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读趣阁 / 历史军事 / 爷爷带我去北宋 / 第四章牙牙学语

第四章牙牙学语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三天的满月酒宴终于结束!除开那倒霉催的天使之外,可谓是十分圆满。浏阳县也回归到了往日的平静。
  尚是奶娃子的邓嘉则是每天努力的学习着说话。起初他是瞪着双眼,听着母亲与下人说话和下人们互相的聊天,但就像是后世的人看了一个月不带字幕的美剧一样,收效甚微。
  直到昨天,酒宴结束后。母亲开始一手抱着他,一手捧着本《百家姓》,拿她那颇有王熙凤风范的嗓音开始忽高忽低,抑扬顿挫的朗读起来。对外宣传是邓家也是诗书世家,要对儿子从小进行文化熏陶,也不知道她是受到了什么刺激。
  虽然邓嘉对于这种“文化熏陶”很是不以为然,他认为与其对一个才满月的奶娃子瞎比叨叨的念书,还不如让他听点音乐来得实在。
  但是他不是一个普通的奶娃子,他是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奶娃子,他是一个有着二十一世纪新思想,有追求,有梦想的奶娃子。他有一个小目标:我先挣。。。。。不对,是我先学会说话,然后长大,成年,当上地主家的少爷,迎娶几房姨太太,走向人生巅峰。所以在母亲对他进行文化熏陶的时候,他特别的认真。
  认真归认真,不过这文化熏陶的滋味,的确是不太好受。宛如是上英语课,英语老师拿着书照本宣科一直念,你还没有办法暂停与提问。但好歹宋朝的文字和现代的繁体字八九不离十,所以他勉勉强强还是能跟上母亲的语速。至于他为什么能看懂繁体字,他自己也不知道原因,可能是天赋吧!
  又是过了一个月,每天母亲都抱着邓嘉至少要进行两个时辰的“文化熏陶”,母亲也发现邓嘉似乎对此特别感兴趣,也不哭也不闹。每次都睁大着双眼认真的盯着她手中的《百家姓》,嘴里也是咿咿呀呀的跟着她念。
  于是母亲抓住这一点到处去炫耀,说我儿子肯定是文奎星转世,将来一定考状元的料!然后自顾自的就把十五年后的状元给预定了。
  而邓嘉在这一个月里最大的收获就是,他终于可以大致听懂别人说话了。除开下人们有时语速快的惊人,而且混杂着各种乡村俚语的土话之外。
  为此他差点大哭一场,真是不容易啊!老天爷不公啊!为毛别人穿越不是金手指就是白胡子老爷爷,我为了说话这么个简单的事,就如此的艰难!难道是因为我不是正规起点穿越者学校毕业的,就被区别对待了?
  自从可以听懂别人说话以后,邓嘉这才开始慢慢的真正了解这个世界,以及他身边的一切。比如,他终于知道自己母亲祖籍四川,好像和苏轼家里还沾亲带故的,叫做刘莲,这名字一听就有一股水果王者的气息。
  他还有一个五岁的姐姐,唤作永乐。邓嘉不是很喜欢她,因为她精力十分旺盛,总是在他睡着后,偷偷溜进房,来掐他现在肉嘟嘟的小脸。母亲虽然为此没少责罚她,但是她屡教不改,爷爷又特别宠她,所以也拿她没什么办法。
  至于他到现在还从未见过的父亲,听说是自己出生的时候太高兴,自个掉进池塘里染上了风寒,家里特意从四川请了一个姓唐的大夫在给他治病,目前处于隔离状态。
  奶奶姓张名合,原本是浏阳本地一个做茶叶生意的大户人家的大小姐,过着衣食无忧的日子,结果被当时还是放牛娃的爷爷几句花言巧语给骗的团团乱转。奶奶家当时肯定是不同意这桩婚事的,于是十六岁的她便跟着爷爷私奔到了汴京。
  后来爷爷发迹,请仁宗皇帝保媒,她才正式嫁给爷爷。正是患难夫妻百日恩嘛,爷爷也对得起她,至今未有第二个女人。
  而爷爷的事,家里人谈起的不多!邓嘉只知道他在自己满月酒宴上作了一首相当牛B,连苏轼都自叹不如的好词,但词的具体内容邓嘉没去了解。以及他给自己取了个叫做石三儿的小名和他短短三十年的时间,白手起家将邓家家业发展得超级大,但到底有多大还不清楚。不过旁人言语之中皆是敬仰,赞叹之情!
  “石三儿,我的儿!醒了呀,那正好咱们去给奶奶请安!”母亲刘莲温柔的声音传来。说着,芊手如云,轻轻的将邓嘉抱了起来。邓嘉看着这张充满温馨与慈爱的脸庞,嘴角不由得扬起一个发自内心的笑容。
  “吾儿笑得真好看!这小鼻子,小眼睛越发的好看了,也不知道以后哪家的姑娘有这么好的命嫁给我儿!”刘莲抱着邓嘉,高兴地说道还俯下身子,在邓嘉稚嫩的肥嘟嘟的小脸上亲了一口。
  邓嘉也不知怎么的,看着眼前这个女人就觉得她和后世的母亲的形象开始慢慢重叠在了一起,他眼角开始渗出了泪花,忍不住的喊了一声:“姆妈!”
  顿时,刘莲愣住了!她又有些不敢置信,嗓音都有些颤抖:“我的儿,你,你刚刚叫我什么?”
  “姆妈!”邓嘉又响亮的叫了她一声。
  这一声姆妈,让刘莲彻底激动了!她高兴的说不话了,抱着邓嘉开心的转,嘴里发出一阵银铃般的笑声。
  好一阵子,她才平复下了激动的内心。腾出一只手来擦了擦眼角高兴的泪水,说道:“今个真是好日子,难怪今早院子里飞来了几只喜鹊在叫!原来是特意飞来祝贺我儿会喊姆妈了!好,好啊!”
  “慧儿,去取些稻米来!喂喂院子里的那几只喜鹊!”刘莲高兴地对丫鬟说道。
  “好的,夫人!”丫鬟答应后,转身出了房间拿米喂喜鹊去了。
  刘莲一脸宠溺的看着邓嘉,温柔地说道:“好儿子,走!咱们去给奶奶请安去!”说罢,她抱着邓嘉走出房门,脸上洋溢着如芙蓉花般艳丽的笑容。
  邓家不愧是豪门大族,邓嘉觉得跟红楼梦里的贾宝玉他家差不多,繁华似锦啊。
  一出房门,便有一股淡雅芬芳的清香扑面而来,顺着花香望去就见到佳木茏葱,奇花闪灼,一带清流,从花木深处曲折泻出,好一片桃花林!
  再向前数步,往向北边,飞楼插空,雕甍绣槛,奇石为栏,环绕碧水池塘,池面点点金光闪烁。仔细瞧去,原来是数朵金莲花苞,随风摇曳。池上以廊为桥,雕梁画栋,曲折蜿蜒,贯通南北。
  转廊过池,一路行来。穿花度柳,或清堂,或亭台,或堆石为垣,或编花为门,或长廊曲洞,看得邓嘉是频频咂舌,心中嘀咕道:“北京故宫都没这么绕啊!”
  “往日里倒不怎么觉得,今日也许是抱着我儿,行至此处竟然有些腿酸脚软!得在这西花苑里歇息歇息了!”刘莲说着便一径引入,穿过月亮门,到前面一所庭院来。
  这庭院可不一般,上下左右都被巨大的平板玻璃给封了起来,院子里开满了海棠花,四季如春,其势若伞,丝垂金缕,葩吐丹砂。
  刘莲抱着邓嘉,进了庭院,邓嘉只见院中正房,门上横匾上书两个大字:西花。进入房内,邓嘉就觉得此处收拾的与别处不同,十分的朴素。南边靠窗户放了一张木桌,西边靠墙放了三个书架。房中间摆了一个六七人围的圆木桌,桌上有个大茶壶,几只杯子。东边墙上挂着一幅字画!除此之外,再没有别的任何装饰、摆设。
  邓嘉环顾四周,最后瞩目在东墙上那幅字画上,那幅字画就四个字:海棠依旧。但是邓嘉却莫名的感到沉重。
  母亲刘莲见怀中的儿子盯着东墙一动也不动,也顺势看去,发现儿子是在盯着墙上那幅字画,也不管邓嘉听不听得懂,便指着字画道:“那四个字是你爷爷写的!这西花苑也是你爷爷亲自布置的,虽然不知道为何要布置成这样,但是这西花苑似乎有种意境,让人觉得心安!家中楼阁成百上千,我却最喜欢这里!”
  邓嘉听着母亲的话,暗自点头。他也不知道为什么,但是就觉得海棠依旧这四个字很神圣,神圣到只可远观,神圣到不容侵犯。
  母亲刘莲让随行的丫鬟给自己倒了杯水,歇息了片刻后,便又起身抱着邓嘉继续前行。不过多远,则见崇阁巍峨,层楼高起,青松拂檐,玉兰绕砌;金辉兽面,彩焕螭头。
  “这便到了!”母亲对怀中的邓嘉说道。
  “母亲,媳妇带孙儿给您请安来了!”还未进屋门,刘莲便开口喊道。说罢,便推门而入。
  进了屋内,就见一名慈眉善目的老太太正坐在堂前,手上正织着毛衣,丫鬟们则伺候在身边,有的在帮忙领着毛线团,有的在给老太太捏腰捶腿。
  老太太连忙放下毛衣,从刘莲怀中接过邓嘉,抱在自个怀里,亲昵起来。弄得邓嘉痒痒的,不由得咯咯咯的笑了起来。
  “母亲真是偏心,我这刚进门,您就把您孙子接过去逗他玩,把我晾在一边也不管。真是有了孙儿,忘了媳妇。”刘莲故作吃味的说道。
  老太太还在逗弄着邓嘉,头也不抬的笑道:“你呀,我天天见!早就腻味了,当然是和我孙子玩比较重要!”
  刘莲自顾自的找了个凳子坐下,端起桌上的碗茶喝了一口,道:“母亲,石三儿会说话了!”
  “会说话啦?”老太太楞了一下,看了看刘莲,随即回过头来又看着怀中的邓嘉:“两个月大的孩儿就会说话了?”
  “嘿,今早上喊了我两声姆妈呢!好儿子,再喊一声姆妈给奶奶听听!”刘莲对邓嘉说道。
  “姆妈!”邓嘉当然得给母亲面子,当即响亮的喊了一声。
  老太太一听也是喜上眉头,道:“好好好!我孙儿真是聪明!”
  “那是,也不看看他妈是谁!”刘莲说道。
  “那永乐那丫头怎么这么皮呢?”老太太反问道。
  刘莲顿时语穷,说不出话来,半天才嘀咕道:“男,男女不一样嘛!”
  老太太不搭理刘莲,对怀中的邓嘉和蔼的说道:“好孙儿,乖孙儿!叫一句奶奶听听,叫一句奶奶!”
  “奶奶!”对于邓嘉来说都喊过姆妈了,再喊奶奶也就没什么大不了得了,马上就张口喊道。
  “好哟!我滴乖孙儿!我滴好孙儿!我滴心肝儿肉哦!”老太太可是高兴坏了,抱紧了邓嘉,猛地朝他的小脸上亲了好几口。
  老太太又亲昵了邓嘉好一会儿后,转过头来对刘莲说:“我之前让人备下了饭菜,今个中午就在我这吃了吧!”
  “那就在母亲这儿吃吧!”刘莲笑眯眯的说道。
  “苏轼先生从四川请来的那位唐大夫,医术的确是高超。平儿的风寒已经日渐好转!吃过饭,我们带着石三儿去见见他。可怜哦,孩子出生到现在还没见过父亲的面呢!”老太太说道。
  就在此时,门外传来一阵脚步声。。。。。。
热门推荐
我在春秋当权臣 我在春秋当权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