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读趣阁 / 历史军事 / 明末开山刀 / 百姓靠什么活

百姓靠什么活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范氏会出手对付各大家,就要从张家堡说起了。
  
  镇北伯诸位想必都是知道的吧,那是一位什么样的人物,就不用我细说了。
  
  镇北伯现在统辖宣府,在张家堡开市。
  
  范家管事牵头,带着各大家出关,这一次可不像以往那么顺利。
  
  镇北伯火眼金睛,发现了他们夹带在粮食里面的火药,化到棉布上的盐水,箱子隔层里的精铁,坚钢。
  
  嘿嘿...”
  
  “资敌叛国,是灭九族的大罪,嘶...”
  
  “原来如此,这就说的通了,怪不得会死这么多人,怪不得会出这样的事儿,他范家是要杀人灭口,死无对证。”
  
  “范家管事呢?”
  
  “东窗事发之后,范管事逃到关外去了,他留在关内的杀手开始清除障碍,诸位对他们来说都是障碍,恐怕...”
  
  消息灵通的商人伸手抹了一下脖子说道。
  
  “欺人太甚!”李老爷闻言,气的浑身发抖,实际上更多是被吓的。
  
  虽然在宣府来说,他是了不得的人物,可是面对范氏那种庞然大物,他还差远了。
  
  “呵呵...多谢李老爷款待,今日我就不叨扰了,告辞,告辞!”
  
  消息灵能的商人觉得说的差不多了,收了人参和玉如意就此告别了。
  
  李老爷送他出去,返回院内和院内的商人商量起来。
  
  “我等该如何是好?”
  
  李老爷开口说道。
  
  他们都跟着那些奸商出过关,严格上来讲,他们都不干净。
  
  “原本上缴了四成产业,还有些痛心,此刻看来,交的值。”
  
  “你交了四成?我...我只交了三成。”
  
  “我可是老老实实的交了五成啊,如果被镇北伯查出来,不知道会不会为难我等。”
  
  在坐的商人没一个是善茬,可以说都是奸商。
  
  王则之叫他们上缴九成产业,他们自然不会老实巴交就真的上交九成产业。
  
  “老夫在宣府镇内的产业确实上缴了九成,加上他处的产业,只不过才两成而已。
  
  此事无妨,现在咱们要考虑的是怎么活下一来。”李老爷说道。
  
  “死道友不死贫道,范大家要咱们的命,咱们就豁出去和他拼了。”
  
  “怎么拼?”
  
  “我等可以联名将他的底子交待出去,想必朝廷知晓了此事,也不敢过分包庇于他。”
  
  “除此之外,我等还应该加强戒备,虽然说这些宅院眼下属于牢狱的范围,可是实际上,并无警备司司员前来保护我等。
  
  我们还得花些银钱,招募一些悍勇之士来保家护院。”
  
  “理当如此。”
  
  几个商人一番言语就将带他们发财的范氏给卖了。
  
  消息灵通的商人离开李老爷的宅院之后,哼着小曲回到了自己的住处。
  
  “今天做的不错,收获也很丰富,那人参和玉如意你就自己留着吧。”那商人正打算开门,他身后就传出了说话声。
  
  来人武艺高强,走路连声音也没有。
  
  “这是属下孝敬给大人的。”那商人非常灵泛,在听到声音的第一时间,立刻转身,双手捧上了收到的人参和玉如意。
  
  “这是你凭本事得到的,不用如此。”来人拒绝了商人的好意,继续说道:“你已经经过考验了,这是你的身份铭牌,记住,从今日起你就是镇北伯的人了,跟着镇北伯少不了你的好处。”
  
  来人递给商人一块身份铭牌,悄无声息的转身离去。
  
  等商人反应过来的时候,他的眼前已经连个鬼影子都没有了。
  
  “密谍卫,编号6827,啊我有靠山了。”
  
  商人无比认真的把铭牌揣到了怀里,这才打开房门回家去了。
  
  这商人是类似于江湖百晓生一般的人物,他有自己的消息渠道,能够知道整个山西境内的隐秘消息。
  
  在这个交通不发达的时代,隐秘消息是非常有价值的。
  
  这也是会把他收到密谍卫的原因。
  
  密谍卫有多个部门,有负责战斗的,有负责情报的,有负责渗透的等等。
  
  这商人就被收到负责渗透的部门。
  
  他经过重重考验,在今日总算正式成为了密谍卫的一员。
  
  崇祯三年,七月初。
  
  大同府总兵署。
  
  经过商战,反腐整顿,王则之手里的队伍总算稳定了下来。
  
  “大人,为何不将这些贼人全都灭杀了,反而还要保护他们呢?”
  
  熊甲长不解的问道。
  
  “心急吃不了热豆腐,这些商贾只是一些随大流的小鱼小虾,杀了他们不仅无用,反而会使得山西、宣府不稳。
  
  再者说了,现在咱们也没有完全掌握山西和宣府啊。
  
  咱们真正掌握的不过是大同府、塞外诸部、宣府镇、新平堡边关、蓟镇、盂县、游击营罢了,就连太原府咱们都掌握不了。
  
  如果把这些人都杀了,咱们就得罪了全天下的商贾和士绅。
  
  到时候这些人将不会再为我们效力,咱们只能依靠连饭都吃不饱的百姓们。
  
  你们说百姓连饭都吃不饱,我们应该怎么办?”
  
  王则之缓缓的问道。
  
  “那咱们就抢他娘的,这些奸贼有的是钱粮。”熊甲长说道。
  
  “老熊不可胡言乱语,这些奸商通敌卖国,此乃证据确凿之事。
  
  他们阴谋对付我等,我等反击,理所当然之事。
  
  但是,我们抢这些商贾、士绅,名不正言不顺,就成了贼寇之流了。”
  
  杨国出声反对道。
  
  “你们想的太简单了,只是对付这些豪商恐怕也是困难重重,他们的势力,可谓遍布大明各处。
  
  此次商战,我们搬倒了范氏,也只是动了他们的冰山一角罢了。”
  
  旁听的于忠听不下去,出言道。
  
  “那些自首的商贾、士绅不是联名写了折子吗?
  
  现在这些折子应该已经到说师了,朝中的大臣们如果知道了这件事,不知会有何反应?
  
  于忠,命人去京师找一个人,这个人叫文十四,我们要知道京中的消息,就靠他了。”
  
  “是。”
  
  于忠领命退下去办事去了。
  
  “自首的这些商...”
  
  “大人,吴医首求见。”
  
  王则之还没说完,就有人禀报吴有性求见。
  
  对吴有性,王则之是非常看重的。
  
  因此,他交待过,不管什么时候,只要他来求见都可以通报。
  
  “今日的会议就到这里,你们下去好好想一想,我为什么不杀这些人,好了,散会。”
  
  王则之伸出手着重指了指熊甲长,让他一定要好好想想。
  
  “憨货,早就跟你说过了,三思而后言,三思而后言,你怎么总是这么毛躁?”
  
  杨国生气的对熊甲长说道。
  
  熊甲长挠了挠后脑勺,不好意思的傻笑道:“这些人为什么不能杀?”
  
  “他们有钱,有粮,不杀他们,让他们心甘情愿的拿银子和粮出来,这样百姓才有活路。”
  
  “这怎么可能?”熊甲长道。
  
  “你看看那些做工的百姓,你看看那些事业项目,在大人手里有什么不可能?”
  
  杨国在熊甲长的额头了敲了一个响枣,转身离去了。
  
  
热门推荐
我在春秋当权臣 我在春秋当权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