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读趣阁 / 历史军事 / 朕为帝辛 / 第三十章 竹简

第三十章 竹简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听到比干的感叹后,殷受微微一笑,这个好整啊!
  纸我搞不出来,但是代替纸的书写工具我还搞不出来吗?
  殷受安慰道:“比干叔叔莫急。这事是侄儿的疏忽。以帛布做书写材料确实有点奢侈了。侄儿有办法将帛布给替换下来。其实侄儿早就找到了一种比龟鳖还多书写材料。”
  比干惊喜的看着殷受问道:“何物?”
  殷受把头伸出到车外,目光搜索了一下,然后就看到了不远处的一片野竹林。不用怀疑,就是竹子,虽然现在还在北方,但是此时的北方也是有竹子覆盖的。只不过随着以后的人类活动和气候变迁,渐渐的竹子也就在北方绝迹了。
  殷受指着竹林说道:“是竹子。”
  “竹子?”
  比干不解,他看着竹子的样子,不论是从叶子还是到竹子一节一节的竹竿,好像并无一处可以书写文字的,如果非要说有,那可能就是刻写了。
  但是,如果刻写的话,毛笔之利就体现不出来了。而且竹子放久了就会变的枯黄,上面刻写的字迹也不会清晰。而且时间久了还会被白蚁等害虫给蛀了,根本没法长久保存的。
  殷受解释道:“比干叔叔,现在我们看到的竹子是没有经过处理的竹子,如果我们把这些竹子截成等长的小段,然后再劈成约一到两指的宽度放在水中蒸煮杀青,再用细线串联起来,这样就可以把竹子做成新的书写材料了。”
  比干听完殷受的话后,眼睛一亮,妙呀!我怎么就没想到这么简单的办法呢。
  但是,比干还是有点疑问,比干说道:“为何要蒸煮杀青...”,到了嘴边比干忘了杀青二字。
  殷受说道:“是杀青,杀青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做好的竹简不受虫蛀,可以长久保存。”
  比干没想到虫蛀的问题竟然用这么简单的方法就解决了,这真是不可思议呀。
  比干激动不已,他立刻就叫停了正在缓慢前进的队伍,想立刻实践一下殷受说的方法。
  本来还在前面摇晃的姜桓楚听到比干喊停车,他瞬间就从昏昏欲睡的状态中醒来。
  姜桓楚掀开车帘问道:“怎么了?”
  他身边的护卫立刻回禀:“禀告君上,是迎亲大使叫停了车队。”
  姜桓楚哦了一声,然后看了看外面的日头,姜桓楚说道:“那就停下走走吧。今天也已经走了三十里了,也该扎营休息了。”
  姜桓楚索性就让车队在此地扎营,不过扎营后的姜桓楚并没有表现出一点轻松的神色,他反而心事重重的在自己的营帐前踱步。
  这边的比干和殷受则指挥着由息带领着的亲卫去伐竹了。
  “对对对,要截整齐,大约一尺的长度就行。”
  殷受指挥着息他们摆弄着刚刚伐来的竹竿。
  比干在一旁细心的记录着殷受说的每一个步骤。
  虽然他不太明白殷受为什么要这么做,但是直觉告诉他,这个做出来的东西一定是一件划时代的发明!
  “息鼎里的水煮沸了没?煮沸了就把劈好的竹片放进去。”
  息立刻的就指挥着正在干活的亲卫检查着水和竹片,等着鼎内的水煮沸后,息就听从殷受的命令把竹片放进了鼎内。
  比干耐着热气靠近看了一眼正被水煮着的竹片,他的眼中满满的惊喜。
  乘着水煮竹片的这个时间,看着渐渐西下的太阳,晚风微微吹动着,一丝清凉的感觉终于出现了。
  殷受看着远处隐隐若现的山脉随口问道:“前面的山是什么山呀?”
  比干也望着前面的山,比干说道:“臣也不知,不过此山的山势雄伟壮观,臣还是第一次见。”
  殷受深以为然的点头,“确实如此,这山确实壮观,如果明天途径此山的话我一定要爬上去看看此山的风景。”
  比干说道:“臣也愿往。”
  这时候看着鼎内的竹片情况的亲卫突然报道:“帝子殿下您看一下这些竹片是不是煮好了?”
  殷受装模作样的看了看,其实他哪里知道要煮成什么样子呀。反正多煮一会儿是不会错的,竹片也肯定不会煮成粥,也不用担心把竹片给煮坏了。
  殷受装作很懂的样子说道:“嗯,不错,煮的不错。看样子是完全杀青了。”
  比干也好奇的看着鼎内被氤氲热气遮挡着的竹片。
  比干问道:“那下一步该怎么做?”
  殷受说道:“把竹片捞出来然后晾起来风干就好了。”
  折腾了一晚上,等到第二天一早的时候,亲卫把晾干的竹片收拾了起来了。
  殷受一看这量,足足有一大车多。这可把殷受惊呆了,没想到这些亲卫竟然这么上心,一晚上的时间竟然做出来了这么多的杀青竹片。
  这时候姜桓楚也凑了过来,不过看着他的精神状态,他好像没睡好,还顶着两个熊猫眼。
  姜桓楚看着整整一车的竹片,姜桓楚好奇的问道:“帝子殿下您做这个多短节竹片干嘛?”
  殷受微微一笑说道:“当然是穿起来做竹简啦。”
  “竹简?”
  姜桓楚不解其意,不过看着这些竹片好像也没什么特别之处,姜桓楚也就意兴阑珊的在一旁看着了。
  毕竟,让他头疼的事情还没有一点头绪,现在距离齐邦的都城营丘大约还有七八日的路程。
  自从他昨日接到了营丘的急报之后,他就陷入到这种担忧烦躁之中。
  这薄姑国没一个好东西,尤其是那对父子俩总是有事没事的就搞事情!
  现在趁着他离开营丘到朝歌的这段时间竟然又出来搞事情了,现在竟然把主意打到的烧盐场上,这真是令人讨厌!谁不知道齐邦之所以强大富有,不就是因为靠着大海能够源源不断的烧盐才有了这般地位。
  而这对父子俩整天的就喜欢在这个节骨眼上搞事情,姜桓楚早就不堪其扰了。
  昨日的急报上说薄姑国竟然抢了三个烧盐场,这还得了?这不是在挖齐邦的命根子吗?
  说到薄姑国这就不得不说齐邦的复杂关系了。
  齐邦虽然是东方大邦,其邦主还是殷商四大伯侯之一。但是他所管制下的齐邦并不是铁板一块,齐邦内部也分了不少的小侯国,而这薄姑国就是其中之一,而且这薄姑国就在营丘附近,真是烦死人了。
  
热门推荐
我在春秋当权臣 我在春秋当权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