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读趣阁 / 历史军事 / 吴风 / 第五十二章 陆道明的直觉

第五十二章 陆道明的直觉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踢踏踢踏……”
  蝾河边上,一群骑兵正在赶路。
  “还有多久才能到铸铁山?”为首一将领,胡子发白,看起来年纪颇大。
  “启禀将军,大约还要半日。”
  “半日……哈哈,半日后,老夫就可以见到我那邵鸳侄儿了。”
  “将军,需不需要修整一下?”
  “不用。”那老将直接否定,“自从邵鸳侄儿任命后勤粮官后,老夫已经许久未见了。现在,谁都无法阻止老夫去见我文家的麒麟儿。”
  半日之后,铸铁山外。
  “邵鸳侄儿,快快出来,老夫文仲韦来也。”
  听到如此洪钟般的声音,铸铁山内的文邵鸳立马站了起来,微笑道,“仲韦叔来了,东吴这支骑兵灭矣。”
  说完,他便大步流星地走了出去。
  “邵鸳侄儿!”
  “叔父!”
  两人相见,没有拥抱,只是哈哈大笑。
  “邵鸳侄儿,此次老夫来给你撑腰了。你看老夫带来了哪支兵马。”
  文邵鸳看了一看,虽然他不看也猜到了。
  眼前这支骑兵,在北凉可以说除了虎骑最强大的骑兵。
  秦地铁骑。
  秦地,民风彪悍,盛产良马。当年统治秦地的,是马氏一族。马继鹏就是马氏遗留下来的一支。
  秦地之人,从小会骑马,由于民风的关系,秦地之人可以说全民皆兵都不为过。
  秦地的骑兵,一度称为天下最强的骑兵,马家曾经可以一支骑兵打天下。
  如今,文仲韦带领了八千秦地骑兵而来,也是受了北凉皇帝的旨意。秦地的兵马,在北凉收到郭有道死亡的消息后,开始动了。
  “秦地的骑兵,天下无敌。”文邵鸳看着眼前这支骑兵,由衷地感叹道。
  文仲韦点了点头,“不错,老夫在秦地训练的一支骑兵,就算在秦地,也是首屈一指的。”
  “既然如此,叔父,侄儿的大计成矣。”
  “哦?有何大计?”文仲韦想了一下,突然老脸舒张,“莫非有人……”
  “不错,叔父远道而来,先行休息。待明日我粮队出发,还要倚靠叔父。”
  “邵鸳侄儿,你是你们这代里,叔父最看好的一个,如今你身为前线粮官,身居要职,叔父我受命而来,你莫管那职位与辈分,尽管下令便是。”
  文邵鸳听完,心下当即感动。
  “那到时就有劳叔父了。”
  ……
  次日。
  “粮队是今日出发么?”
  太史青正带着青龙军,行走在铸铁山之外。之前为了不让对方发现,他听从陆道明的意见,硬生生地将青龙军化整为零。如今,时候已到,他又重新拉起了这五千人马。
  “将军,小生总感觉不对。”
  “哦?先生哪里觉得不妥?”太史青听到陆道明这样说,心里顿时感到不妙。陆道明对战场的直觉,太准了。
  “虽然我们化整为零,这么小心,但是五千人进入北凉腹地这么多天,又是在铸铁山这粮仓外,北凉军队真的一无所有么?”
  太史青听完,也觉得有理,“那先生的意思是?”
  “北凉在钓我们这条鱼,北凉的粮官,是个高人。”
  “青以为,就算钓鱼,我们这条鱼,也要把粮食给断了。”
  太史青看着远方,笃定地说到。
  周不涣令他来劫粮道,自己带的可是东吴最强大的骑兵。如果连粮道都劫不了,那自己怎么回去面对周不涣?
  陆道明没有说话,他依旧盯着铸铁山的方向。
  “其实小生有一事不太明。”
  说完,他看了看身后的青龙军。
  “我们清一色的骑兵,对方的虎骑全部都在前线,他怎么有把握留住我们骑兵的?”
  陆道明之前一直没有太在意对方是否设伏这件事情,最主要的依靠,就是对方没有骑兵。
  骑兵劫粮,一般选在平原之地。而北地平原较多,铸铁山到下璞,之间的平原何其多。对方想靠步兵设伏,根本就不可能。最多让青龙军留下数百人。
  这群五千的青龙军,打从第一天来北凉,就没打算全部人都回去,这是早就告知大家的。
  可为了吴国,他们谁都没有犹豫。
  越是这样,陆道明难免就想的越多。
  他总感觉对方一定有埋伏,这是他,对于战场天生的直觉。
  “到底哪里有问题?对方不可能有骑兵啊……”陆道明自言自语地说到。
  “先生,若是对方虚张声势呢?”
  太史青看陆道明露出如此犹豫的表情,不禁试探地问到。
  “虚张声势?不可能。这是粮道,重中之重。既然大凉敢让此人守粮仓,绝对不可能会出这样的下策。”
  陆道明看着远方的天空,突然脑子里精光闪过。
  “莫非……”
  “什么?”
  “如果,还有骑兵的话,只有一种可能,那就是秦地的骑兵。”
  “秦地?不可能吧,秦地至此,最少六日路程。就算我们刚到这里被发现,等这里的粮官向秦地要人,一来一回,起码十日以上。”
  没错,按照时间上看,秦地的骑兵,时间根本来不及。
  不过,太史青不知道,由于郭有道死讯的蔓延,北凉皇帝先行一步调用了秦地的兵马。而且,不只是到这的八千骑兵,甚至还有数万,赶赴了下璞。
  “没错,这就是我一开始没想通的地方。我们算了很多可能,唯独没算秦地。为什么?是因为秦地一来一回,时间过长,根本来不及。但是,如果是秦地一开始就来人呢?”
  “怎么可能,未卜先知么?”太史青虽然对陆道玄很信任,可这让他感觉太过天方夜谭了。
  “不,并没人未卜先知,而是凑巧。”陆道明笃定地说到。
  “凑巧?”
  “没错,凑巧大凉正好从秦地调兵过来支援南方战场。”
  太史青听完,皱着眉头想了一下,“没理由吧,这宇文成已经愈五十万的兵力,他还增援?”
  “没有什么不可能的,原因是,北地死了个郭有道。”
  郭有道死了的消息,周不涣在出发前,告诉了陆道明。
  “什么?郭有道死了?区区匈奴,杀了名将郭有道?”
  “据周都督的情报来看,并不是死于匈奴手中。而是,西蜀。”
  “西蜀,他们杀郭有道干嘛?”太史青听到这里,不解了。
  “之前我对这个消息也怀疑,但是现在,我不怀疑了。”
  
热门推荐
我在春秋当权臣 我在春秋当权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