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读趣阁 / 历史军事 / 我在赵国当官 / 第二十二章:转危为安

第二十二章:转危为安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宋玄,看了看二人,然后指向老许,“首先,他是你们的后顾之忧,我把他还给你们。这样一来,你们就不用担心,他出卖你们更多的秘密。”
  这个提议,无疑让三人眼睛一亮。四当家看向宋玄,心神稍稍松了一些,似乎这小子说的还是有诚意的。
  “你继续说。”
  宋玄摸着旁边一颗小树,道:“我们以此树为界,后退一百步。届时,我们放了他。”
  “等他回到你们身边,你们放了抓住的三人。”
  “这里山路很崎岖,视线不清,你们丢下这三个拖累,可以直接往密林而逃。一来,我们赶路而至,十分疲惫,落后百步无法追上你们。二来,你们携兵带刃,我们顾虑他们三人安危,实则不会追赶。
  “对我等来说,救下他们就能复命,没必要冒险。”
  火把照耀下,宋玄眸子泛着冷光:“几位,这已经是最好的办法。从此山高水长,再不相见!”
  四当家听宋玄说辞,心觉并无问题。他虽然恶毒狠辣,但也惜命。既有保命之法,也不想鱼死网破。于是四当家看向了老苗,老苗点了点头。
  他又看向结巴老许,这会儿季鸿已经松开了锁链,老许处在官差之中,赶紧对着四当家点了点头。
  见到这一幕,四当家不由地松了一口气。
  宋玄抬手,示意身旁的衙役将老许带上来。
  “为了表示我们的诚意,你们的这位兄弟,我们先放了。”
  宋玄回头,看向季鸿,季鸿将老许推了出去。
  四当家他们看着老许一瘸一拐地走了过来,脸上表情交换。
  老许走过四当家身旁,并没有停下来,而是加快脚步,一瘸一拐地往密林的方向走去。只留下结结巴巴的一句话。
  “我、我、我,我先、我先去探、探路……”
  四当家和老苗看了一眼老许的背影,又相互对视一眼,又看了看人数比自己多好几倍的捕快。
  “好,你们快后退一百步。”
  宋玄,与季鸿点点头,开始带着众人后退。
  等他们到一百步开外,站停,见贼人将人质往前一推,就拔腿转身跑向密林。
  林安歌他们,立即跑向宋玄他们的方向。
  宋玄和季鸿对视一眼,季鸿只留下捕快卫平,就当即带着其他的捕快跑上去追贼人。
  接到林安歌他们后,宋玄喝卫平将他们手中的绳子解开。
  宋玄看着他们三个,温言问道:“你们都没事吧?”
  “杨公子,你的伤……”卫平连忙上前,帮他简单地绑扎一下脖子。
  “没事,一点小伤而已。”杨小公子乐观地笑了笑。
  他见杨小公子的脖子还渗着血丝,心想他年纪小小,倒是个有骨气的。
  不愧是杨刺史教养出来的孩子。
  林安歌突然拉着那个小丫头的手,对宋玄急切道:“表哥,表哥,你快来看看她。”
  宋玄俯身蹲下,见那纤瘦异常的小丫头坐在地上,眼神涣散。他连忙上前,探向她的额头。
  “应该是感染了风寒,我们先回去吧。”
  这里没马车,要出了荔枝林才能驾车回去。卫平当即背起小丫头,他们一行先回衙门。
  卯时初,东方日已破白。
  县衙大堂。
  杨刺史彻夜未眠,他座上的茶水,新添了好几回。李县令更是坐立不安,时不时站起来,在大堂中来回踱步。
  忽然,一个衙役匆匆来报。
  “回大人,他们回来了!”
  “吾儿可安好?”杨刺史猛然站了起来,他边问边往外走。
  李县令也来不及多问,赶紧追了上去。
  “爹”杨小公子一下马车,就跑到杨刺史身边。
  “煜儿。”杨刺史将杨煜拉近,双手揽着他的肩膀,仔细查看。
  “爹,我没事。”杨煜折腾了一天想是累了,满脸疲态。
  杨刺史轻轻拍了拍杨煜的背,随即别有深意地看了宋玄一眼,这才带上杨煜回去歇息。
  林安歌的父母,在堂前也接回了她。
  “表哥,今天多谢你,我先回去了,”
  林安歌表情有些局促,她抬手拢了拢凌乱的发鬓,又看了宋玄一眼。
  “回去,好生歇息,没事了。”宋玄,正欲抬手抚抚林安歌的头,见林氏夫妇在场就做了罢。
  林安歌回去后,卫平通知宋玄,用过朝食后去东院找李县令。
  紫燕剪柳时节,东院的一株紫藤树长得极好,郁郁葱葱的藤条在东风中摇曳,宛若紫雾。
  藤树旁置有一石桌,李县令此时正端坐其间,师爷文简侍立一旁。
  “文简,你也听到了罢,杨大人离开时,曾在我面前夸他是个折狱才。”李县令喝了一口茶,缓一缓紧绷的神经。
  师爷闻言一愣,所谓折狱才,就是有非凡断案才能的人。杨刺史确实是对宋案首多加赞赏。
  他抬手,顺势给李县令续上茶,道:“宋公子确实才思敏捷。”
  “这起人口拐卖案,若不是得他相助,定然非常麻烦。如今案情告破,也算是将功补过了。”李县令虚虚出了一口气。
  师爷接过话头,“大人且宽心,有此案首,乃一县百姓之福,也是赵国之幸。”
  李县令一颗心,彻底放松下来。宋玄自县试的第一天起,给他留下的印象就很深刻。到面覆时,展现的济世才能,又一次改变了对他的认识。
  而这次的案子,更是令他刮目相看。
  李县令不觉点了点头,他似乎又想起了什么事情,转而去问师爷,“文简,推荐信可交到了朱教谕手里?”
  师爷淡淡一笑,说道:“大人放心,朱教谕已回复,让宋公子于本月二十日去府学报道。”
  就在此时,宋玄走过长廊来到东院前。
  “学生见过大人。”宋玄对李县令拱拱手。
  “坐。”李县令示意他坐在对面。
  宋玄撩袍端坐后,李县令停顿片刻,问道:“你擅长断案?”
  宋玄谦虚答道:“学生奉行‘人命胜天’,所以平日里常常研读《折狱录》,久而久之就学了一些。”
  对于宋玄的态度,李县令看了他一会,称赞道:“你有洗冤泽物的心,大善。”
  宋玄谦和道:“大人夸奖了……”
  李县令点了点头,笑道:“你通达机敏,实在难得。你正年轻,理当恢弘书生之气,不宜妄自菲薄。”
  宋玄看向李县令,点头道:“学生受教了。”
  李县令越看宋玄就越是满意,正待他还想说什么时,卫平前来通报事情。
  “大人,今日被救回去那小丫头出事了。”
热门推荐
我在春秋当权臣 我在春秋当权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