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读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清摄政 / 关于载沣其人

关于载沣其人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爱新觉罗·载沣,字伯涵,号静云,晚年自号书癖,改名载静云,清宣宗道光帝之孙,醇贤亲王奕譞第五子,第二代和硕醇亲王,清德宗光绪同父异母的弟弟,清逊帝溥仪生父,于宣统年任监国摄政王,代理陆海军大元帅,宣统年间大清朝实际上的最高掌权人。
  从这一串头衔来看,载沣在中国近代史上是一个举足轻重的人物。可是我们对他的形象却是模糊不清的,很多人对他最深的印象可能就是电视剧《走向共和》中的那句“我大清自有国情在此”了。
  究其原因,无外乎两点,一是载沣从登上政治舞台到其退场时间太短;第二,和载沣的性格有关。
  载沣生于光绪九年正月初五,其第一次登场是在光绪二十七年作为头等专使大臣赴德国向德皇威廉二世为克林德被杀一事道歉。通过这次出访,载沣“圆满”完成了政治任务,让慈禧甚为满意,也为其以后仕途的腾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成为其政治生涯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而回国后的载沣却沉寂了下来,说起来,这时的他也不过才十八九岁而已。光绪二十九年春,他刚满二十岁,就被任命为随扈大臣。光绪三十二年春,受命管理对守卫京城负有重要责任的健锐营事务。同年秋任正红旗满族都统。他的亲王爵位是超品级的,而这时他的官职也已经达到一品大员了。但是,这些还都只是重要的武职,此时他并没有直接参与管理军国大事。
  直到光绪三十三年五月,授军机大臣上学习行走。从此他成为“掌军国大政以赞机务”、“军国大计莫不总揽”的最高机密机关的领导成员之一,同以前临时奉命出使和出差,或者只管某一部分工作的情形大不相同了。显然,“学习行走”,慈禧有意让他进入辅佐自己决策大计的军机处去锻炼一个时期。就在载沣二十四岁这一年的秋天,慈禧又给了他西苑门内骑马的优赏。到了冬天,他又得到了穿嗉貂褂的恩遇。这些本来都是皇帝表示体恤臣下,给予年老体弱的大臣的尊崇,如今却给了一个年轻人,这实际上是要进一步提升的准备和暗示。
  但在此期间载沣是真的拿出了学习的劲头,只是在一旁学习观摩,绝不出头。
  直到光绪和慈禧前后脚去世,他的儿子溥仪入继大统,他也被任命为监国摄政王,才算是真正的登上了政治舞台。
  从宣统登基到载沣卸任的前监国摄政王载沣,以醇亲王的名义退归藩邸,满打满算也就三年时间。
  清朝灭亡后的载沣却和其它清朝宗室少壮派不一样,他闭门读书绝不参与政治。
  再加上监国三年的时间,载沣的为政举措真的是泛善可陈,他平日生活遵循的不过是“照例”两字,让他去领导一场激烈的变革实在是难为他了。正是由于如此,载沣虽然执掌帝国却没有给人留下太深的印象,退的太彻底,是人们彻底把他忘却了。
  载沣的执政能力的确是不足的,甚至可能比不上他的两个弟弟——载洵和载涛。溥仪在他的《我的前半生》中对载沣的评价是不堪大任,不过这个观点可能和溥仪的身份和从小受到的教育有关,有些偏见。倒是溥任先生的评价可能更加中肯。载沣做事谦抑退让,性格好逸畏事,说白点就是有些懒,凡事都懒得去多想,原来怎样就怎样,省的麻烦。
  他这种性格与其身份家教不无关系。
  载沣的父亲奕譞,虽然不如其六哥奕訢能力强,但也是颇有一番抱负的。但没想到年轻的同治皇帝突然撒手人寰,他的儿子载湉被慈禧抱入宫中成为了光绪皇帝。从此他的身份就尴尬了起来,太上皇,这让奕譞如坐针毡。还没等别人反应过来,奕譞就率先上折,说若果有人给他上尊号,他坚决不受,为了避嫌他辞掉一切职务。从此奕譞做事谨小慎微,生怕引起慈禧不满。载沣也遗传了这谨小慎微的性格,实际上载沣的母亲也是一个极守规矩的人。按照清制,只有嫡福晋的娘家人才算亲家,是皇家亲戚,侧福晋的娘家人是没有身份的。载沣的母亲刘佳氏实际上只是奕譞的二侧福晋,但在奕譞、奕譞的嫡福晋、大侧福晋都去世的情况下,刘佳氏事实上成为了醇亲王府的当家人,但就是这种情况下每次刘佳氏的娘家来人,刘佳氏都会屏退其他人,关起门来偷偷地接见,原因就是小妾的娘家了是没有身份地位的,见不了人。
  在这种环境下载沣养成了这种性格也就不奇怪了。
  虽说载沣执政水平不咋滴,但载沣还是很有自知之明和时代眼光的。在辛亥革命爆发之际不去做困兽之斗,反而辞了摄政王的大位,还兴高采烈地说:“从今天起我可以回家抱孩子了!”他自书一联表达自己当时的心境:有书真富贵,无事小神仙。载沣在日后回忆摄政王这一段经历时说:“包括我在内,朝廷要员全都弄不懂什么叫君主立宪,什么叫虚君共和,这样的朝廷最好的下场就是退位。”又很诚恳地说:“共和是潮流,专制的灭亡不可避免。退位减少了杀戮,对国家有利。”
热门推荐
我在春秋当权臣 我在春秋当权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