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读趣阁 / 玄幻奇幻 / 陆释全的行迹感言 / 读物感言:《朝花夕拾》篇

读物感言:《朝花夕拾》篇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鲁迅先生(1881-1936,原名周樟寿,后改名为周树人),我从小就知道他,但从来都没有想法去了解他。
  我读第一本鲁迅的书是《朝花夕拾》(又名《旧事重提》)。这本《朝花夕拾》是初三学生必读的,但我早在初二就买了,可当时我并不知道这是必读的书。《朝花夕拾》是一本回忆性散文,共十篇。在读这本书时,我似乎看到了我的《陆释全的行迹感言》的影子。我觉得读这本书,很能提高我的写作水平,正所谓“只有学了高手,自己才能达到中等水平。”
  我走到图书馆正对面的小河边上,我坐在河岸的小台阶上。河岸的周围并没有很多人,没有儿童的嬉闹声、没有老人的打电话声……这儿,是个阅读的好地方,能让我感到十分惬意。偶尔会有一只白鹭会飞到水面上,泛起层层涟漪。我翻开《朝花夕拾》,翻到第一篇《狗·猫·鼠》。这一篇鲁迅先生主要回忆自己为什么是仇猫的。提到仇猫,我来说说我对猫这种动物的看法。老实说,我也点仇猫。为何?因为在我小时候,我的右手表面被猫咬了两次!留下了不可磨灭的痕迹,以至于我至今对猫这种动物还有些恨意。但我不否认他们的可爱和灵性。在这边《狗·猫·鼠》中,我深刻的体会到了文人相倾,鲁迅先生借猫的特征来抨击那些所谓的“名人或名教授”,以至于弄出了很多我不熟悉的新词,如:“噜苏做作”(指人说话繁琐、不干脆,喋喋不休,故意做出某种不自然的表情架势和腔调)、“鸷禽猛兽”(指猛禽)、“嗥叫”(指动物的大声嚎叫)、“动辄获咎”(指动不动就受到责备或处罚)、“舐舐碗沿”(指舔,以舌为基底承受食物)。这些新词,再一次让我感到自己的生华。至于鲁迅先生仇猫的原因是什么?阿长即长妈妈(鲁迅先生幼时的保姆)告诉鲁迅先生他自己的宠物隐鼠被猫吃了(实际是被阿长她踩死的)。至此,鲁迅先生有了“与猫为敌”的想法。鲁迅先生有了想法便有了行动,他实施了报仇计划。我感觉鲁迅先生所描写的报仇计划有很浓烈的儿童气味。摘:“最先不过是追赶,袭击;后来愈加巧妙了,能飞石击中他们的头,或诱入空屋里面,打的他垂头丧气。”如此真实,透过纸张,感受到这就是一个小孩子的想法啊!不过感觉也蛮搞笑的,我之前有过对猫有报复的想法,可面对它们那尖锐的爪子和敏捷的速度,我退却了(不过我也不喜欢、不忍心这么做)。
  时针、分针、秒针转动着,我欣赏着《朝花夕拾》,不断的翻页,深深体会阅读带给我的快乐。我翻到第二篇阿长与《山海经》。我在上一段提到过阿长,她这个人物是底层劳动妇女的形象,书中对她的评价是:“诚恳仁慈,淳朴善良,宽厚不受束缚,说到做到,热心肠,爱说闲话迷信唠叨。”写道阿长,让我想起了我的小姨。我的小姨是乡下人,家里似乎有点重男轻女,她读书不太用功,并没考上高中。她16岁那年来到我生活的城市,当时我8岁。我家在市中心,发达地段,对于她这个村姑娘来说一切都是新颖的。我妈热心肠,帮助、扶持她在这个城市活下去,让她在我妈投资的超市那里工作,让她去学习电脑……她在睡觉时不会像阿长那样摆成个的“大”字,也不会跟我讲一些封建礼仪,但她总是在熄灯后给我讲鬼故事,还动不动在讲完之后把手偷偷伸出被子外碰我的肚子或腿(当时我并不知道)。我记得有一次我实在是害怕,想上厕所,我叫她陪我去,她不干,结果就是我没忍住尿床了……现在想想,着实是有些趣味。说实话,我觉得对于阿长的憨厚善良是值得赞颂的。鲁迅先生的隐鼠不是被阿长踩死的吗?对,这件事被鲁迅先生清楚后,鲁迅先生开始对阿长有不敬之意,甚至直呼她为阿长(鲁迅先生平时叫她长妈妈)。这种不敬一直持续到阿长好心帮助鲁迅先生买到不易的《山海经》。这样的人格不值得赞颂吗?
  风,吹起我的发丝,似乎是在温抚着我,给我带来最惬意的感觉。我享受着阅读,翻到第三篇《二十四孝图》。鲁迅先生开头就直面批评了反对白话者的人,还借用《二十四孝图》典故来表现反对白话者的毒瘤之深,来讽刺封建教育的黑暗(对于如今的教育,确实已经很好了,但是还是有些不足之处)。我觉得《二十四孝图》的故事是违背了人性,是种伪孝,孝的过度了,十分谎廖,根本达不到利益之间的平衡。我们为什么要孝敬父母?因为我们要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那养育之恩又是什么呢?我们可以理解为父母给我们带来的多方面的利益。我们需要回报他们给我们带来的利益。《郭巨埋儿》是《二十四孝图》的故事之一,主要说了郭巨为了养活老母亲,减少支出,决定埋儿……文中郭巨为了老母亲的利益,损害了孩子的利益,这不就是违背了人性吗?这是不公平的!
  我坐着有些酸了,合上《朝花夕拾》,四处走了走,感受着微风,感受着惬意。没过多久,我又坐下,继续翻开《朝花夕拾》,翻到第四篇《五猖会》。鲁迅先生在这篇共写了4次迎神赛会,透过纸张,我感受到鲁迅先生描写的有详有略,手法各异,真切的让我感受到了语言的艺术。其中最令我有印象的是最后一次迎神赛会,鲁迅先生的父亲要求他背完《鉴略》才能去看迎神赛会,鲁迅先生为此感到很痛苦。鲁迅先生在此再次提起了封建教育的黑暗,扼杀了孩子的天性,不利于孩子的健康发展。我继续翻阅着,第五篇是《无常》。说实话,这篇我不大明白,似乎是没读懂,但我能从字字行行中看出鲁迅先生对封建主义社会的愤怒,让我回想起了我在写《骆驼祥子》读后感时的情感,都是那么激愤!
  白鹭停息了许久,但谁也阻止不了它飞向那广阔的天空,更远的地方。白鹭飞走了,泛起了那最后一层涟漪。这使我注意到河岸周围的绿化,是那么的苍翠欲滴。刚好第六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相照应。我读着鲁迅先生所写的文字,感受自己就身处百草园,它是那么的优美,那么的活性。使我向往着百草园,向往着自由。欣赏到阿长给鲁迅讲关于“美女蛇”的故事,突然,我感觉视野模糊,浑身无力,虚脱了一般,也许是因为看太久了吧。我站了起来,远眺周围的绿化。不经意间,一副栩栩如生的画面突现在我眼前,一位老者,精神矍铄,在讲台上摇头晃脑的朗读着。他是谁?哦,原来是我初一的语文刘老师。那他干嘛摇头晃脑着朗读呢?哦,我想起来了,他在学鲁迅先生的三味书屋中的老师(鲁迅先生的三味书屋中的老师读书时也摇头晃脑)。哈哈,刘老师这生动的“表演”,给我留下了终身的美好回忆。这同时也让我想起刘老师每天布置的随笔作业,我记得那天我还为“美女蛇”说写了一首诗歌,具体内容是什么我忘了,原本也早已灰飞烟灭了。我重新翻开这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感受着童稚的气息,童年的美好,仿佛看到了自己的影子……
  我继续翻阅着,尽管我有些腻了。第七篇是《父亲的病》。我先是草草的看了一遍,但我又立刻从头看起。为何?因为鲁迅先生写的太好了!太真实了,我品细着,这简直就是艺术。从文字中间,我能体会到鲁迅先生的愤怒,时代的门,没有钥匙的门,那又怎样?阻止得了这思想文化的传播吗!透过门,我看到那正在为此而奋笔疾书的鲁迅先生,感受到他对那两位庸医的厌恨,心中有着平息不了的焰火。这可恶的封建社会,为何要把人的恶性光天化日之下毫不残留的显现出来啊?为什么要把人最恶心的一面逼出来呢?这可恶的不稳定制度,让这些罪犯到处延伸。
  我合上《朝花夕拾》,走向图书馆。我收拾好书包,骑着公共自行车,准备回家吃晚饭。整个城市回响着叮铃铃声,挥洒着无数少男少女奋斗的汗水。……晚上10点左右,我再次翻开《朝花夕拾》,翻到第八篇《琐记》。这篇一开始就写了一个叫衍太太的人物,鲁迅先生用了反讽的手法来表现他对衍太太的看法。说实话,我很讨厌这样的人,自私到了极点,一肚子坏水,总是希望看到别人的错误,去满足自己心中的小便宜。我的家乡那儿也不少有这种人,错误的想法啊!这种现象如何纠正呢?我觉得需要大力推行科教兴国政策,提高我国公民的知识水平,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像衍太太这种人价值观是有问题的。之后,因为衍太太的心术不正,加上她的诽言,鲁迅先生感到在镇上待不下去了,去了绍郡中西学堂学习。鲁迅先生很巧妙地借用旧文学来讽刺中国封建文化的保守性和顽固性。也嘲愚了那些所谓高级生的虚伪,对国外事物的无知。随着刷刷声,我“走”到第九篇《藤野先生》。鲁迅先生一开头就抨击清国留学生的丑态,在上一文《琐记》中也隐隐约约的表示了清国留学生丑态。鲁迅先生在医学院遇到了藤野先生,藤野先生是一个很随性的人,可他严谨、正直、热诚,没有种族歧视。这种高尚的品德值得我欣赏和学习。从这一文中我也看出当时日本人很瞧不起我们,甚至称之我们为“东亚病夫”,面对当时中国人民的堕落,我深感忧愤。好在有很多励志人士的推动之下,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渐渐地强起来了。
  困意来了,合上书,放在旁边,熄灯……清早,我揉了揉还闭着眼睛,拉起窗帘,一道金黄的阳光探进来,明亮而温柔,多么舒畅啊!新的一天又开始了,今天也要继续坚持努力学习。做了早上该做的事后,等待着早饭,我再次翻开《朝花夕拾》。沏一杯茗香,嗅着墨香,品欣着这最后一篇《范爱农》。鲁迅先生在开头就记叙了自己曾经在茶馆认识范爱农,先抒发自己对他的憎恶,为后文对他的亲情友善作铺垫。作者回国后,两人在故乡邂逅,之后又一校共事,由敌转友。看了范爱农的经历,我真是越来越庆幸自己活在这个以和平与发展为世界主题的时代。
  我骑着公共自行车,骑向阳光的方向。骑着骑着,我想起了叶圣陶的一句话:“与其说鲁迅先生的精神不死,不如说鲁迅先生的精神正在发芽滋长,播散到大众的心里。”
  ——2019年5月1日
热门推荐
道缘浮图 天行战记 道缘浮图 天行战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