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读趣阁 / 历史军事 / 三国之谋略中原 / 第二十六章 大破鲜卑 坐山观虎

第二十六章 大破鲜卑 坐山观虎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文鸳,你拿什么和我斗,这就是你们敢主动挑衅我们的资本,哼,如果只是这样,那就把你留在这里吧!”
  边疆,汉军的旗帜在周围十倍于鲜卑的大旗旁,似乎在风中打着颤。
  提剑,文鸳举剑对着秃发普能,带着血的脸看着周围的胡人淡淡一笑,可没有一个人敢冲上来。
  “咕咚……”
  不知是谁咽了口唾沫,又有几滴汗珠落下。
  “哈哈哈,这就是你们的资本吗?怎么不敢过来,是不是你们自己都害怕了,杀!”
  这剩下的汉军个个脸上带着血迹,有自己的,有敌军的,更是有彼此的。
  可眼中却带着的不是颓废,反而是一个个视死如归的霸气。
  “杀、杀、杀……”
  一字震的鲜卑军的士气瞬间溃散,甚至有几匹马直接倒转了马蹄,由前方逃到了后方。
  “懦夫,还愣着干什么,就这一个字,还把你们的胆子吓没了不是?”
  秃发普能看着眼前的汉军,转过身,对着身后的军队大吼着。
  众人脸色皆带着惧色,纵使他们人多势众,可是眼前这个男人给他们带来的印象太大了。
  长枪上沾着血,眼中更被赤色覆盖。
  “大王,他可是一人七进七出,杀了我们近百名弟兄,更是直接就斩了普宁大王,这……”
  秃发普能冷冷一笑,直接提刀将说话那人的头给砍了下来,使躁动的人群一下子变得鸦雀无声。
  “扰乱军心,哼,杀了文鸳者,赏百羊,封千户!”
  并州以北,大漠涛沙。几只黄鹰驻足,带过风沙,卷起一阵波澜。
  这风沙带着血腥,天,格外的红艳。
  “给我活捉文鸳者,赏千户,封王拥地!”
  远远的,一支利箭直直得窜过天际,钉在了树上,传来了余留的震颤。
  它带来的,不只是风声……
  “杀……”
  轰鸣的马蹄声,震得天地更加浑浊,有气――生气、杀气……地面上只留下了几片羽毛,缓缓得飘落。
  “文将军,我敬你为一声将军,早听说你们中原人不善阳战,专精于阴谋之术,为我之不齿,今日见汝,不料这中原也有几般人才,如今我众你寡,何不从我麾下,等我上报给大人,封你做王,赏地,岂不美哉。”
  “铛、铛……”刀剑相撞的声音止住了,双方鸣金收兵,在这黄沙之中相望,此时的汉兵早已损失了十分之二三,而秃发普能虽身上受伤,可后援却远远不断。
  地上的尸体,汉家少,边家多。
  文鸳随手撕下秃发军的军旗,扯下一块擦拭着刀上的鲜血,而此举就是给他们的答案。
  闭目,虽然心里明知寡不敌众,可是心里却丝毫没有退意,有一个人对他说过,此战必胜。
  边塞,黄沙之上,又有几只黄鹰在天空盘旋。
  遥遥相望……
  “你且先下去。”
  冀州,此时张怀民不知何时,悄无声息得来到了这里,而太守府的后院中的席案上,一个童子正提着茶壶,静静地站在一侧,屏风前的两人碰盏止杯。
  童子闻言低头离去,房间里香炉散起了白烟。
  “为何先来寻我,不先去告知文将军?”
  左手边,那男子不过而立之年,可他的脸上却带着沧桑,微微泯了一口茶,开口道,看向对面。
  对面那人看上去比他小不了多少,可却恭敬的一拜:“军中人杂空有不妥,况若军中闻此事,既有退路,必丧必死之心,恐伤亡更重。”
  左手边的男子眼中露出赞赏,举起自己的茶杯示意,对方会意碰杯。
  “均不必如此恭敬,我早已经不是从前的大司马了。”
  “不……”
  “唉……”张怀民一笑,打断了他,“不必多言,还是先说说你此行的结果!”
  诸葛均闻言,收起了笑,喝了一口茶水,他的表情变得严肃。
  “果不出大人所言,鲜卑人自檀石槐后分为了三个集团――一个是檀石槐后裔步度根集团,拥有部众12万余人,占据云中、雁门一带广大地区。”
  诸葛均起身,右手一拍,身边的屏风一转,化成了整个边塞地图。
  直指图上的墨笔。
  “二是出自小种鲜卑的轲比能集团,拥有部众10万余骑,盘踞在今山西高阳以东代郡、上谷边塞内外的广大地区;三是原属于东部大人弥加、索利、厥机等所率领的若干小集团,分布在辽西、右北平、渔阳。”
  刚才还是一副秀丽的水墨画,霎时,变成了合纵连横的军事图。
  诸葛均右手一甩眼中流露着异彩。
  “这其中属柯比能实力最为强劲,不过他先前为步度根做事,后来拥兵自重,其步度根早有怨言,我以昔日大汉与其为由,说服之,计成,速回。”
  张怀民右手握杯,微微一品,拿起茶壶,又亲自为诸葛均沏茶。
  一叹。
  “大人何叹?”
  诸葛均收起性子,问道。
  “世人皆说诸葛一脉家学源远,只认一龙一虎一犬,却不识公,因故而生叹。”
  诸葛均闻言一泣,直接跪在地上,泣不做声。
  “此事不会这么简单的,汝又何必相瞒?此时能成,定然不止如此,你还付出了什么代价。”
  张怀民看着地上的男人,脸上露出动容,拉起他的手。
  “吾早知此人多疑,携子而去,今……一人归。”抬头,看向张怀民。。
  公元205年,茶香入杯。
  “我为汉臣张怀民,今日必谢君!”
热门推荐
我在春秋当权臣 我在春秋当权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