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读趣阁 / 玄幻奇幻 / 琳琅阁四將 / 第四十一

第四十一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江南南京总督府,大厅内,两名男子坐在上方聊天。
  王翦说道:“听闻总督大人在两江之地只手遮天。”
  郭廷才心中一惊:“王爷,这话可不能乱说。”
  王翦看着郭廷才大笑:“廷才啊!如果本王没记错的话,你应该是天成三年的探花吧!”
  郭廷才恭敬道:“王爷,您还记着呢!”
  王翦走了上去说:“廷才啊!本王一路而来,你可知你两江的官风?”
  郭廷才道:“请王爷明说。”
  王翦站起来道:“两江的官打根上坏掉了,把所有官员排成一排,全部杀掉会有个把个冤枉的,如果隔一个杀一个,肯定有落网之鱼。”
  郭廷才道:“王爷,两江的官员,在下恨他们,但也要用他们呀!”
  王翦笑了笑:“本王知道你难,但他未必知道。”
  郭廷才大惊:“沈括沈大人?”
  王翦叹了口气:“廷才啊!如果只有沈括来,你认为本王会随他来。”
  天成二十年,两江总督郭廷才被贬至江南抚府,一百单三名官员被斩,被后世称为“江南事件。”
  几百年前,佛教由西传入中土,佛教尊师们四处施道,以心中善念普化众人,短短几十年内,得信奉者无数。然道教却称,以东为木,属阳,为道之所出;西为金,属阴,为佛之所生。阳尊阴卑,故道教优于佛教。佛道之争由此开始。
  一争,便又是几百年。
  这几百年里,当权者多信奉道教,因为道教重长生,佛教讲苦行,多不为君主们所喜。所以常常出现毁佛烧寺的残暴行为,然后北斗自立国以来,从来都是佛道并重。佛教、道教均由天启鸿胪寺统管,主事之人为鸿胪寺卿,如今此位空悬多年,由法印暂任之。但是如今的鸿胪寺能统管佛教,却不敢妄言道法。因为天启城内钦天监的存在。
  钦天监在名义上只负责皇朝大事的占卜,以前只是个很小的部门,不过寥寥七八人。但是自从张三丰继任钦天监监正开始,皇弟对于这个钦天监的信任与日俱增,如今已有门人近百人,被封为天师的有五人,张三丰更是被奉为国师。据说加上张三丰,这六位钦天监中的高手每一个都有太极修力,是放眼江湖都难有的高手,是如今坐镇皇城威慑江湖的重要角色。
  然而,那个听起来恍若半个神仙的张三丰,却是待人和善,说话总是微微含笑。
  “道,无形无相,却又孕育天下万物。道,散即为气,聚则为神。所谓神仙神仙,却亦有不同,《太平经》里将神仙分为六等。”张三丰笑着轻甩拂尘,缓缓说道,“一为神人,二为真人,三为仙人,四为道人,五为圣人,六为贤人。神人主天,真人主地,仙人主风雨,道人主教化吉凶,圣人主治百姓,贤人辅助圣人理万民录也,给助六合之不足也。”
  坐在张三丰对面的男子先是皱着眉头静静地听着,随后却微微有些困惑:“圣人主治百姓,贤人辅助圣人。这两位岂不是说的就是当今圣上和当朝太傅大人?他们也算神仙?”
  “没错。这是一种说法,我道家宝书《真灵位业图》则把神仙分为七阶,分别是:玉清、上清、太极、太清、九宫、洞天、太阴。”张三丰举起茶杯,啜了一口,“关于神仙的分类与说法,我们道家典籍众多,说法不一,这只是两类。琅琊王你要是有兴致,不妨今日留下来用午膳,我好好跟你讲讲。那个,讲到晚膳怕是都说不完。”
  王翦愣了愣,苦笑道:“国师就莫在戏弄我了。国师心思聪慧,想必知道我问的仙人是何样的仙人。”
  张三丰摇头:“但闻其详。”
  王翦终于不再隐藏,说了出来:“昨夜我梦见仙人现世。”
  张三丰站了起来,从案桌上翻出了一本书,说道:“此是我道教珍书《无上仙图》,书上称“法有三乘,仙分五等”,五等仙分别为天仙、神仙、地仙、人仙、鬼仙。”
  王翦却是听得一头雾水:“国师怎又和我说起这道教仙人分类了,我这外行之人,实在是听得是云里雾里,只觉得高深莫测,却是一窍不通。”
  “别急,这五品仙之中,定能找到你说的那种。”齐天尘继续说道,“飞行云中,神化轻举,以为天仙,亦云飞仙。这是天仙,位于道教三十六天最上层的大罗天,自然不会去什么仙岛。”
  “第二类为神仙,莫生莫死,莫虚莫盈,是谓真人。这一类的神仙已无形体,可神通万化,也不是你所言的那一类仙人。第三类,则是地仙,《无上仙图》里记载地仙有神仙之才,无神仙之分。得长生不死,而作陆地游闲之仙,为仙品中之中乘。”
  “那位仙人是地仙?”王翦一惊。
  张三丰轻轻摇了摇头:“王爷莫急,地仙之下还有人仙,人仙可得长生,却未悟大道,可得一法,但止于小成。虽可延年益寿,甚至返老还童,却终得一死。所以地仙之下,都不再是世人眼前所认为的神仙。这样的人仙,世间不少,洛天依是一位,在下眼前又是一位。”
  一向处变不惊的王翦此时却是大为震动:“国师,我已成仙?”
  
热门推荐
道缘浮图 天行战记 道缘浮图 天行战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