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读趣阁 / 都市言情 / 重返九六 / 第四章 第一笔稿费

第四章 第一笔稿费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沈长青被林梦婕的动作吓了一跳:“别别别,这样就太见外了,咱们快回村吧!”
  “这么好一首诗,当然要寄出去!”
  林梦婕却将那张纸仔细折叠起来,塞进了信封,填上了《星星诗刊》的地址,还拦着沈长青,主动掏钱买了邮票,贴好后投进了信箱。
  “未来的那位小兄弟,我原本可是没打算剽窃的啊……”
  “实在是形势所迫,情非得已,还望见谅……”
  沈长青对着信箱默念几句,走出邮局,跨上二八大杠,载着林梦婕向村里驶去。
  ……
  “沈长青,你看我刚写的这首诗怎么样?”
  “我读给你听好不好?”
  “沈长青,你不要再写什么散文了,快多写几首诗,你一定会成为大诗人的……”
  “林长青你好无聊哎……”
  自从那天从邮局回来,沈长青的身后就多了一个跟屁虫,耳边就从来没有清净过。
  因为一首诗,沈长青变成了林梦婕心中的“天才诗人”,在林梦婕看来,沈长青去写散文简直就是浪费时间和生命,他应该把全部的精力投入到诗歌创作的伟大事业之中。
  刚开始,沈长青烦不胜烦,干脆跟着姐姐下地干活。
  可林梦婕直接跟到了地里,到处跑来跑去,在树林里、小河边大呼小叫,喊着“诗意”、“青春”什么的,简直像是一个疯子。
  后来,沈长青也习惯了,任凭林梦婕如何“纠缠”,自己就坐在书桌前,继续自己的鸡汤文创作。
  这样一来,林梦婕反而觉得无聊,也就不再每天过来找他。
  “沈长青是住在这里吗?”
  一声呼喊从大门外响起,沈长青活动了一下写得发酸的手腕,走出大门,看到一个络腮胡的中年男子扶着自行车站在他们家门前,自行车的大杠上挂着一个邮局的挎包。
  镇里的邮递员。
  “叔叔好,我就是沈长青。”沈长青走上前去。
  “我认得你,我儿子梁田的同桌嘛!”
  邮递员笑呵呵道:“梁田这些天还一直对我们讲,他觉得自己可以考上高中,还说这都是你的功劳,平时经常指导帮助他。”
  “梁田本来学习就非常刻苦的。”沈长青笑道:“我也觉得他可以考上高中。”
  “但愿吧,如果考上的话,我一定买挂鞭炮放一放!”
  邮递员笑着从挎包里拿出来三个信封,交给沈长青:“你的信,收好,我还要再去其他村子送信,就先不聊了。”
  邮递员骑着自行车离开了,沈长青回到房间里,迫不及待地将三封信件打开,从里面取出来了五份报纸和几张钞票。
  六篇文章,已经全部被采纳,其中长宁日报和长宁晚报已经刊登,并将样刊寄来了。长宁教育报由于是周刊,目前只刊登了一篇文章,寄来了一份样刊,不过稿费是两篇文章的。
  长宁日报和长宁晚报的稿费都是千字60元,长宁教育报的稿费是千字50元。
  六篇文章,一共340元的稿费。
  1996年的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也就四千八百元,而在他们这贫困落后的地方,沈贵山在施工队里起早贪黑忙活,一个月也就能挣到三百左右。
  340元,对于一个十六岁的孩子而言,已经算是一笔巨款了。
  把钱收好,沈长青又去了趟邮局,把最近写好的稿件寄了出去。
  长宁日报和长宁晚报,各自寄了四篇,长宁教育报寄了两篇。
  相比较第一次的六篇文章而言,这次的十篇文章并非全都是鸡汤文,而是加入了一些成功学的东西,算是多了一些方法论。尤其是投向长宁教育报的两篇文章,分别提到了刻意练习和自控力的相关理论和方法技巧,都是两千字的长文,可谓是干货满满,诚意十足。
  毕竟,鸡汤虽好,喝多了却容易腻,还是需要整点硬菜。
  给报刊整了硬菜,也要给家里整点硬菜。
  整天吃咸菜,都快忘了肉味了,现在还是长身体的时候,不能缺了营养。
  上一世的自己,身高只有一米七出头,找对象相亲的时候被人嫌弃了无数次。
  这一世,必须要保证营养充足,最好能再多长高三五公分,以后也不至于被别人鄙视身高。
  逛菜市场,肉摊上买了两斤五花肉、三斤排骨,土豆西红柿之类的蔬菜买了一大兜,然后又买了一箱牛奶,总共也就花了不到四十块钱。
  提着大包小包回到家里,姐姐正坐在院子里低着头洗衣服。
  听到沈长青进门的声音,沈佳宁头也不抬地责备道:“长青,你最近在做什么事情?白天下地干活你不去,就在家里憋着,晚上还总是熬到深夜。咱爸的腿受伤了,咱妈一个人根本忙不过来,你这样的话,让我怎么放心出去打工,你……”
  沈佳宁抬起了头,然后嘴里的话就咽了回去,手里搓衣服的动作也停了下来,瞠目结舌地看着自行车上的各种东西:“长青,这些……肉,菜,还有奶,你从哪里拿的?”
  “当然是从镇上买的!”
  沈长青早就预料到了姐姐会是这般表情,笑着把自行车停好:“姐,晚上你下厨,做个红烧肉,再炖个排骨,让咱爸多吃点,有助于恢复!”
  在这个家里,厨艺最好的并不是刘秀芳,而是沈佳宁。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沈佳宁在只有灶台高的时候就开始帮刘秀芳做饭,再稍大一点就可以独立下厨了,而且她好像特别有厨艺天赋,一样的食材和调味料,做出来的饭菜往往要比刘秀芳做的好吃不少,连邻居都称赞,就凭沈佳宁这手厨艺,以后绝对不愁找婆家。
  不过此时的沈佳宁更关心的显然不是下厨做菜,她站了起来,紧张地盯着沈长青:“买的?买东西的钱是怎么来的?长青,你可千万不能学那些小流氓,做那些偷鸡摸狗的事啊!”
  “姐,你想哪去了,我怎么会是那种人!”
  沈长青哭笑不得:“而且你刚才也说了,我白天不出门,晚上还熬夜,哪有时间去做那些事情。这些东西,都是我用稿费买来的!”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