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读趣阁 / 玄幻奇幻 / 臣骨 / 第二十五章 忆往昔

第二十五章 忆往昔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轰隆——”
  一道闷雷在低矮的云层中炸响,狂风不止,暴雨滂沱,雷电交加。
  这场雨,终究还是下了。
  陈无是仰起头,看着黄豆大的雨点密集地砸下大地,溅起白色的水花反向天空,视野前变得白茫茫的一片。
  几人躲在了屋檐下。
  只有那些灾民像疯了一样,还在拼命地往棚子里挤。
  陈于修沉默着站在陈无是身后,注视着他的背影,一言不发。
  他知道陈无是林中被刺,躺了好几天才醒来,但陈无是的改变仍是远远超出了他的意料。
  “何大人,那五十万两,记得交给陈无是。”
  陈于修忽然说到。
  “是,下官记住了……”何中道的神情像是松了一口气,又有些失魂落魄。
  段宁真一脸笑意地站在陈无是身边,低声说道:“公子,他好像一只猪啊……”
  “你!”
  不知段宁真有意还是无意,说这句话的声音,竟是刚好能被何中道听见。
  “陈公子,你这下人若是能够交由本官处理,本官愿再加三千两。”
  何中道本就一肚子火,此番听到段宁真这一句话,怎能忍住怒火?
  他能控制住自己询问一声陈无是的意见,已经相当理智了。
  陈无是头也不回,淡淡说道:“她不是我的下人。”
  段宁真闻言眯着眼睛一笑,看向何中道,说:“原来我值三千两呢,叔父。”
  这叔父二字让何中道神情一滞,他定睛看去,顿时讶异得睁大了眼睛。
  “你是……段正平的女儿?”
  “叔父竟还记得小女子,真是令人意外……”段宁真低声说道,一道惊雷从天而降,映照得丹阳城一片银白。
  惨白的电光衬在了段宁真脸上,让她那条左额到右脸的伤痕,显得越发狰狞。
  何中道别开了头,不再去看段宁真。
  他的目光似乎有些躲闪,段宁真却显然不打算就这样一笔带过。
  “叔父,侄女儿说得不对吗?您查封段府时,也是这样说的吧?”
  “段正平,你知道农人养猪吗?百姓总喜欢把剩下的泔水来养几头猪,等到过年或过节之时,把猪杀掉,这样可以轻易简单地解决过节的开销,当然……大户人家就不是单单的养几头的问题了,他们可以天天杀猪,而且,他们不用泔水喂,而是用粮食,用银子!猪长得越肥越快,越快越好。哈哈……那只猪肯定以为,主人家对自己这般恩宠,定然是爱极了它,段正平,你觉得呢?”
  段宁真一字不漏地重复着何中道说过的话。
  她脸上的笑意越来越明显,“叔父,您好像……也是一头被养起来的猪呢。”
  何中道脸上一阵红一阵白,他的心脏阵阵绞痛,呼吸也开始急促,段宁真的话像一把尖刀,猛然刺在了他的胸膛上。
  暴雨仍在下,稀里哗啦的雨声打碎了人的思绪。
  陈无是转过身,看着段宁真,让她不要再说。
  谁知,他无意间看到,陈于修在一旁出神。
  一只被养肥的猪吗……
  陈于修的眼前有几分恍惚。
  恍然间,他看到了一个青衣读书人,曾坐在窗边苦读。
  父亲早死,母亲替人做针线活养家,一日一餐,粗茶淡饭,相依为命。
  他是被母亲养大的,二人日子过得很苦,但即便是那样艰难的处境,母亲还是毫不犹豫的送他去私塾读书识字,以期将来能有出息。
  陈于修也确实争气,念书努力,脑子灵活,后来进了县学,成为了科举生员。
  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他都在县里念书,许久没见过母亲,每月只有来自乡下的一些碎银子捎过来。
  但他没有辜负母亲,陈于修刻苦努力,在乡试,会试连连中榜,一路进入了殿试。
  那一次殿试,是陈于修第一次见到明永皇帝。
  殿试的试题是时政策论,但那一次,明永皇帝一时兴起,临时又加了一道题……忠奸之辩。
  一场殿试下来,陈于修像是丢了魂儿,他很清楚自己这次的发挥,策论顶多拿个三甲后段名次,运气好一点,肯下功夫疏通关系,上下打点一下,能成为一个县令之类的小官。
  但……他根本没有那些钱财去疏通打点,若是不能成前三甲,他仍是不能改变自己的命运,改变陈家的命运。
  这时,意外发生了。
  他的时政策论虽只是中等水平,但忠奸之辩那篇文章,却写得明永皇帝拍案叫好,最后竟是被明永皇帝钦点为状元!
  科举之后,陈于修如在梦中。
  当他一路风光地回乡时,看到的却只有一座矮小的土包,土包上早已生满杂草,带着几分寒酸凄凉。
  他的母亲因操劳过度,已于月前病死。
  而这一个月间,他在京城接受各方祝贺,流连于各大酒楼,出入皆是名士。
  陈于修守孝半年,回京进入刑部任职。
  从此,他一路高升,青云直上。
  直到……刑部尚书之位也近在眼前。
  而陈家,也早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今日,段宁真的话,让陈于修罕见地想起了从前。
  也许是这一场不该下的雨,让人的情绪更加轻浮。
  陈于修回过神,注意到陈无是正注视着自己,他没有回避这个有些陌生的儿子的目光。
  猪?
  没错,他也是一只正在被养肥的猪。
  他很清楚,早晚有一天,自己也将和何中道一样,贪了一生的银两,被另一个人通通拿走,而且,连命都会丢掉。
  明永皇帝是一个很聪明的人,他知道贪污腐败无法杜绝,所以,他在故意制造“陈于修”这样的人。
  明永盛世以来,国富民强,国泰民安。
  宁国聚集了大量的财富,而一旦局势生变,宁国国势不稳,国库出现问题,明永皇帝就会毫不犹豫地宰掉他。
  说到底,他陈于修只是一个存钱的工具,以及一把不会脏了手的刀罢了。
  陈于修想到了自己当初写下的那篇忠奸之辩。
  也许,那才是明永皇帝选中自己的原因。
  “君以臣器,臣以骨死,为忠为奸,皆凭君心。”
热门推荐
道缘浮图 天行战记 道缘浮图 天行战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