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读趣阁 / 历史军事 / 一品大官人 / 第二百一十一章 无可奈何

第二百一十一章 无可奈何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怎会如此。”
  徐府外,张居正和邹应龙两人神情无奈,根本就没进的府去,其实他们两个也知道,曾毅被锦衣卫抓去了,就是他们的恩师也是无法的,甚至就是内阁首辅,如今权倾朝野的严嵩也是没有办法的。
  只不过毕竟徐阶是他们的恩师,可以说也是他们的主心骨,遇到这等事情,肯定是要来找徐阶了。
  只不过没想到,今个徐阶根本就不见他们两个,他们两个连府门都没进去,直接被拦在了外面。
  “老师也有他的无奈啊。”
  张居正叹了口气,神色间十分的忧愁,其实他心里也清楚,这个时候来见老师,也是没有什么结果的,所以这见与不见的,其实没什么区别。
  但是,这不见,却又传递出了徐阶的一个意思,那就是要放弃曾毅了。
  毕竟若是但凡有一丝希望,徐阶怕是都不会如此做的,万一曾毅日后有希望出来,今个的事情传了出去,肯定是会让曾毅心有芥蒂的。
  可徐阶却如此做了,那就意味着,在徐阶心里,已经认定了曾毅不可能出来了,所以已经放弃了。
  对此,邹应龙眉头紧皱,他岂会不知道徐阶这么做的用意是什么,可正因为知道,所以邹应龙心里是有些怒气的。
  若是门下弟子出事,直接判断可为不可为,然后根本就不去努力,直接定下结论,若是认为不可为,就直接不予帮忙。
  这事情说出来或许觉得该是如此,毕竟不可为之事,何苦要在费力气,弄不好还要牵扯旁人进去。
  可实际上,却并非如此,如此行为只会令人寒心的,而且,所谓的判断,是何依据?朝堂上的事情变幻莫测,不到最后关头,没人敢说胜负的。
  所以,于邹应龙而言,今个徐阶的行为,就有些让人失望了。
  只不过徐阶毕竟为师,而邹应龙是弟子,所以这话他不能说出来,甚至,这丝不满也只不过是在脑海中闪过,然后也就过去了。
  “曾师弟这次怕是真的凶多吉少了。”
  邹应龙叹了口气,虽然不愿意承认,可是,这是一个事实,这也是出人预料的事情,毕竟谁也想不到,严家这次竟然会闹出这么大的动静,就是朝堂上那些三品二品的大员出了事情,也不会有如此多的弹劾奏折吧?
  这么多年了,自从严家权倾朝野以来,除了最开始的几年,有大规模的弹劾严家的奏折,那个时候的情况或许能和这次相比以外,在未曾出现过如此规模的弹劾了。
  而其弹劾的对象不过是一个区区中书舍人,而弹劾的原因也更是简单,甚至说是可笑,不过是被弹劾者奏折当中一句不恰当的话而已。
  这事情原本邹应龙也不认为会闹大,毕竟皇帝不可能因此而太过计较,可却没想到,竟然估计错误了。
  这看似闹剧般的大规模弹劾,竟然真的起到了作用。
  虽说曾毅是直接被下入锦衣卫诏狱的,而通政司的那个王达是被在午门前杖刑后才下入诏狱的,可只要进了诏狱,下场都是一样的。
  现如今,他们只求曾毅能够活着出来了,哪怕是被贬去边荒之地,也总比丢了性命要强,毕竟即使被贬,只要性命还在,日后总是有机会在调动官职的。
  可若是性命真的丢了,那就什么都没了。
  “也未必。”
  张居正面色凝重,身上的青色长袍更衬托出他沉稳的脸色来:“小师弟毕竟颇得陛下恩宠,且此次弹劾,虽然奏折颇多,可是却并无高官弹劾,撑死了也就是四品的官员弹劾,并无三品及三品上大员弹劾。”
  “这些个官员的弹劾数量虽多,可分量却不够。”
  不怪张居正这么说,主要是那些个三品大员都是要脸的人,哪怕是严党这边想要曾毅死的官员,也不会用这种法子来整治曾毅的。
  用这种法子,就算是成功了,日后传了出去,百年之后,他们身上也抹不掉构陷忠良的恶名。
  虽然曾毅未必就是忠良,可是他们这弹劾一旦成功,日后这弹劾的原因必将成为笑谈。
  毕竟弹劾的理由太过牵强附会了,和文字狱甚至是莫须有又有什么区别?
  这些能为三品上的官员,权力就算没有到达顶峰,可却也差不了多少了,而且一个个都上了年纪了,这个时候,他们就不如下面的年轻官员了。
  下面那些攀附严家的年轻官员,这个时候是只要有机会往上走就行了。
  可是这些个三品上的朝廷重臣可就不仅仅如此了,他们在升迁的同时,还注重名声,哪怕是贪污受贿,也会隐藏在暗处,不被人瞧见的地方,明面上各个都是爱民如子公正廉明的高官。
  所以,对于弹劾曾毅的这事情,这些个高官是都不会参与的,更何况,他们三品上重臣去弹劾一个小小的从七品中书舍人,这传出去,也不要脸了。
  所以,这次弹劾曾毅的奏折,可以说是四品下的官员们巴结严家的一个结果所造成的。
  “分量够不够,都已经晚了,毕竟人都已经进了锦衣卫诏狱。”
  邹应龙叹了口气,现在说别的什么都已经晚了,曾毅进了诏狱,这是事实。
  “就凭咱们两个,的确是无能为力啊。”
  邹应龙面色悲苦,甩了一下衣袖,道:“算了,回去坐观其变吧。”
  也不怪邹应龙如此说,他到底位卑言轻,这事除非是有朝廷重臣出面去西苑那边求情,或许才有转机,毕竟曾毅所犯并非大罪。
  可如今连他们的老师内阁次辅都不愿意出面,这种情况下,朝中别的大臣们又岂会为了曾毅出面?
  更何况,曾毅才为官多久?在朝中又没什么人脉依仗的,一但为他求情,就是得罪了严家,谁敢去西苑求情?
  这也只能算是天大的失误,若是曾毅落在刑部大牢,那结果将会大不相同,就算没人求情,也会有倒严官员暗中走动的。
  
热门推荐
我在春秋当权臣 我在春秋当权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