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读趣阁 / 玄幻奇幻 / 锦衣卫一刀开天 / 第二十八章 无为而治

第二十八章 无为而治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演武场观礼台前,赤裸上身的黄彦虎,跟穆星桥已经对峙了起来。
  满朝文武两班,还有演武场上数千名各地精兵,以及皇帝本人神秘莫测的眼睛。
  此刻都注视在了两人身上。
  "上兵器!"
  一行太监各自拿着不同的木制兵器,呈列在了比试的二人面前。
  黄彦虎看也不看,一把就抓起了根长长的木枪。
  穆星桥仔细挑选之后,选择了一把木剑,嘴角微微勾出了一丝不易察觉的笑容。
  他是太岳山的嫡传弟子,所擅长的武技不是刀剑之类的开刃武器,而是太岳山的棍法七星棍!
  七星棍在棍法之中,也算是非常特殊的存在。
  因为在击中对手时,武者会将自身的气力冲入敌人体内,顺着经脉直接从内破坏敌人身体!
  若是让穆星桥用真刀剑的话,反而不方便施展棍法。可拿起类似棍子的木剑,就能在敌人大意的情况下施展武技了。
  只要黄彦虎被击中一下,当场身体就会爆裂出血,死状骇人无比!
  两人本都是先天武境,看起来这甚至是一场公平的比试。
  然而实际上锦衣卫居心悱恻,派出穆星桥就是为了摆神策军一道。神策军众人现在还蒙在鼓里,不知道穆星桥有何传承。
  林无度看到观礼台上田以耕的冷笑,无奈地摇了摇头。
  想必这一定是指挥使田以耕的授意,锦衣卫真是上梁不正下梁歪,轻易用这种暗算的手段。
  恐怕是低估了神策军的本事!
  "父皇,此事恐怕不妥。"
  就在比试开始前,皇帝身边忽然有个皇子出来谏言。
  这个皇子面如冠玉,一看眼神就是个深思熟虑的人。只是脸色带着虚弱的红晕,似乎平时身体不太好。
  他名叫陈玉,是皇帝的第四个儿子。
  "老四,这话就不对了。"
  太子看见四皇子进谏,立刻也从座位上站了起来。
  和体弱的四皇子相比,太子身体高大健壮,气魄勇武外宣。以太炎皇朝好武的标准来说,他看起来就是作皇帝的料。
  四皇子没有被吓住,而是有理有据地解释道:"神策军故意起事,这岂不是骄兵悍将?更何况神策军跟锦衣卫都驰名天下,哪一个输了都有辱国体。"
  "是吗?"太子不屑地侧了一下脸,"我看没什么问题,是你反应过度了。"
  四皇子叹了口气:"我看他们杀气极盛,今天比试恐怕不祥!"
  "不祥"二字有些刺耳,然而皇帝却在龙椅之上目不斜视,看着两个儿子在下面争吵。
  太子冷笑一声:"老四,看来你软的不光是骨头,连心也变得软了吗?武者相争,见一点血算什么?"
  一边说话,太子一边向四皇子大步逼来。
  "畏东畏西!你这也算太炎的皇子吗!"
  四皇子一步都不退,正想开口辩驳,却被一个少女娇滴滴的声音打断了。
  "两位哥哥别吵了,朝内外可是都看着呢。"
  太子与四皇子同时回头一看,说话的果然是十四岁的久阳公主,皇帝最宠爱的女儿。
  久阳公主虽然年幼,但手里的权力却不小,甚至超过了四皇子。
  提督东厂的太监曹化淳、曹化雨两兄弟,化淳被皇帝指定辅佐太子,而曹化雨辅佐的却是久阳公主。
  看到久阳公主横插一脚,太子马上脸色一沉。
  但他没有说话,而是曹化淳从他身后站了出来说:"公主这样说话就失礼了,太子身为一国储君,身份跟其他兄弟是不一样的。公主还是要称呼他太子殿下,这样礼数才算到位。"
  曹化淳毕恭毕敬,言语间却同时敲打了四皇子和公主。
  太子是将来的皇帝,身份当然截然不同!
  "罢了,阳儿也是劝你们兄弟和睦,就不要计较称呼的事了。"
  久久不言的皇帝突然开口,苦口婆心劝了起来。
  "我身为一国之君,也要守圣贤之道,讲忠孝信悌。你们都是一家人,要学会和睦。"
  "是。"
  太子也好,四皇子和公主也好。一听到皇帝开口,都连忙屈声赞同。
  不过久阳公主却偷偷吐了吐舌头,似乎早就料到皇帝会偏袒自己。
  就在公主心思暗喜的时候,皇帝冷不防说道:"严阁老,你怎么看这件事?"
  三位皇嗣都表情吃惊,顺着皇帝的视线看向了严容海。
  在大观礼台的下方,老严大人唯唯地站了起来。他在皇家的面前样子谦卑过头,简直像一个家里的老奴,而不是内阁首辅。
  在行礼过后,老严大人措辞谨慎地说:"以老臣的妄见,这场神策军跟锦衣卫的比武但行无妨。
  陛下效仿黄老之学无为而治的道理,这场争端自然会被解决。"
  听完严阁老的话,皇帝紧绷的眉梢终于舒展,甚至还露出了笑容。
  皇帝长期沉迷于长生之说,对于古代先贤的各种言论也就趋之若鹜。严阁老正是投其所好,才专门说出这种话。
  久阳公主感到吃惊,按皇帝宠信严阁老的程度,将来用哪个公主把严世圭招为驸马都不奇怪。
  如果真的到了那一天,严家就将从大臣变成世家贵戚。
  四皇子摇了摇头,严阁老这完全就是曲迎奉承的话。作为臣子,应该在人君有过失的时候劝谏才是。
  皇帝自沉迷长生以来,渐渐开始不理朝政,许多事情都用"无为而治"来敷衍,交给亲信太监和严阁老一党来处理。
  尤其皇帝在追求长生方面耗资巨大,而严阁老不管皇帝做什么都无条件支持,加剧了皇帝在这方面的开销。
  也因为这一点,皇帝越是疏于朝政,就越是依赖严阁老等人。
  太子倒是不介意这一点,严阁老对他的溜须拍马丝毫不亚于皇帝,也是深得太子之心。
  事已至此,劝谏也无任何意义了。
  皇帝重新躺回龙椅:"比试,继续!"
  
热门推荐
道缘浮图 天行战记 道缘浮图 天行战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