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读趣阁 / 历史军事 / 朕要抓穿越 / 第25章 担忧、挑灯、弘治十八年号

第25章 担忧、挑灯、弘治十八年号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听到王华的询问,李东阳知道自己的解说已经接近尾声了。
  “你猜的没错,我所担心的就是我大明朝的士人,最终沦落为工商之属。”
  “可是我大明朝的官员当中,都有不少暗地里经商的。”
  “你说的没错。便是这所谓的泰息诸国,其后来的政治体制当中,也大部分都是以工商贵族为主的。可是人家这个估计组都是有封地的,你我有封地吗?”
  “没有封地怎么了?”
  “没有封地心里就没有根基,手里就没有兴起的地方,因此你说这些当官的会把什么当做他们的起家之地呢?”
  “大明?”
  “一群更大的寄生虫。”
  李东阳又用了一个新学来的词语,寄生虫。
  王华能够理解这个词的意思,但他也觉得如果严刑峻法的话,或许能够制止一二。
  他说了自己的想法,但李东阳立刻反驳。
  “第一,穿越者们认为这种事情是无法避免的,因为事情总是会向坏的一方发展,因为人心总是贪婪而不知足,这在他们的哲学当中叫做熵增,熵增是必然的,很难阻止的事情。第二,西洋诸国的工商发达之后,国力也变得强盛,他们有实力对外扩张,这才把那个所谓满清打得满地找牙。难道你王华不希望大明的国力强盛起来吗?”
  “这。”
  王华立刻意识到这是一个进退维谷的命题。
  倘若堵死了限制工伤活力这条退路,那么就意味着掐死了发展的动力。
  于是他只好再问到。:“那我们该怎么办?”
  李东阳呵呵的笑了起来。
  “你是想问我们大名怎么办?还是想问我们大名士大夫怎么办?”
  “啊!”
  王华彻底镇住了,他终于意识到李东阳在担忧什么呢。
  以前他们总觉得这群士大夫就是大明本体,时不时就会下意识的忽略了皇帝和百姓的存在。
  但现在,他发现大名还是大名,而士大夫们。所以已然变成了蛀虫,无论他们是否会向泰息诸国那样成为所谓的新贵族。
  “这,这可如何是好?”
  李东阳叹息一声。
  “我也没有办法呀。皇帝是如此的励精图治,连女真人都不肯放过,遑论我等手无缚鸡之力的一介书生。如果有谁阻碍他的大名发展,或者哪怕是留下了一丝隐患,我相信他也会想方设法的除之而后快。”
  “难道说,陛下的心已经变了吗?”
  李东阳郑重的点点头。
  “你曾经问我陛下的回复是什么?老夫为尊者讳,不方便同你多讲。但我可以清楚的告诉你,陛下是个好陛下,他的心里只有大明江山和亿万百姓。至于我们这些书生,那是它造福百姓的工具,倘若工具不管用了,你觉得你家菜刀生锈之后还会有什么好下场?”
  王华愕然不已。
  但李东阳似乎还嫌不知足。
  “更要命的是,泰息诸国的工商之所以能发展起来,并不仅仅是那些商人有多大本事。而是那些工匠们可以源源不断的为他们制造出商品。”
  “我朝的工匠也可以源源不断的……”
  王华有些急了,但李东阳却打断他,继续说,“我朝工匠的手艺是落后的,这一个落后在他们所谓的学说当中就没法在市场当中占据优势。但他们所用的办法,却已经和泰息人一样了。”
  王华下意识的没能想明白李东阳想说什么,李东阳也知道对方一下子接触了太多,新鲜信息,无法处理也是正常的。
  所以他干脆完成了画龙点睛的那一幕。
  “皇帝认为,如果他们可以复兴,那大名就也可以走向先进。穿越者们其实也是这么想的,但他们没想拉着皇帝一起玩,而是想造反。皇帝要提前耍出自己的花招来,这样,穿越者们的招数恐怕就无法笼络人心了。”
  “啊!”
  王华的冷汗终于躺下来了,李东阳都是满意的笑了起来。
  但这还不是全部,他还有最后致命的一招。
  “皇帝既然已经确定走上那条路,那么工匠们就将成为他的左膀右臂,而我们呢,到时候何去何从?是继续抱着四书五经教书育人,还是像你儿子一样格物致知,在新的大明当中谋取新的位置呢?”
  王华立刻斩钉截铁的表示:“下官与犬子,誓死追随圣人之学,若有半分违背,情愿身首异处。”
  “没人能够把你们身首异处了。”
  李东阳忽然凄凉的说。
  “因为皇帝信任你们,而那个调皮、活泼,甚至顽劣的太子殿下更信任你们。未来的50年是你们的时代,甚至就连你们也有可能落寞得像我一样,而被其他的你们所超越。”
  “元翁……!”
  说着王华竟然忍不住哭了起来,他知道面前这个老人确实背负了很多很多。
  至少要比作坊里的那些石料要沉重得多。
  安磐在第2天又踏上了搬送石料的道路,昨天发生的事情虽然还历历在目,但她终究是个相对古典的士大夫,并没能在第一时间接受那些信息。
  倒是湛若水那个半大老头,反而在回防之后意犹未尽,在昨天晚上挑灯夜读,连夜将那些书翻了个七七八八,甚至因此而无法在岛上正常起床。
  陈大傻子问了为什么只有他一个人来上工?
  得到这样的回答之后,大傻子显然有些不太高兴。
  但他也没多说什么,毕竟多读书是好事,自己虽然识字,但也仅限于与工作相关的那些,甚至连名字都还有些写的不利索。
  在这种情况之下,他自然也不会干涉年轻人的学习。
  左右那些书籍进来的好像都是与工艺相关的事情。
  说不得哪天他还有什么发明创造呢?
  对了,那个叫做田鑫乙的锦衣卫百户军官说,如今这发明创造是上头最为看重的事情,他陈大傻子平时也算是记忆熟练的好工匠,你要是能在这方面有所建树的话,说不得就可以挪挪地方了。
  他没想着要去和湛若水请教一下,反而想着那个学徒能够像以前的传帮带一样,将自己掌握的本领贡献一些出来,也好帮帮他这个做师傅的。
  不过,陈大傻子还不知道他的好时候就要结束了。
  那个看上去还算好说话的田鑫乙,在今天就接到了一纸调令,要前往杭州去任职了。
  虽然不是高升,但毕竟是到当时还是太子的朱厚照身边去,因此这也算是从龙之臣了。
  从龙之臣们主要都忙活些什么呢?
  其实也没什么特别的,跟在这里一样,做些工坊里的监管差事。
  偶尔还要跟着团队去跑跑海外的伙计。
  然而没有人知道的是,这个锦衣卫百货之所以前往那里,是因为太子殿下当时正准备返京,操持他父皇那个假死的计划。
  因此杭州需要有个靠谱的人管着,由于那边的工作到现在为止还主要是监工,因此他们便从晋升工坊里的各位监工当中,挑了一个最好的。
  这位姓田的百户只是不幸中招了而已。
  但他的不幸只是刚刚开始,太子或许真的不太了解工程的进度,当他返回北京城着手收拾他的登基大典的时候,可怜的杭州正在酝酿着一次低调的首航仪式。
  几个穿越者开了香槟,按照也不知道哪里传过来的习俗,把它们倒进了海。
  当地的工匠们得在这条船的附近码头烧了不少纸,似乎只能保佑船只在航行当中的平安。
  对此莫不上心的田百户,虽然也和他们一样,庆祝他们的第1条船成功的下海,但他没有想到的是,因为船上缺少武官,他被选中直接塞了进去。
  按照他们的恶趣味,这条船上的建制基本是仿照后世来进行的。
  而且就连船的名字,也是按照他们的想法取的。
  弘治十八年。
  这是他们创业开始的一年,也是他们沦为囚徒的一年,更是他们死灰复燃,竟然能够顺利踏上创业之路的一年。
  对他们来说,这一年不仅有锦衣卫的酷刑,还有这里的辛苦劳作。
  这些都是他们没有想到过的。
  但也是已经成为他们记忆当中一部分的事情。
  这些都是值得纪念的理由。
  因此这艘船被命名为弘治18年。
  它的姊妹舰,虽然还在建造之中,名字也没有完全定下来,但却因为规模结构与之相当,而一同拥有了一个本地弓箭还看不太懂的称呼。
  弘治十八年级。
  田百户还不知道第2艘船,除了在购买物料的时候多花了一些钱之外,其他的进展都以更高的效率进行着。
  在他返航开启的时候,第二第三条姊妹舰就可以成功的下水了。
  它们的名字无论被如何确定,都将会开启一个新的时代。
  只不过,他若是想看到那个美好的时代,就必须先从风高浪急的海上,把自己的老命捡回来。
  即便他们首航的目的地是福建,但他们接下来要去的地方,包括但不限于倭国、朝鲜、越南,以及更加遥远的天竺、波斯,甚至鲁密国。
  噢,对了。
  穿越者们曾经说,那个什么泰息的诸侯们,此时正忙着在遥远的美洲探险。
  他们的言语之中充满了失望与希望。
  失望是因为大名现在还去不了那个遥远的地方,而希望则是因为太子殿下似乎非常渴望到那里去游玩一番。
  听说那里有很多的黄金白银和铜料。
  听说那里的女人也很好看。
  听说那里的土地,因为一条叫密西西比的河流,而变得肥沃无比。
  听说那里……
  
热门推荐
我在春秋当权臣 我在春秋当权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