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读趣阁 / 历史军事 / 从良医到良相 / 四百五十 国丧 上

四百五十 国丧 上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此后几天,成化皇帝一直处于昏迷于半昏迷之间,不过吊命的拜年人参汤倒是一直在不停的喂食。
  
  皇帝即将去世,百官也没心思干活,就连市场也开始谨慎起来。商家都小心翼翼的做生意,不敢有啥大动作。
  
  负责监国的太子也很谨慎,他每遇上大事都会来质询下内阁,听明白了在用朱笔批示。
  
  此时他的三位老师,刘健;谢迁;王鳌也开始从后台走上前台,为小太子出谋划策。
  
  这很正常,一朝天子一朝臣,古已有之。
  
  某天夜里,向青山在给皇帝诊治过后,还在乾清宫外和汪直聊了几句,再次用一朝天子一朝臣的话来提醒他。
  
  汪直倒也机灵,说到时候他愿意去给皇帝守陵,每日敬香上供,不再过问政事。
  
  “这很好嘛,该退的时候就要退,。”
  
  汪直当然晓得自己属于成化皇帝和万贵妃的嫡系,太子自有他的一套班子。要是不知趣挡了别人的道,就会有性命危险!
  
  向青山费尽心力将重病的成华皇帝拖了有大半个月时间,他彻底无计可施。不但百官们知道,就连市面上的老百姓也清楚,皇帝已经多日水米不下,应该时日不多了。
  
  恰此时朱永带兵到达沙河镇,他还遵照内手令,带三千精兵入城,要挎宝剑,顶盔贯甲把手午门,还把指挥部就设在午门的城楼上。
  
  这一做派很得太子的欣赏,还夸他是个忠勇纯良之士!
  
  第二天辽东卓泽龙的五千精兵也到达通州,他也是按照首领,坚定驻守此地。
  
  时间刚过了二月,一直昏睡的成华帝忽然醒了,还说要喝粥,梁芳和汪直两个奴才还欣喜不已,一边督促御膳房上粥,一年还给内阁报信。
  
  此时刚好是中午饭点。
  
  向青山听见后大叫不好,“这是回光返照,天真的要塌了。”
  
  “啊?”刘吉也是吓得一趔趄。
  
  俩人先去乾清宫探望,向青山还令人通知六部九卿等三品以上官员,到乾清宫外侯旨。
  
  这就等于在暗示百官,大家都等着见皇帝最后一面。
  
  最先进入乾清宫的自然是刘吉和向青山,床边还坐着监国的太子朱佑堂,还有两位面色憔悴的专职太医。
  
  见到两位内阁,成化皇帝白纸一样的脸上还略带欣喜,有气无力的说:“你们来了,万妃的丧仪可好?”
  
  “陛下请放心,一切都按礼制来!”
  
  “那就好!”
  
  随后成化皇帝恋恋不舍的看了眼身边的大儿子,和刚刚赶来的一众嫔妃,让人招呼六部尚书都进来。
  
  这是要交代后事了!
  
  进来的尚书们各个面色悲戚。
  
  太子伤心不已,拉着他爹的手紧紧不放,嫔妃们已经泪流不止,六部尚书无不泪水滚滚。
  
  皇帝的两个贴身奴才,已经伏地不起,在无声的抽泣。
  
  成化帝此时呼吸猛然急促起来,大口大口的喘气,肩膀还非常夸张的扇动着:“朕怕是不成了,死后一定要和万妃合葬!
  
  太子仁孝,可继皇帝位,着向卿辅。。。。。。辅佐!”
  
  “吧嗒”一下,皇帝的手猛然一松,坠落在床上。
  
  此时御医又从药箱里取出一支雪白雪白的鹅毛,放在成化帝的鼻孔前,向青山也起身去摸皇帝的脉搏。
  
  他看了眼鹅毛,纹丝不动,再次感觉下成化帝的寸口脉,一点波动都没有。
  
  向青山心里暗道,一个善良的人就这么走了,好可惜啊,他才三十多岁!
  
  这才转身对乾清宫众人说道:“陛下大行了!”
  
  大行的意思就是一去不回头。
  
  “父皇!”
  
  “陛下!”
  
  “皇爷爷!”
  
  乾清宫里哭声一片。
  
  在殿外侯旨的百官们此时也明白,这是皇帝驾崩了!
  
  也全都跪下,伏地痛哭起来。
  
  皇宫景阳钟随即敲想了低鸣的钟声,市井街道上的老百姓也知道,他们的皇帝驾崩了!
  
  乾清宫内,大家伙都哭了一阵,向青山起身说:“诸位且慢挨上,我有话要说。”
  
  “天不可无日,国不可无主!尊大行皇帝遗旨,请诸位随我一起参拜新帝!”
  
  说完伸手把伏地痛哭的朱佑堂给扶起来。
  
  嘴里还说:“陛下,请先接受百官参拜,随后在说几句谦虚的话。”
  
  刘健谢迁此时已经把紫檀木的宝座抬到龙床前,强力把朱佑堂给按在龙椅上。
  
  大家齐齐跪下,口称:“参拜皇帝陛下!”
  
  好了,朱佑堂就从一位太子,转身变成大明至高无上的皇帝!
  
  朱佑堂看着尚有些木讷的首辅刘吉,心里暗自比较了下:“还是向爱卿好!”
  
  心里对刘吉越发的看轻。
  
  随后朱佑堂还说了好些谦虚的话,说自己德薄才浅,不足以抚育万民,更怕耽误大明江山云云。
  
  名分已定,朱佑堂开始分派工作。
  
  鉴于皇帝新丧,面前的重点自然是丧礼为重。
  
  小皇帝要刘吉居中主持政务,给地方上各省发通报,要他们在接到通知这一天开始服丧,同时还要给朝鲜越南等藩属过下通知。
  
  向青山会同礼部主持大行皇帝的葬礼,其他人各安其务。
  
  目前的急务就是给皇帝小殓,也就是给死去的成化皇帝擦洗身子,再换上寿衣,入棺。
  
  这些事两个大太监抢着要干,向青山只能站在边上干看着。汪直和梁芳一边哭,一边给皇帝用水擦拭,随后在穿上早就准备好的龙袍。
  
  外头皇帝的楠木棺材也抬来了,大家一起搭把手将成化帝装进。
  
  礼部尚书张文质还问朱佑堂,大行皇帝的灵堂搭在那里?
  
  因为乾清宫是皇帝居住的地方,老皇帝死了,新皇帝马上就要住进去的。
  
  老皇帝的棺木自然要给新皇帝挪地方,摆放在紫禁城的其他空闲宫殿里。
  
  朱佑堂对着一切一点都不懂,他还求教似的看看向青山。
  
  向青山:“陛下,大行皇帝乃天下第一贤明圣德之人,百姓无不深爱之,灵堂应该放在奉天殿,容百官日日祭奠!”
  
  这话说的漂亮,新皇帝非常爱听,遂下旨就这么办!
  
  朱佑堂第一次感受到了一言九鼎的滋味,他很喜欢这种感觉!
热门推荐
我在春秋当权臣 我在春秋当权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