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读趣阁 / 玄幻奇幻 / 落雪的冬天 / 第六十一章能手比拼

第六十一章能手比拼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帐篷里的生活可谓冰火两重天,冷热不均。最要命就是早晨起床,大铁炉子的火已奄奄一息,失去了昨晚的高温烘烤,人们被置身于零下的温度中,厚棉被下的身体在不断颤栗打抖。
  我被冻醒的那一瞬间,摸了一下口鼻,许多粒冰晶沾到手掌之上,闪着寒意渐渐化去,再看床铺以下的地面上,升腾着一层厚厚霜雾,如同云游的仙人刚刚走过,留下云霞漂浮不定。每到这样的早晨,我都能想起盖帐篷时用雪堵帐篷底缝的事,都会暗暗在心里产生不痛快的情愫,觉得陈主任这个人乏善可陈,苟且得无可救药。
  “赶紧起床啊!麻溜滴!晚了可要冻硬了”满嘴大碴子味的周立每早必说的话。
  有扛得住寒冷的人赤身裸体跑下床,麻利地给炉子填了些木材,炉子里的火“哄”的一下旺了,帐篷的温度开始上升,热气驱散着仙气。人们在哆嗦抖动下穿衣服,那情景又好笑又无奈。
  今天突然觉得小班号里的雪没有以前深了,是不是天气冷了雪也跟着缩了的缘故。
  打今天起,我和李志强就是专职的采伐工,除了放树和造材,其他活都不染指。周立的工作也不得不减少,只管打枝桠砍树头,别的活都顾不过来。其他班组也类似,反正这个季节一般不会有大型的落雪天气,清林、归愣的活留下供以后完成也无所谓。
  锯屑如瀑布倾泻,林木如骨牌一样倒塌。
  数十台油锯的声音变成这里的主角。那油锯声声,如无上仙乐响彻云霄,又那么疯狂无比,从不间断。我好像不讨厌这种声音,并喜欢它的高亢和疯狂,有时觉得它堪比所有大师级的名曲,似天籁之音在我的脑海里反复循环着,比我和刘进才合作的《采伐工之歌》还完美无瑕。直到后来,我离开山场才觉悟到,我那不是在愚蠢的刻画无盐,唐突西施吗?
  李志强说这么干两天能拿下这个小班,我没有意见,两天就两天,只管干,干是解决问题的唯一办法,所以那些日子,干活干得昏天黑地,忘记了时间和空间,经历了一次次惊心动魄,也收货了一次次满心欢喜。
  两天过后的傍晚,李志强放下油锯,长舒一口气。这口气是精神上的放松,也是完成预期的喜悦,我们顺利将128号小班采伐和造材告一段落,剩下归愣和清林暂时搁置,等着129号小班采伐告罄再来做这些工作。其他小班的人也是这样做的,休人不休锯,极大的推动了进程。
  129号小班是我们干的最大的一个小班,也是我们组最后一个小班。这个小班大木头非常多,落叶松、樟子松、杨树等,大径级的木头比比皆是,毫无疑问,我组采伐速度遭遇到前所未有的减慢。
  几天后。
  大家关心的10号终于到了。但是为了加快生产进度,陈主任没有派拉拉队为李志强去擂鼓助威,只有我和周立自愿陪他前去。他自己都没有取胜信心,我们俩更是带着瞧瞧热闹的心里。
  万米采伐能手最早是评给一线采伐量最多人的,那时还没有油锯,用弯把子锯拉木头,人们为奖励在深山老林里爬冰卧雪、餐风露宿的采伐第一人而设立的。随着各单位采伐的人增多,奖励的名额也在增加。但是有些人采伐量不相上下,不能用数量来决定他们的贡献时,就演变成现在这种比赛。不得不说现在森林采伐规模宏大到了空前绝后的地步。
  三湾水楞厂北侧,靠近帐篷处,早有一群人等待在那里。
  在人群中,我看见了张强和王副主任,还有技术股的两名男技术员,看见了穆焕叔、郑黑子,也看见了冯军。还有很多不熟悉的人及见过面却叫不出名字的人。
  张主任双手掐腰,看完王副主任手里的名单。转身环顾四周。
  “都到齐了吗?”
  “来了,来了!到齐了。”
  很多人站了过来。
  张强看了一下表,下达命令:“王主任,开始吧!”
  王副主任扬了扬手里的名单表。
  “好!现在开始!”他迈步走到前面的场地,站到一根圆木上面,面对前来比赛和观赛的人。
  王副主任脚下的雪地上,齐刷刷摆着12根桦木段,每根的粗细、长短都经过挑选,非常接近,而且每段之间的距离摆放得也相差无几,一看就知道是为这次比赛准备的。
  不知什么时候开始,我对王副主任的好感已远远胜过了张主任,感觉他比张主任沉稳和果断,也比张主任更加靠谱。
  “都准备好了吗?今天我们利用下午的时间,评出哈拉林场今年的万米采伐能手。以往这场比赛是一场大型的热闹的比赛,每逢这时林场会召集本林场职工前来观摩、学习,但这次赶上了我林场任务特别紧张的时刻,大家都在抢任务,林场没有硬性要求,所以现场人员没有以往多,但是我看了一下也不算少,除去比赛的还有30多人前来参与。今天,这些人除了做好捧场助兴工作外,还要做一名毫不偏心的裁判!好不好?”
  “好!”声音整齐又洪亮。
  ”我林场根据平时工作表现及成绩,由各班组推选出7名优秀的油锯手,这些人都是我林场的采伐标兵,为林场立下汗马功劳的人。同时外协单位也推荐了3名,但是由于羋天来部出了一些意外,参赛人没来,其他外协单位来了两名,所以今天参赛人员共计9人。”
  其他外协单位来了两名?肯定是指李志强和冯军了。
  “比赛分3场,第一场分三组,每组三人,每组要淘汰一人。第二场分二组,每组三人,再淘汰二人。第三场剩余四人各自为战,决战!胜出二人就是哈拉林场本届的万米采伐能手!比赛开始!先抽签定组!”
  王副主任从口袋中拿出一副扑克牌,挑出9张牌。
  “参赛人员上前抽牌组队!”
  我推了李志强一下,他没有动,想等别人抽完再上,周立耐不住上前替他抽回一张,塞给了李志强。
  李志强翻牌,是红桃A,同样抽到A的还有郑黑子和一名叫不上名的年轻人。
  “好!抽签完毕,第一场比赛内容是简单至极的“截木段”,每人来认领一根木段作为你今天比赛的道具。这一排是A组,这一排是2组,这一排是3组,现在各就各位!听我口令!”
  参赛者纷纷来到自己组后随机选了一根。12根原木被甩下3根,这3根是给其他选手准备的,由于没有来,也就不用了,被大家推着磙出比赛现场。
  参赛人准备完毕,等待下面的命令。
  王副主任步入观众群里,对身边的人说:“大家做好评委职责,明察秋毫,谁要是犯规立刻淘汰,听见了吗?”
  “听到了!”观众对突如其来的权力而沾沾自喜。
  “我喊‘开始’,进入比赛,先截下三个木段的两名选手胜出,最后截完的那个选手淘汰。木段长度没有特别要求,10到30厘米都可以。下面先从A组开始。预备!”
  李志强和那个叫不上名的年轻人马上抓好启动器把手,郑黑子也抓好把手,并把油锯抓起放到原木段上。
  观众群立刻响起了反对意见。
  “不允许先放锯!不允许先放锯!拿下来!”
  郑黑子在群众评委的声讨中把锯放在雪地上,刚放下,王副主任那边就一声令下。
  “开始”
  郑黑子连忙抓住启动器,这时两边的对手已经熟练的启动了油锯。
  “突突突……突突突……”
  两名油锯手趁着郑黑子还没启动油锯之时,已端起油锯斩进木段之中。这些长木段每根有两米长,40厘米粗细。要从这样的木段上截下小块木段,最好用的就是拥有40厘米长锯片的油锯,他们仨用的恰好都是这样的柳州锯,又都是崭新的。
  郑黑子一看不好,猛地拉着油锯,迅速端起,像把砍刀一样剁向前面的原木段。三个人紧急爆发的油锯声瞬间散播出来,充斥着周围所有的声音,异常高亢有力。
  几乎同时,如同砍瓜切菜,三个小木段落地。没有停顿丝毫,油锯齐刷刷移动一下,当他们斩开第二个锯口时,那位叫不上名的锯手出现了半秒的迟疑,慢了一步,木段落地时差了眨眼的时间。
  简直是风驰电掣的速度。
  第三块也在观众惊讶的夸张表情中开始了。李志强平稳笃定,郑黑子奋起直追,另一位也不甘示弱。
  “啪”……“啪……”两声,郑黑子和李志强的木段落到雪里。接着另一块木段也紧随其后落下。
  “A组比拼结束!张月江淘汰!请张月江退出比赛。”
  太快了!只几分钟功夫!李志强稳了稳起伏的心神,露出勉强的笑容,真是险胜,对手太强了。
  我和周立赶紧跑过去给李志强打气。那边2、3组的比拼也开始角逐了。
  大约20分钟,在人们的大呼小叫中,第一场比赛已告结束。胜出者有:李志强、郑黑子、穆焕叔、冯军、大个李、姜不辣。
  这些人中,我对叫“大个李”的李春江和“姜不辣”的姜布来不太熟悉,其他人都有过接触。穆焕叔和李志强自不用说,冯军是在一起喝过酒的朋友,和郑黑子也有一面之缘,那次他和王杰打过一架后,王杰通过我向他表达过歉意,所以也算熟人。
  “第二场比赛开始抽签”
  李志强推了一把周立,周立会意上前抽牌,回来得意一摔,原来还是那张红桃A。我拍了一下李志强的肩膀说:“赢了!”
  第二场抽组结果是:A组,李志强、穆焕叔、姜不辣。2组,大个李、郑黑子、冯军。
  我听到这个结果,直摇头,觉得李志强希望渺茫,如果抽到冯军和郑黑子他们组还有一丝希望。和两个人一组可够他喝一壶的,这和刚刚说的“赢了”要背道而驰。
  “第二场A组比拼准备!这场比赛内容是“拉菜板”,要求选手拉三个10厘米厚的菜板,厚度误差2厘米,不合格的不算成绩,时间快的胜慢的输!”
  “预备”
  “开始”
  李志强使出浑身解数,拼了!他用力按着锯柄,拉紧油门,让油锯疯狂运转。但是他碰到的是更加经验老道的人开足马力的时候。他不得不自认倒霉,按周立的说法,是小巫遇见大巫了。不出意料,当穆焕叔和姜不辣完成一分钟后,李志强才完成。圆满的被淘汰出局了。
  “李志强加油”的声音还在周立嘴里惊讶的回旋着。
  2组的比拼更有戏剧性,“大个李”和郑黑子顺利淘汰冯军,但很快观众检查郑黑子的菜板时,发现有一处厚度超过12厘米。剧情反转,最终郑黑子被淘汰,冯军胜出。
  最后一战的时刻到了,穆焕叔、姜不辣、大个李、冯军四人要拼出二人。
  四人各自站于原木段面前。虎视眈眈盯着眼前的原木段,现在的原木段只剩下约80~100厘米长了,这次比拼的内容是“正反锯截段”,两个锯口,不论木段长短,要求完成正锯由上向下截下一段、再反锯由下向上截一段即可。用时少的获胜。难度较大的是背面用锯,从下向上拉这一过程。
  “开始”
  王副主任的话语刚落,四个人的油锯启火,几乎同时落在原木段上。但是他们落得位置不同,冯军没有经验,落在了三分之一处,他想的是两锯平分木段。而其他三人都落在了边缘处,相当于又拉了个菜板的位置。
  我看在眼里,知道这里面必定有奥秘,但不明所以。其实这里的学问也不大。是因为圆木段越小的时候越不好拉,它会动,特别是从下向上抽拉的时候,木头是向前跑。所以这样拉木头越重越好。穆焕叔三人是身经百战的参赛者,深谙其中道理,所以都采用拉菜板的方式截第一锯。
  毫无悬念,穆焕叔、姜不辣、大个李快速完成第一锯,进入第二锯。冯军被落在后面已回天乏力。
  这一锯是用油锯上边的锯齿从木段下方向上“掏”,这个力度并不好掌握,因为这和正常拉法完全不同,劲道完全相反,油锯手向上端油锯非常累,而且用力大了,锯链子旋转的劲力会把油锯和人向后推,木段向前推,还会出现夹锯。
  每个人都聚精会神、全力以赴。
  冯军的第二锯刚开始不久,一个不慎,木段向前跑了出去,等他再稳住木段却发现大势已去,无论如何也追不上了。他放下油锯,做了个投降的手势。
  那边三个人中,穆焕叔略前一步,接近上边,链条速度明显慢了下来,这时太快会造成夹锯,要恰到好处的运用才是高手。
  “啪嗒”一声,截断圆木段的声音传出。
  大个李斜眼一看,穆焕师傅的木段已断,心里一急,再看自己的和姜不辣的不相上下,马上也要断了,他卯足腰劲向上用力提锯。
  不料,油锯链子被圆木夹住,卡在那里。他瞬间出了一身汗,赶紧一抽,想复原,但是没想到“哗啦”一下。锯链子飞了出去。
  
热门推荐
道缘浮图 天行战记 道缘浮图 天行战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