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读趣阁 / 历史军事 / 三国传奇录 / 附录 四

附录 四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十三)夏口到底是谁的?
  甘宁投奔孙权之前,在黄祖手下,射杀了孙权大将凌操。甘宁投靠孙权后,凌操儿子凌统,时刻想找甘宁报仇,有次就在宴席上打起来。孙权连忙劝开。但是凌统依然愤愤不平,不依不饶,孙权无法,为了让甘宁避开凌统,孙权命甘宁领军五千、战船一百,到“夏口”镇守!(第三十九回)
  甘宁镇守“夏口”,说明“夏口”在东吴手中,可是在第四十二回里,刘备败走当阳长坂,关羽从江夏刘琦手里借得一万军马,救了刘备上船到长江内,和刘琦汇合后,走没多远,诸葛亮领船接应。诸葛亮从哪里来的?书中诸葛亮说是“我竟往夏口,尽起军前来相助。”
  其后诸葛亮又说:“夏口城险,颇有钱粮,可以久守,请主公且到夏口屯住。公子自回江夏……”
  公子刘琦请刘备先到江夏,刘备于是留关羽守夏口,自己和孔明、刘琦回江夏。
  这表明“夏口”又在刘备或者刘琦手中。可是从三十九回至四十二回之间并没有交代“夏口”已经易主,这里的矛盾也算是一处硬伤。
  (十四)程普生哪门子气
  赤壁之战前夕,孙权封周瑜为大都督,程普为副都督,鲁肃为赞军校尉。总督军马和曹操决战。
  第四十四回:“次日平明,瑜赴行营,升中军帐高坐。左右立刀斧手,聚集文官武将听令。原来程普年长于瑜,今瑜爵居其上,心中不乐,是日乃托病不出,令长子程咨自代。”
  也就是说,程普见周瑜为大都督,自己却是副都督,认为自己是三代元老,比周瑜资格老、年龄大,却屈居周瑜下面,心里不痛快、不认可、不甘心!所以周瑜中军点将时只派大儿子来点卯!这是无声的抗议。
  实际上,程普这次生闷气毫无根据,因为前面第三十八回,甘宁投降孙权后不久,孙权就任命“周瑜为大都督,总水陆军兵;吕蒙为前部先锋,董袭与甘宁为副将;权自领大军十万,征讨黄祖。”
  上次征讨黄祖,孙权亲自出征,便封周瑜为“大都督”,程普自然也在其中,为何不见程普不高兴?
  况且,这次孙权从鄱阳湖将周瑜召回柴桑时,程普、黄盖、张昭、顾雍、步骘等文官武将夜晚陆续到周瑜家中见面,大家称呼周瑜已经就是“都督”了,所以赤壁之战,孙权再封周瑜“大都督”无异于画蛇添足。
  退一步说,就算是另一场战斗需要再次委任职务,那么程普也无需生气。因为再次以前内心早已认可周瑜的“大都督”身份,否则,哪里愿意领着黄盖、韩当等连夜拜访周瑜,而且口称“都督”呢?
  (十五)《铜雀台赋》提前来
  第四十四回:“孔明用智激周瑜”中,诸葛亮为了刺激周瑜,说:“亮居隆中时,即闻(曹)操于漳河新造一台,名曰铜雀,极其壮丽,广选天下美女以实其中。操本好色之徒,久闻江东乔公有二女,长曰大乔,次曰小乔……曹操发誓,愿得江东二乔,置之铜雀,以乐晚年,虽死无恨。”
  周瑜不信,问:“操欲得二乔,有何验证?”
  孔明回答:“操尝命(曹植)作一赋,名曰《铜雀台赋》。赋中之意,单道他家合为天子,誓取二乔。”接着背诵了《铜雀台赋》。赋中有“揽二乔于东南兮,乐朝夕之与共。”周瑜听后,勃然大怒,因为小乔是他妻子,大乔是孙策妻子。
  此时为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
  历史上的铜雀台实际上是什么时候建成的,是在建安十五年(公元210年),曹操击败袁绍及其三子,并北征乌桓,平定北方。于是在邺(在河北省邯郸市临漳)建都,于漳河畔大兴土木修建铜雀台,高十丈,分三台,各相距六十步远,中间各架飞桥相连。然后曹植才作出这部作品。
  这在《三国演义》里面也有描述,“建安十五年春,造铜雀台成,操乃大会文武于邺郡,设宴庆贺。其台正临漳河,中央乃铜雀台,左边一座名玉龙台,右边一座名金凤台,各高十丈,上横二桥相通(曹植赋中的二桥即指此也),千门万户,金碧交辉。”
  因此,为了情节需要,作者把《铜雀台赋》的时间提前了。造成了没有铜雀台,《铜雀台赋》便先出现的尴尬局面。
  (十六)蒋干不该再次出丑
  在《三国演义》中,蒋干是个小人物,但在赤壁之战之中却是一位不可或缺的关键人物。他起到穿针引线的作用,第一次,周瑜利用他杀了蔡瑁、张允,第二次周瑜利用他带庞统去曹营施连环计。
  实际上,第二次让蒋干再来东吴,引出庞统去曹营,情节设计上有些勉强。
  第四十七回:“却说曹操连得二书(曹操派蔡中蔡和诈降东吴,他们两人写的密信,另外东吴阚泽写的投降约定信),心中疑惑不定。聚众谋士商议曰:'江左甘宁被周瑜所辱,愿为内应,黄盖受责,令阚泽来纳降,俱未可深信,谁敢直入周瑜寨中,探听失信?'”蒋干又出来表示要去见周瑜“务得失信”。
  蒋干去周瑜寨中打探“实信”实在不合常理,投降这类军事机密岂能让外人随便打听得到的?此处不过是由蒋干引出庞统的情节设计需要罢了。蒋干见周瑜后,周瑜不搭理他,安排他到军营后面西山小庵休息,让他和庞统见面,蒋干见了庞统,便邀庞统到曹营去了,这段情节设计应该说难以符合逻辑。。
  那么,如何安排庞统到曹营去呢,让诈降的蔡中、蔡和暗中去请其实最为恰当。
  周瑜可以安排甘宁带蔡中、蔡和去见庞统,蔡中、蔡和此时已经认为甘宁是同一站线,甘宁打听到庞统的消息顺理成章,蔡中、蔡和邀请庞统也名正言顺。
热门推荐
我在春秋当权臣 我在春秋当权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