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读趣阁 / 科幻灵异 / 林真君 / 第二十六章义军

第二十六章义军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前身所记得的洞穴,说是山洞,不如说是丘陵。
  一片小土坡下,小小地隐藏着洞穴。
  林正阳循着记忆,找了回来。
  天色已经大亮,面北向阴处,荒丘之下,乱石嶙峋。
  熟练地拨开挡路的碎石,凝神望着洞内。
  刹那间,他的心猛地一跳。
  “没人!”
  出现在眼前的这一幕,让他眼睛不由自主地睁大了。
  洞是天然就有的,不大,仅能供一人弯曲身子躲入其中御寒。
  心绪有些复杂,既有失落,又有轻松······
  “也好,走了也罢。”
  前身的情感,在胸腔里翻滚。
  转身的时候,鼻子一酸,两行泪水,滚滚滑落。
  林正阳品味着原主的情感,并没有理会脸颊上的泪水。
  前身毕竟已经逝去了,而现在主宰这具身体的,是林正阳。
  纵然原主再有多少执念,终究也撑不了多久的。
  林正阳心下坦然,大步向前。
  没有了那个拖累,林正阳实际上是松了口气的。
  说句实在话,也别怪他冷血。
  在这种兵荒马乱时节,一个青年要带着一个女子逃难,是很难的。
  尤其是这女子,其实什么重活粗活都不能干,纯粹是累赘。
  他好歹是青壮,去给人卖命,也是能换口饭吃的。
  依照前身的记忆,这附近成气候的匪军,不,义军,至少有三处。
  李家军成名最早,有十八骏,有老营兵,兵马过五万,肆虐三州,来去如风。
  在这里的是十八骏麾下新招募的青壮营,号称人马上万,实际至少要打对折,能有四五千就不错了,而且未必全是青壮。
  然而既然能以青壮营为名,那么三成青壮,总是有的,那就是小两千可战之人,不可小觑。
  第二强的,是马匪,不知来路,只知道为首的姓宋,全员皆马,专劫掠大户,破门掠夺财物、女人。
  其余都是些小股流民,大的五六百,小的三四十,分散在各地,如蝗虫一般,四处劫掠。
  林正阳此身毕竟是青壮,说句实话,投奔哪家都有可能被接纳。
  这年头,老弱妇孺都是累赘,大部分在逃难之初就已经饿死、病死、糟践死,能活下来的都是青壮。
  稍稍适应能力差点的,警惕心不足的,涉世不深的,都死了。
  挣扎求存,也得看身体本钱。
  他去投哪儿,理论上都收的。
  “如果只为换口饭吃,那么投哪家都行。”
  “普通小民家里固然没有粮食,地主老财、官宦大户家里,米仓还是多有盈余,流民队伍但凡有点气候的,都很有吃大户的经验,跟着走就行。”
  主世界历史上,也不乏这类流民义军,乞活军、闯军等比比皆是。
  乞活,顾名思义,据说乱世中乞求活命自保,其悲壮凄惨情形可见一斑。
  这类流民组织,往往都是由于天灾人祸导致的流亡农民形成的组织。
  流民所到之处,势必受到各方排斥,因为哪里都缺粮食,有粮食的只会更加捂住粮食,岂会拿出去?
  各地纷纷组织地方武装防范,而流民受到攻击,也逐渐自发组成了武装。
  这类义军,便是流民武装的成气候者。
  他们的下场,往往不是很好,这其中有多方面的原因。
  其中组织混乱、缺乏大局观以及进取心不足等等都是很重要的问题。
  总之,投奔义军,是眼下无奈的选择,但日后,还是要尽量撇开关系。
  他可不愿意做一辈子的贼。
  前身见识不多,困在一地几乎不出门,对天下大势的了解几乎是零。
  能做到的分析也就这样了。
  “可以投义军,但时刻都要记得以保命为主。”
  “另外,可以试一下,神力在这个世界的干涉能力,极限多少,消耗如何,才能方面以后行事。”
  先前用神力缓解本身病情,本是无可奈何,现在既然有空,是可以试验下,免得到时候手忙脚乱。
  行到河边,水流湍急,林正阳蹲在石板上,捧了一把冰凉的河水,喝了几口。
  并不甘甜,还带着血腥气。
  林正阳警觉起来。
  站起身,四下里望了望,河岸边上飘着一具浮尸。
  犹豫了下,林正阳涉水而去,将尸体拖上岸。
  没有理会别的,扒下来尸体上一件皮甲。
  除此之外,再无别的。
  样貌在水里泡久了,已经不能看,只是从衣服样式,大致看出不是官兵。
  大约是流民军,或是地方大户的家丁。
  皮甲质地不错,将就着还能穿。
  洗了洗,也不嫌弃,林正阳就将皮甲套在自家身上。
  然后将尸体拖在荒地上,远离河水,免得污染水源,再闹出瘟疫可不是玩笑。
  至于掩埋就算了,没有工具挖坑是很累的,何况埋下去也迟早会被野狗之类的刨出来。
  随后又到了水边,将双手浸入水面之下,默默存神片刻。
  不久,水面泛起波澜,涟漪不断,随后逐渐稳定,形成一面光滑平整的圆形镜面。
  镜面中,照出一个通体带着淡红光芒的身影。
  这是本相,也是灵魂的本质。
  才浮现这个念头,画面又一转,依稀出现一个青涩带着几分坚毅的青年。
  这时林正阳目中闪烁起火光,依稀有一丛火苗在其中燃烧。
  那画面中,青年的身体周围,泛起一圈微弱的红光。
  红光很淡,也很微弱,最重要的,是顶上一根白里透红的纤细烟气,向上挺立着。
  并且在这之上,有一大团白红之气,至少强大二三百倍,弥漫在头顶上方。
  仔细看,这两股气之间,只有部分是相融,其余部分并不接触。
  丝丝白红之气,自上方云团,渗入下方,缓缓增益、转化。
  看到这里,林正阳大吸一口气:
  “这是我穿越来的影响?”
  那白红之气有着淡红的光,分明就是他自家法力的气息。
  这点他不会看错。
  “这具身体前身,格局平庸,往日在乡间也不曾有才名,很大可能只有小民格局。”
  “是我穿越而来,承袭因果,这才有白红之气,至于上方那云气,没有看错的话,是我自家修来的力量。”
  这两股气的融合,很明显,代表着对前身命理因果的继承,以及外来力量的转化。
  水镜之中所照,是依据林正阳对气运因果的理解而成景,如是换成旁人,或许会有别的景象出现。
  望气术就是这样,将个人命格与气运,直观地用气流、色泽等表现出来。
  这类神通,涉及到玄妙的因果气数,不是单凭修炼就能获得,更看重天赋。
  林正阳自家就有此天赋,换了世界依旧还能用。
  “我带来的力量,有所损耗,现在依旧能有常人一千六百倍以上的灵力,全换算成白气,至少是一千六百份白气。”
  “其中一份赤气相当于二十份左右白气,所以这团云气就是显示的我尚未完全转化、融入这个身份的力量——大约是白气一千。赤气三十份左右。”
  “待完全转化、吸取之后,足以将这命格拓宽、完全转化至淡红,还能剩余大半。”
  林正阳面色有些古怪,想笑,又不知笑点在何处:
  “所以,我这算什么,神灵垂青,我自家垂青我自家?”
  气运显示的终究只是一环,命格拓宽其实也只是反映的潜力,不能代表眼下。
  林正阳也不可能当真把法力都挥霍。
  散掉了水镜,林正阳心里就有了底了。
  这个世界对于道法的容忍程度很高,法力干涉现实的程度很大。
  他可以用法力,转化成武力,只要做得隐蔽一点,谨慎一点,就不容易暴露。
  循着记忆,徒步走向最近的招兵处。
  与其说说招兵处,不如说是施粥摊。
  待林正阳赶到时,已经有许多青壮赶在这里排队领粥。
  有许多穿着皮甲、佩戴腰刀的壮汉,一脸煞气,在来回巡视。
  遇见有那敢滋事的,当即从队列处,拖出来,劈头盖脸就是一阵踢打。
  新来的都看见了,自然就都服了。
  规规矩矩地上前排队,等了半晌,终于领到一份。
  粗糙的木碗,一碗黑豆汤,里面飘着点菜叶。
  低下头,几乎能望见汤底,少少的一点黑豆和米粒飘着。
  这就是粥了。
  端着木碗,也没有嫌弃,林正阳正襟危坐,好似捧着无上美味一般,恭恭敬敬地喝完了这一碗。
  与周围那些人精气神,就明显不同。
  现代人二十几年,在信息大爆炸时代下,熏陶出来的精神面貌,自是别有一种气象。
  在一干眼神麻木、或是颓废,混一天是一天的糙汉子里面,他自家不清楚,但其实落入有心人眼中,那是异常的醒目。
  营寨之中,就有负责招兵的主事人,不时打量着外面。
  乱世之中,流民的组成很是复杂,有纯粹流亡农民,也有破产的一些落魄文人。
  为组织招揽新人,必须要练就一双毒辣的眼睛,从细节处判断流民的真实来历,酌情吸纳。
  眼前这青年人,光看样貌,是个穷苦出身。
  可再看那气质,又不大像没读过书的,倒像是那些落魄的官宦子弟,但又有些不太像。
  气质和外貌细节对不上······这其实也是一种特色。
  这主事的,就唤来亲兵,附耳吩咐了几句。
  不久,林正阳就在许多青壮欣羡的目光中,被领入了营帐,见到了这里的主事。
  “你是何人?来此可是为了应征?”
  林正阳行了一礼,垂下头,掩饰自己真实眼神:
  “小人名叫林正阳,是临县的佃户出身,名字是自己起的,听闻这里招人手,有饭吃,就过来了。”
  主事人有些失望:
  “可曾读过书?”
  林正阳摇摇头:
  “不读圣贤书,也不识字,只是有点死力气。”
  那人更失望了,撇撇嘴。
  看走眼了。
  “行吧,把他编入新兵营。”
热门推荐
灵境行者 光明壁垒 灵境行者 光明壁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