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读趣阁 / 历史军事 / 强汉余晖 / 第18章 以酒会友

第18章 以酒会友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相互介绍,彼此很快相识,大家都是盛名远播的名士,共同的话题很多。后世有句俗话:酒逢知己千杯少,便是说的这种氛围。
  很快,一瘦弱,脸色苍白的年轻文士举杯笑道:“刘公子才情双绝,一手诗词更是风靡天下!今日有酒,岂能无诗?你说呢?刘公子?”
  作为近一年声名鹊起的鹿门名士,郭嘉知道刘烈很正常。郭嘉的话引发在座所有人的推波助澜,即便是庞统黄月英也是如此。
  刘烈脸色一僵,只好笑道:“奉孝这是要把在下放在火上烤啊!”
  郭嘉笑道:“刘公子诗词流传于世无数,天下无人能及。这样,以七步为限,公子吟诗一首如何?”
  七步为限?
  七步诗?
  刘烈脸色又是一僵,更同时暗地老脸一红!剽窃后世大豪的诗词也就算了,连曹操三子曹植那七步成诗的名头也不放过?
  天地良心!这是郭嘉这混蛋的主意...
  但既然已经被一脸贼笑兮兮的郭嘉架在火炉上,刘烈便不好推辞。
  起身,一步一步,众人的眼睛跟随刘烈步伐,嘴里在数数:“一步,两步,三步...”
  当刘烈踏出七步,收住脚步,转头看向窗外天空那一行孤雁稍一沉思便吟道:“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相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当刘烈将这一首煌煌长诗吟完,在座之人个个瞠目结舌...
  刘烈诗词,天下无人能及。如今亲眼目睹,他们才知道什么叫做盛名之下无虚士!如此才华,当得起近年来天下不知谁取的雅号:诗圣!
  诗圣刘烈,果然是名不虚传啊!众人苦笑不已。
  一般来说,限七步为诗,已经是非常非常的难了。再次所有人都是身负盛名的一代名士,但真要说七步成诗,难,非常非常的难...
  这时,荀攸旬文若和戏广志戏志才也举杯致敬笑道:“诗圣刘烈,果然是才思敏捷,学识渊博!吾等公子一杯!”
  一时间酒席间其乐融融,气氛融洽。仿佛并不知道,在不久后的文会上,彼此会成为对手。
  至少在这一刻,彼此是知己,是朋友...
  只是,郭嘉看刘烈的目光,意味有些深远。而身边的戏广志戏志才,也是眉宇间路出一抹沉思。
  这颍川书院里,不多的两个寒门士子,彼此对视一眼,便不再说话,只是举杯喝酒。
  郭嘉和戏志才与荀彧兄弟出身世家不同,他俩是寒门子弟。正是他们极其优秀的才华被荀彧看重并推荐到书院学习。不然,在世家当道的当今时代,郭嘉和戏志才连进入颍川书院的资格和机会都没有。更谈不上,建立自己的一番功名...
  在这个世家垄断知识的时代,寒门之难,难以想象。当今时代,读书,军功,都是世家豪门所把控。寒门,绝大多数是没有资格读书的。即便是是军队上,军官职务同样被世家把控。寒门子弟只能是做士兵,当炮灰。即便是有极少数妖孽之人以军功拜将封侯,也做不到关键是职位...
  一句话,这个时代,是世家豪门的时代!
  刘烈可不是只顾喝酒,颍川这几人在关注自己的同时,刘烈也在关注着眼前这几人。郭嘉和戏志才彼此的神情,落入刘烈眼中。作为历经前世今生的人精,又怎会看不透郭嘉戏志才心中泛起的那一丝涟漪?
  如果郭嘉和戏志才够聪明的话,在颍川书院文会之后一定会追随自己。至于荀彧兄弟,刘烈说不准...
  不过,一旦郭嘉戏志才跟随自己,刘烈满足了。好事总不能让自己一个人占尽不是吗?
  旬氏兄弟跟随自己,那便是锦上添花。自己日后势力范围内内政无忧,不跟随自己也没有什么。
  有召唤系统在,召唤就是了。更何况,有了郭嘉戏志才,自己那系统给的任务:颍川鹿门四名士追随,便算是完成了。自己便有了开启召唤顶级文臣的一次权限...
  不过,刘烈目前从荀彧兄弟眉眼中看不出什么来。事情的发展,也还没有到最终决定的时刻。刘烈在想,对于让这对兄弟为自己效力,机会不是一点都不没有。
  由于郭嘉这家伙的不安分,席间刘烈又被迫吟了几首诗。不过刘烈倒是不太在意。脑海中前人所作的诗词何止万千?剽窃就是...
  散场后,几人也是结伴同行。大家目前都是住在一个书院,同行,增加友谊和了解,便成为了一个极为合适的契机。
  此后,众人相互互访,期间荀彧他们也结识了诸葛亮马良,也算是成为了朋友。
  对于自己未能得到卧龙的认可,刘烈倒不是真的那么在意。刘烈介怀的是,不管怎么样,同门师兄弟,该有的友谊应该还是有的吧?
  让刘烈郁闷的是,诸葛对自己一直都是不即不离,不冷不热。该有的礼仪,诸葛绝对有。但仅限于此了...
  马良也是一样...
  很多时候,刘烈都在寻思,这诸葛和马良,难道依旧是会死心塌地追随刘大耳。
  诸葛早早回到隆重,建一草庐等刘大耳三顾?那如此说来,此时如丧家之犬的大耳,其实已经是诸葛为之效力的目标?
  其实,诸葛是聪明人,对于刘大耳那所谓的中山靖王血脉有多大可行度,应该是明白的。
  看来,诸葛更看重的应该还是获取最大限度权限和利益。而这个刘烈给不了他。对于这一点,刘烈知道,孔明也明白...
  
热门推荐
我在春秋当权臣 我在春秋当权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