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读趣阁 / 玄幻奇幻 / 不舍黄河东流去第二部山重水复 / 第六十七章 心理共振

第六十七章 心理共振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一场北风,万木凋零,又一个冬天来到了。龙潭山沟里呼啸的山风刮个不停,强劲的顺沟风把地上的砂石卷起,打在人的脸上钻心生痛。山崖上的松树被刮得四下摇晃,用柔弱的身躯拼命抵挡着蛮荒之力的摧残,彰显着生命力的不屈不挠。
  和外面寒冷的萧瑟景象相反,在南山区西南分院的医护大办公室里却是人头攒动,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王二平坐在炉子旁边的办公椅子上不住的用炉条松动着炉子中的炭火,火红的火苗映照着王二平那油亮的面容,看得出他老人家有点紧张。众人聚精会神的盯着黑板前边的五个人,李德军手里拿着一大摞纸条子,对着上面的人名正在唱票。李德军每念到一个人名,护士小边和小孙就赶紧在黑板上相应人名的后边划上一道杠。站在一边的张秀敏和高大河瞪着眼睛看着李德军手上的条子,确认李德军没有读错以后,赶紧转过头去看小边和小孙把那道杠画对了没有。
  西南分院医疗片年终总结、年终评比、评选先进个人正在如火如荼中进行。
  凡是干过公职的人都知道,每到年底有三个牵扯到每一个人切身利益的工作必须完成。那就是年终总结、年终评比和评选先进个人。这个年终总结好说,都是个人写个人,什么好写什么,除了傻子,不可能把自己写的一无是处,把自己不好的地方公之于众。当然为了表现出自己的谦虚,做到一分为二,全面评价自己,让众人说得过去,总得在那个总结的最后不痛不痒的说几句自己的不足之处。什么“多参加集体劳动了,加强纪律性了,团结大多数人一到工作了”等等诸如此类,这些俗得不能再俗的客套话,大家都是运用的炉火纯青,恰到好处,这也是世人之常情吧。
  这个年终评比有点难,人与人之间换着打分,人们为了贬低别人抬高自己,总是把自己的分打的很高很高,把别人的分打的很低很低。魔高一尺道高一丈,为了杜绝这种令人尴尬的情况发生,医院明确规定,给别人的打分不能低于六十分,要不然都不及格,这工作是谁干的?这医院的单位总结怎么写?总得让上级看得过去吧?
  最难的就是这个评选先进个人,一般名额有限,谁也想当先进,给谁也不好,弄不好打的头破血流,一塌糊涂。领导没有办法,只好用不记名投票来确定花落谁家。
  单位个人先进的选举对当事者来讲,谁都头痛。看上去这个个人先进就是发张奖状,没什么值钱的地方,实际上仔细一想这个个人先进牵扯到的利益太多太多了。先说这个荣誉就让人羡慕的不得了,有道是货卖一张皮,猪买一身膘,驴屎蛋还讲究个外面光呢,何况是人呢?这荣誉一旦有了,那不就什么都好办了?一旦到了涨工资了,技术职称晋升了等等许多牵扯到切身利益的事情,这个个人先进用处就大了,那叫千年的字纸会说话,到时把压在箱底的奖状拿出来压死人
  的。
  这一回和往年一个样,西南分院医疗片三十六个大夫护士,分到了两个单位先进工作者的名额。医疗组长李乃正,为了体现公平,还是采取老办法,不记名投票,公开唱票,根据每个人的得票数,前两名自然就是先进个人。
  为了把这个不记名投票的公平性做的尽善尽美,李乃正先发给每个人一张条子,人人动手,把三十六个职工的名字都写到上面,然后把条子收起来,混合以后重新发给每一个人一张写着众人名字的条子,投票时只需在名字下边打钩就可以了。这样操作虽然麻烦一些,但是真正做到了阳光透明、公正无私、绝对无误。不管你选了谁,别人从这个条子上却怎么也看不出这是谁投的票,这就最大限度的保护了投票者的隐私权。
  为了洗白自己的大公无私,主持公道,李乃正把那个唱票的工作让高大河、张秀敏和李德军,一个人唱票,两个人监督。让边护士和孙护士每人一只粉笔站在医护办公室的大黑板前负责记名和画“正”。其他的人作为监督人齐刷刷的瞪着眼睛看着黑板,做到明察秋毫,准确无误。
  在五个人的密切合作下,不一会儿那黑板上的人名字就记满了,三十六个人的名字全部写到了黑板上,而每个人名字后边的“正”字却不见增长,只写了个“一”字便停止不动了。情况往往有意外,唯独那个平时独处一隅、自言自语、自娱自乐,整天沉醉于个人内心世界的吕云祥大夫,那个票数一个劲的曾曾的增长,名字的后边已经排满了一大串“正”字,这是怎么回事啊?也有点太邪乎拉吧?
  围观的人们开始不淡定了,有的交头接耳悄悄议论,有的止不住的嘻嘻嘻嘻笑,一上来时的严肃气氛一扫而空,整个会场乱糟糟的一片。李乃正上来还在喊“大家静一点”,无奈场面太热闹,最后控制不住自己,也入乡随俗的投入到嬉笑的人群中。
  结果终于出来了,面对投票结果人们再也压抑不住自己极度兴奋的心情,把本来的嘻嘻嘻笑变成了哄堂大笑。
  众人为什么哄堂大笑呢?太不严肃了吧?事情就处在那个选举结果上。这个投票的结果大大出乎众人的意料,平时不显山不漏水,不头不尾,在人堆中不前不后的吕云祥大夫三十五票高票当选。作为医疗组长的李乃正仅以两票的微弱优势当选先进个人。
  一个个玩世不恭,就像打酱油的一样,把严肃的公投当成笑话,这群人是否有毛病啊?活生生的现实让人们不能不笑,人们没法不笑,如果不笑就成了没肝没肺的玩具木偶了。为什么?
  先来分析一下这个投票的数据。医疗组一共三十六个人参加投票,每人一票,只需在两个人的名字下边打钩,也就是每票只能选两人,选多了作废,选少了还是作废。根据这个规则可知,参加投票的人,每个人都是先投了吕大夫一票,又投了自己一票,才会出现吕大夫三十五票,其他的人都是一票。而李乃正除了自己投了自己一票以外,肯定还有一个人投了他一票,这个人如果没有猜错的话,是吕大夫的可能性比较大。吕大夫在给自己投了一票以后,他总得再投别人一
  票吧?从势力的角度讲,这一票他的首选肯定是医疗组长了,所以李乃正才有了两票的微弱优势当选。
  问题就出来了,为什么就人人都不约而同的投了吕大夫一票呢?为什么人人都心有灵犀一点通的投了自己一票呢?这也太蹊跷了吧?写到这里作者有点为众人的龌龊心态感到为难了,实事求是写,会打击一大片,不实事求是写难以把众人的真实心态表达清楚。难难难!再难也得写,要不秉笔直书就会天怒人怨!要是不实事求是写这天地间就没有了正气!
  这个吕云祥是个工农兵大学生,当年推荐上学时,在全村群众评议那一关口,他高票当选,可是到了领导推荐那一关就没那么走运了,据说村领导把名额给了自己的亲戚。在当时当兵和推荐上学是农村青年人的唯一出路,如果这个机会错过了,今生就意味着面朝黄土背朝天,再也没有翻身的机会了。在巨大失落的压力面前,在转瞬即逝的改变个人命运的机会面前,心理失衡的吕云祥精神崩溃了,当即得了精神病。据说他得了精神病以后,村上的领导害怕了,经过反复做
  工作,答应第二年保证推荐吕云祥上大学,这才缓解了他的一些精神症状。这个精神病一旦得上以后很难完全治愈,多年来,吕云祥的病情时好时坏,没有人时自言自语自笑,整日独处一隅,沉迷于自娱自乐的个人世界,很难和别人沟通。没想到他这个独处一隅却躲开了世俗的烦恼,没想到他这个没法和别人沟通却成就了他高票当选先进个人的美事。而那些自以为心智完全正常的人,勾心斗角的忙活了半天以后则是竹篮打水一场空,徒落得“哈哈”傻笑自找下台。也太有点
  四象八卦了吧?这算哪里和哪里的什么事啊?
  人的心理活动与周围环境密切相关,来自周围环境的各种刺激也直接影响着人的心理活动。机体的生存和发展必须具有来自周围环境的不断刺激,缺乏适量的刺激并不利于生存和发展。人的心理反应的强度、形式和内容,都有与其相对应的外在原因;而外界的各种事物作用于人的感官时,也都能引起在强度、形式和内容方面与自己相应的心理反应。无论从简单的感知觉,还是复杂的情绪和思维过程,都体现了正常心理活动与外部世界的一致性。问题是这些工作人员都是接受多年良好教育的人,他们都应该有一个好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他们都应该做一个正人君子,为人师表,心无旁骛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才对,他们怎么就能在同样的时间、同样的地点、同样的环境下,不约而同的做出这样一个让人汗颜的龌龊之举呢?
  “立身苦被浮名累,涉世无如本色难。”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人为财死鸟为食亡,为了蝇头小利不计死活的人大有人在!
  单单从正面说,讲一些假大空的大道理是没法解释这种社会想象的,让我们向鲁迅先生那样,拿起解刨灵魂的手术刀,解刨自己严于解刨别人,把人的龌龊心理暴露于光天化日之下,有可能明白一些什么是真正的大众心理。
  一个和尚挑水喝,两个和尚抬水喝,三个和尚没水喝。人多事杂,互相推诿,你不去,我也不去,谁也不去挑水,谁也不去抬水,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你不去我也不去,看谁靠过谁?宁愿惰懒集体渴死,谁也不甘拜下风,你惰一尺,我懒一丈,谁也。古往今来,现实生活中这种现象可以说是比比皆是,没法评理,也没法解释,现代聪明的心理学家称这种现象为社会惰化。
  当年在美国一条著名的大街上发生了这么一件让公众作羞的事情:晚上还不是很晚的时候,大部分人都还没有睡觉,这时从空无一人的大街上传来了一阵恐怖的“救命”声,许多人打开临街的窗子向外探视,看到一个拿着刀子的暴徒正在追杀一个美女,那个美女一边拼命的逃跑,一边没命的喊救命。看到这一场景的人不在少数,但是没有一个人冲出来制止那个暴徒的犯罪,暴徒在众目睽睽之下把那个可怜的美女捅死了。这是为什么?难道众人没有正义感吗?难道众人都
  怕死吗?难道不知道“见死不救罪不可赦,见死不救罪加一等”的社会常识吗?研究来研究去,最后法律专家和社会心理学家共同得出的结论是:当时由于每个人都认为责任不是自己的,反正看见的人人人有份,我不去别人自然会去,就这样在众人互相推诿的心理情况下,导致了悲剧的发生。心理学家把这一现象称之为称之为“责任分散”。
  责任分散效应也称为旁观者效应,是指对某一件事来说,如果是单个个体被要求单独完成任务,责任感就会很强,会做出积极反应。但如果是要求一个群体共同完成任务,群体中的每个个体的责任感就会很弱,面对困难或遇到责任往往会退缩。因为前者独立承担责任,后者期望别人承担责任。当年生产队时,大家集体一块上坡刨地,齐刷刷的在地头上占满了人,但是,谁也不带头去刨第一撅,直到队长声音喊哑了,人们才慢条斯理的开始干活。问题是开始干活以后,谁
  也不卖力,都想少刨一撅省下点力气。反正是你懒我也懒,谁也别说谁,结果是出工不出力,荒废了土地,到头来谁也不担责,留下一桩千古奇案。
  曾经有一辆装满鲜鱼的货车在公路上奔跑,由于车速太快,在一个急转弯的地方翻车了,活蹦乱跳的活鱼立即撒满了一地。围观的人都跃跃欲试,但是谁也不敢第一个去抢,当看到有人上去抢鱼以后,众人毫不犹豫的一哄而上,参加了抢鱼大战。开车的司机急的大喊大叫,但是抢鱼的人们毫不手软,照抢不误。这些抢鱼的人可都是一些好人呢,他们从来没有作奸犯科的前科,怎么就见鱼眼开,一刹那间变成了明火执仗的强盗?难道他们不知道这是犯法吗?可以很定的说这都是一些平时遵纪守法的好人,都知道抢鱼是犯法的,那为什么知道犯法还抢呢?因为他们都知道“法不责众”。
  当年在高大河那个陈家庄的北边有两眼公社开的小煤井,有一眼荒废了,但是那井口的煤场上还有一堆没有卖完的煤。另一眼煤井正在生产,买卖很红火,天天到煤井上买供应煤的人车来车往,形成一种别样繁华,路上洒满了细小的煤屑。村上的孩子们只要节假日或着下午放学以后都围在那个井口附近的路上扫煤,权当补贴家用。这天放学后围在路上扫煤的孩子实在太多了,那推煤的车子只要一晃动,不管有没有煤屑落下来,孩子们一拥而上,反复清扫那个路面,把路
  面上的土屑都打扫的一尘不落。
  转眼间那个煤井上下班的时间到了,煤井一关门,运煤的人就没有了,孩子们像是失了业一样,看着煤场上那堆积如山的煤堆干巴巴的直瞪眼。煤井是下班了,但是孩子们扫煤的篮子或着是布袋子都还是空的呢,这可如何是好?要知道,扫不到煤,晚上是没有饭吃的。家长不管煤井关门没关门,要的是煤炭,你扫不着煤,我就不给饭吃。想到晚上没有饭吃的孩子们感到有点恐惧,计不安出的可怜孩子们想到了那眼荒废煤井上的煤炭堆。于是三三俩俩的孩子们不约而同的
  向那眼荒废的煤井靠拢。那个荒废的煤井上有一个看家的老头,平时吹胡子瞪眼的很厉害,孩子们看见他就跑。可今天被“晚上可能捞不着饭吃”的恐怖吓破了胆的孩子,不知从哪里补充来的勇气,这个老头刚刚把南边的孩子吓跑,北边的孩子们就凑上去了。可怜的老头赶紧放弃南边的孩子,倒回头来去撵北边的孩子,不几回合,那老头已是累得气喘吁吁,坐在煤场的一块大石头上不能动弹了,只拿着那个吹胡子瞪眼吓唬小孩。
  想到回家以后家长的呵斥声,想到没有晚饭吃的痛苦,求生的本能压倒了一切,农村的孩
  子可不是被吓大的,一眨眼的功夫那些被太阳晒得黑不溜秋的小孩围满了的煤堆。本来那些下坡回家在一边看热闹的大人,一看孩子们得了手,一拥而上,加入了抢煤的大军。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不消一袋烟的功夫,附近两个村庄的人们都围了上来,好端端的一堆煤就这么被一些莽莽撞撞的村民当成了私物往家中运去。附近那眼井上值班的人看到这边的煤炭被抢以后,赶紧给公社打电话。公社的干部来了以后,看到这种场合也有点傻了眼,只是拿着个大喇叭声嘶力竭的大声喊道:“广大社员同志们,广大革命群众同志们,你们不要上了阶级敌人的当,不要被阶级敌人挑拨蒙蔽,把公共财产拿到家里是犯法的。事后查出来要游街示众,坐牢受罚的,大家醒醒啊......”听到这敲山震虎似的威胁,抢煤的场面仍然热火朝天,被自私和本能蒙昏了头的人们我行我素,丝毫没有被那高音喇叭所吓倒。
  待煤场干净了以后,喊哑了喉咙的干部们无奈的摇着头,一脸莫名的感叹道:“一个转眼之间,人们怎么就好像变了一样?怎么就那么一心呢?怎么就不怕领导的威胁和恐吓呢?难道不知道抢劫的后果吗?难道他们不知道无产阶级专政的厉害吗?”那些被马列主义武装了头脑的人,可能忘了“人为财死鸟为食亡”的自然定律。在穷怕了的人的本能面前,那些空洞的大道理根本就一文不值。当然,那个法不责众在众人的心中也站了很大的成分。
  今天这些比螳螂还精的医护人员怎么就不顾廉耻,不顾道德,不顾影响,不约而同的同时把自己那宝贵的一票投给了自己和一个精神病人呢?可能的可能是:大家意识到这个每年都评比先进的活动,有点作秀的味道,评上了没有多大利益,没评上有点不好看。为啥同样的上班,同样的工作,给你一个先进,而我却白看着眼馋,我哪点不如你了?不评白不评,不选白不选,选上了也白选,那些年年评上先进的人,哪个不是自己投自己一票的?自己投自己又没有错,没有哪
  个文件规定自己不能投自己的选票。人人都在自己投自己,我不投自己不就傻了么?再说了,自己投自己别人不一定知道。至于投给吕云祥那一票就更好解释了,大家都知道自己评上这个先进很难,反正是我评不上,最好是大家都评不上,把那个先进让一个精神病人来当,不是很有意义吗?
  因为大家在一个相同的环境长期相处,每天看到的、听到的、经历的事情相同,所产生的感受基本相同。相同的感受产生相同的条件反射,大家在同一时间产生相同的条件反射以后,会产生相同的心理共振,只有产生心理共振的人们才会心有灵犀一点通,故不约而同的做出了一样的决定,只是这样的决定未免有点太龌龊了。好在大家同时犯一个样的错误可以责任分散;大家不约而同的恶作剧可以法不责众。
  有细心的读者可能要问:本书所标榜的那个一身正气、刚正不阿的高大河是怎么投票的?难道他也和那些碌碌无为的众人一样投自己的票吗?难道他也变成了一个庸人,不分是非,不分皂白,和小人沆瀣一气?无奈了,在这里作者只能告诉你的是:时势造英雄,在如此环境、如此氛围下高大河如果不知道投自己一票,他就是傻子;如果他不把那一票投给吕云祥,他就是个精神病。哈哈,无奈了,说叫人的教育都是些高大上的空洞理论,生活中的现实总是残酷无情!在同
  样的社会背景和周围环境条件下,众人的那个心理共振一旦形成,有些不可能就变成了可能,这也是一种自然法则吧?在许多偏僻的地方,知识不能战胜愚昧,文明不能战胜野蛮,在特殊历史条件下也是一种合理的存在。
  要知后事如何,且看下章介绍。
  
热门推荐
道缘浮图 天行战记 道缘浮图 天行战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