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读趣阁 / 历史军事 / 流华录 / 第一章 邙山雪

第一章 邙山雪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冬来邙山千里雪。
  皑皑雪龙横贯大地之上,寸寸嶙峋凛冽如剑芒。在大汉帝都雒阳城的北方形成一道天然屏障,巍峨险峻。
  千里邙山无山路,有的只是风雪和齐人高的蓬草。在这漫天风雪之中,有五六点形影在雪龙身上晃动,如不是白昼,更加难以察觉。
  “保护好爹!”
  龚文健的声音从前面悠悠传来,龚都一手推着车,一手把木杖插入雪中,他整张脸都被风雪覆盖,眉毛发丝都结成了厚厚的冰棱。
  邙山的风雪比兄弟俩想的更加可怕,白昼上山,仍然被这风雪卷动,全凭把木杖插入积雪之中稳定身形,即使是沿着山脊的边缘行进,雪也已漫膝,仍是摇晃身形,几度便险险被吹落山谷之内。一路行来,看不见太阳,算不清时辰,兄弟两人和三个随从扶着一辆板车艰难前行,几乎失道。班车上堆着厚厚的衣物被褥等物,一张苍老的脸露在外面,脸上同样结了厚厚的冰霜。
  “咔!”
  车轮卡入山岩缝隙,积雪太厚,根本看不清下面情况,龚都把木杖插在板车边上,卡住板车,招呼两个随从:“数到三,推上去!”
  “先别动!”
  龚文健高大的身影从远处掠了回来,一指众人身后:“有人来了。”
  龚都回身望去,脸色登时一变——只见在数十丈外,一行铁甲骑兵正在风雪中往这个方向过来,虽然速度缓慢,却比他们这一路行来要快了许多。
  “是帝都的骑兵。”龚都看出来关窍,一行骑兵皆是身披重甲,坐下的战马比寻常马匹高出半个身型,在如此风雪中竟然能安稳前行,阵型都难动分毫,这样的装备和气力,根本不是寻常的官府骑兵。
  龚文健抬手示意众人不要多话,沉声道:“不要多说话,我们送爹来看病,不要和官府牵连上。尤其是……”他眯着眼睛,一字一句:“帝都的人。”
  骑兵队渐行渐近,数十丈转眼而至,也不知是巨大的马蹄声震动,还是积雪堆积太多,一波低低的雪浪扑过来,插在雪中的木杖发出一声清脆的“咔”,瞬间一折两段,整座板车登时发出痛苦的“吱呀”声,左侧车轮倏然抬起,登时失控!
  龚文健手急眼快,一手按住高高抬起的车轮,只听“砰”地一声,整个车轮竟被生生掰了下来!
  车上的老人滑向一边,两名随从身后不远便是悬崖,不敢后退,竟然同时伸手去接,冷不防板车高高翻起,对着老人和两人当头盖下!
  “让开!”
  一声怒喝,让伸手的龚都生生慢了一分,双腿本就陷入雪中,这一慢更是只能拉住盖着的衣物,这一拉便让老人滑出更远。
  一道黑影从两名随从头上闪过,一柄大槊从天而降,直入地底撑住了掩盖而来板车。一只强有力的臂膀拦腰抱住老人,然后便是一只拳头生生砸在板车上,巨大的力量将整座板车生生震起,重新落回地面,紧跟着砰地一声,另一边的车轮四分五裂。龚文健和龚都同时动作,将木板按在雪地上。
  眼前是一个一身黑色战甲的卫士,身高比龚文健足足高出半个头,虎背熊腰,很显然是久经训练的兵卒。
  这士卒也不言语,将老人放回板上,抖了抖老人身上的冰雪,摇了摇头,随手拔起大槊转身走了回去。
  龚文健低声一句“多谢”,眼角余光到处,才发现一行骑兵不知何时已经停下,结成了一座方阵,每一匹战马都是筋肉盘结,十分雄壮,鼻孔喷出道道白气,一眼望去,足足有三四十匹全黑的战马。在这风雪中,一众骑士竟是连头颅也不肯低下去分毫。
  那名士卒径直走入方阵中,在阵中竟然还有一辆四丈方圆的巨大马车,由六匹黑色骏马拉扯。士卒走到车窗边,双手作揖:“议郎,是个老人,病得不轻,另外五个人都有武技,为头的两个很敏锐。”
  “嗯……”
  慵懒的声音从车里传出来:“他们……车坏了?”
  “是。”
  “让他们上车罢。”
  那士卒迟疑了一下,仍然微微弯腰躬身:“诺。”
  片刻之后,龚文健与龚都和他们的父亲便已出现在马车之内。
  六个火盆两边摆开,甚是暖和,与车外风雪世界截然不同。正中有一塌坐席,放着一案小几,坐着一个二十岁上下的年轻人,头戴进贤冠,一身深紫华服,肩上披着一系紫狐裘,四处亦无旁人。龚文健一眼望去,便低下了头,跪坐在父亲身边拱手行礼:“多谢上官搭救草民,草民诚惶诚恐。”
  “嗯。”
  塌上的人一脸清秀,下巴上有几根青色胡针,正倒在榻上,一手握拳托着太阳穴,一双有神目光直视身前三人。
  良久以后,这人坐了起来,发出一声轻笑:
  “有意思。”
  “什么时候,太平道的人也敢来药神谷了?”
  “太平道”三字出口,只见龚文健和龚都同时身躯一震,低着头辩解道:“草民不信太平道。”
  “虚伪。”
  那人笑了笑:“大汉议郎面前,也敢信口胡说么?”
  二十岁的大汉议郎,龚文健和龚都同时想到了一个人,大汉皇族的后起之秀,幽州刺史刘虞的长子,大汉最年轻的议郎——刘和。
  “腊月二十九,不呆在家里好好过年,跑到这大雪深山里做什么?”
  “你父亲身上的衣服,虽然有几件粗麻布,但那中间夹着的那件带血的锦袍我想来不会看走眼,也不知哪家贵人被你们劫了。”
  “也不知道你们杀了几个人,才能堆起这厚厚的‘被褥’罢?”
  “更何况,在帝都铁骑面前还能如此冷静,怎么看也不像是寻常百姓。再加上这一身警惕,除了太平道的人,本公子着实想不出来还有谁了。”
  龚文健和龚都跪伏在父亲身躯的两边,一动不动。
  刘和看着那老人,面色已被冻得发紫,仍然一动不动,显然病情已深。在看着兄弟两人,笑了笑:“太平道什么时候也成了打家劫舍的货色了?莫不是张角他……终究忍不住了?”
  刘和名气远播,贤德的名声让他成为大汉最年轻议郎,看他这副模样,似是不在乎兄弟俩杀人夺衣的事情,既不会杀人,也不会责备,岂会为难区区两个太平道的信徒?
  “我只是奇怪,太平道的人看病,什么时候需要药神谷出手了?大贤良师以符水治病,不是治好了半个天下的人么?看你们的身手,在太平道里想来身份也不会太低罢?”
  刘和一字一字说来,似是云淡风轻,却在两人心里激起滔天巨浪。仅凭寥寥几眼,便把事情说出了个八九不离十。大贤良师便是当今天下道学第一人张角,在这儒学独尊三百余年的大汉天下里,靠着符水治病,生生创建了一个太平道,信大贤良师者能愈百病,在短短十六年的时间里便遍及大汉十三州,有信徒三百万。也正因为如此,在朝堂江湖里已有不少有识之士瞧出来,太平道有谋逆造反的巨大能量。如不是这份危机,官府中人与太平道教众也不必如此相互敌视。
  龚文健额头顶着地板,周身颤抖,低声说道:“上官……上官说什么,草民……草民听不懂啊。”
  刘和看了他一眼,似是嘲讽他演技拙劣,摇了摇头:“和你计较,当真没意思。”
  “罢了,看张角也没机会替你父亲治病,除了药神谷,你也无其他去处。”
  药神谷,天下最神秘的所在,传闻其中有绝美医仙,能医治天下一切病症,甚至有返老还童之能。
  “药神谷……”
  刘和不再看那三个人,斜靠在榻上,闭着眼睛自言自语:
  “一别多年,你又变了多少?”
  前行的马车骤然停止,车窗外再度传来了那名士卒的声音:
  “禀告议郎,大雪封路,已失道。”
  刘和张开眼睛,自言自语了一句:“才上山四五个时辰便已经失道了么?”
  下意识地,他看了一眼身边的一座木匣,随口答道:“四处检索,看看有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窗外的士卒一声“诺”后,便听到外面传来声音:“全军下马,四处检索!”
  龚文健微微抬眼,看不见刘和的表情,只能看见他的一只手在抚摸着身边的木匣。那木匣约长四尺,通体光滑,能映照火盆火光,乃是上好的楠木。能让刘和如此在意,那木匣中的东西必是极其重要。
  他这一路思考了一路,刘和是大汉最年轻的议郎,他的身份背景都让他与众不同,他的父亲刘虞是十三州刺史之一,晋升速度之快在皇族中都极其罕见,顺带着刘和也倍受瞩目,十八岁举贤良方正,十九岁入朝官拜议郎,二十岁便是朝中最有可能升入诸卿府的年轻人之一——但是,他来药神谷做什么?
  邙山山脉在帝都雒阳之北,相距不足百里,但是这大雪封山,他又何必来?难道他有顽疾?此时需要在帝都精兵的护送下来求医?
  龚文健没有多想,因为他根本想不明白。
  片刻之后,又传来了那士卒的声音:
  “回禀议郎,没有任何发现。”
  “嗯?”
  刘和的眉头轻轻皱起,一改慵懒之色。
热门推荐
我在春秋当权臣 我在春秋当权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