感情都不讲啊?原来高大河只知道偷人家的东西丢人,这一会才实实在在体会到原来拿着自己的钱财偷偷摸摸送人,比小偷还要丢人。哎!这做人太难了!
  孙尔民知道此时高大河的心情,善解人意的说道:“王局长嘱咐我了,让我给你保密,不让任何人知道,刚才李乃正我让他去叫你,并没有告诉他做什么,你放心好了。”
  这事高大河能放心吗?实际上在李乃正去叫高大河以前,孙院长早把今天的事情一五一十的和李乃正说了,只是象征性的嘱咐了一句让李乃正不要到处乱说就是了。
  李乃正可能不到处乱说,但是表现自己是人的天性,把自己所知道的别人的秘密告诉别人最能满足自己的成就感。李乃正把高大河调动的事告诉一个他认为是自己最好的一个那是极有可能的事。
  就连那个极有城府的王局长在把高大河的红包让孙尔民拿走了以后,也迫不及待的告诉了和他在一个办公室办公的两位副局长。这是为什么?这是为了显摆自己的清白还是显示自己的个人能耐?是为了证明不喜欢高大河,还是在让两位局长知道自己和高大河的关系不一般?抑或是告诉两位局长,高大河搞调动的事,早晚是我的,你们就不要掺和了?反正这个王局长很狡猾,他所考虑的可能千变万化、气象万千,只要他不明确告诉别人,其间韬略只有天知道!
  这纸里包不住火,没有不透风的墙是物理的属性。根据那个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一传十,十传百的信息传递定律,高大河那个调动的事很快在全院传的沸沸扬扬,不经意间高大河成了人们饭后茶余的谈论焦点。
  人们根据自己的年龄性别,自己的工龄,自己在西南分院工作的年限,根据个人的知识和智力水平,根据自己的社会经验,从不同的角度耐心仔细的审视着高大河的调动事件。
  可以肯定的说,人们在听到王局长把高大河的红包退回来以后,一个个心里都乐开了花。一个个都在想:你这个浓眉大眼的高大河,你这个接受过高等教育的高大河,你这个脑袋很聪明的高大河,你这个在西南分院没有人能制住你的高大河,你也有今天?你这不是疤眼照镜子自找难看吗?让王局长把你摔了个四仰八叉面朝天,看你今后怎么在这医院里混?
  等众人笑完了静下心来后,再仔细一考虑不是那么回事了,为什么?你想想,这个调动是个很难的事,一般人都是只有心动,没有行动,高大河这么一个初出茅庐的黄毛小子,竟敢想别人不敢想,干别人不敢干,找到王局长家中办调动,而且出手扎实,招招致命,出手就是六个月的工资,如果假以时日,这个高大河还不要成精啊?
  那个孙院长的高参高连安想的更加深入,他竟然推测出王局长这是在考验高大河的人品和心理承受能力。高大河如果被王局长弄了个难看以后,和王局长记仇,和王局长翻脸到处说王局长的坏话,这说明高大河人品不行,至少是经不住考验,不怕没人给王局长稍话,就看你小子的运气了。如果高大河在经历了这件事以后,风轻云淡,不愠不火,任尔东西南北风,该怎么工作怎么工作,该怎么生活怎么生活,这说明高大河已经成熟,是干大事的料,有机会加以重任,很可能成就一番大事业。不想了,不想了,想到此处的高连安悲从中来,不可断绝。高连安已经五十多岁了,在山区工作也已经二十多年,好歹才混了个放射科主任,说是主任实际上连自己才管了三个人,那个职位少高一点的“高参”还是别人送的绰号。一股无名妒火在高连安的胸中熊熊燃烧,看来这个高大河不给他点颜色看看,他不知道这钉子是铁做的。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堆出于岸,流必湍之;行高于人众必非之。高大河毕业分配到南山区西南分院三年多来,处处高人一筹,他自己虽然知道这样会引来众人的嫉妒,但是,他没法改变自己,他总不能为了迎合众人的心理,而把自己龟缩起来,把自己的才能掩盖起来,什么事也不做,处处表现笨拙,处处不如人,见了谁都点头哈腰,曲意逢迎,那样的话就活的太累了,那与自伤自残有什么区别?再说一个人的性格有时决定一切,你让高大河做一个猥琐丑陋的人,他绝对做不来。
  这样一来高大河的处境就更加困难了。
  要知高大河的处境怎么个难法,且看下章介绍。
  
热门推荐
道缘浮图 天行战记 道缘浮图 天行战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