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读趣阁 / 历史军事 / 重生之定鼎天下 / 第二十二章 商议

第二十二章 商议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世子,这是我探查到的眼线,东南西北四个角,各有眼线装成路人、摊贩监视着王府进出人员,好在王府外的大道,寻常人不得逗留,这些人只能停驻在外面的路口监视。”
  这是嬴稷归来的第四天早晨,书房里,身材清瘦的贾诩指着周边地形图,把探查到的眼线一一向嬴稷指出来。
  “文和辛苦了。”嬴稷瞄了一眼地形图,把贾诩标注的几处地方记在心中,“如此说来,我把人装在车厢里进出王府,可否瞒过这些眼线?”
  贾诩摇摇头,道:“世子莫要忽略了王府下人,世子能肯定这些人没被外人收买?”
  嬴稷点头,确实,以吕不韦的手段,偌大王府里面必定有他的眼线存在,好在他不是要大批量地运送人员进出王府。
  想到这里,嬴稷直接道:“文和,此事我已心中有数,暂且搁置不议,如今,我另有一事相托。”
  “世子但说无妨。”贾诩起身把地形图收入衣袖,看向嬴稷。
  见贾诩答应,嬴稷没有马上开口,而是也站起来,他走到书桌后面拿出一个包裹,回来坐下解开,从里面拿出一块虎符和书信递给贾诩。
  “正所谓未算胜先算败,这夺位之争危机四伏,我想让文和北上一趟,请我家小舅带兵前来助父王一臂之力。”
  “杨再兴将军?”贾诩接过虎符在手上颠了两下,出声道,“这可是王爷的意思?”
  嬴稷先是点头,又摇头道:“正是我那莽撞的小舅,不过此事父王并不知晓,是我自作主张。”
  贾诩微微一顿,颇为诧异地向嬴稷,这王府大事怎么都是还未及冠的世子在幕后操纵,不知王爷夫妇知晓熊孩子的这般作为,会是什么表情。
  不理贾诩怎么想,嬴稷继续道:“不用看了,这虎符是假的,书信也是我模仿母妃的笔迹所写,不过想来,以我那小舅的性格,也不会注意到这其中的微弱差别。”
  贾诩一脸黑线,又听嬴稷接着道:“如我那小舅发现异样,想来以文和之才,也能自圆其说吧。”
  话到此处,嬴稷脑海中不由浮现出,一个身躯昂扬的八尺男儿形象。
  他小舅杨再兴,只比他大一掌之数,可却是个武道奇才,如今二十出头,就已是练髓大宗师。
  其在十五之龄加入军队,和北方匈奴厮杀成长,凭借自身本事成就一军之长,如今掌握王府私军,驻扎在父亲封地——北地郡。
  前世,他家破人亡,还是对方打醒了他。
  后来,两人相助扶持,一同成长,一同和嬴政作对,一个成就雷劫高手,一个成就武道人仙。
  不过那个时候,兵仙韩信创造了军魂之法,使得军队战力陡升,个人的力量除非临驾于敌方所有高手之上,否则有敌方高手互相牵制,哪怕一二高手也无法阻挡大势。
  “咦?说起韩信,这个时候他应该刚成年,那我不是有机会把他收入麾下?”
  一念及此,嬴稷伸手示意贾诩稍住,他起身来回踱步,思索起关于兵仙韩信的种种事迹。
  “这个时候的韩信还在韩国寂寂无闻,后世法家集大成者——韩非,还是稚弱之龄,并未登基成帝,这对令后世强国侧目的组合,还未显露锋芒。”
  想到这个,嬴稷不得不佩服。
  韩国,一个夹杂在各路强国缝隙中的小国,他北邻魏国,西接大秦,南有大楚,
  在十五年后,大秦扫灭了北方匈奴,西方义渠,南方蜀地后,终于东出函谷,放眼天下。
  这时,弱小的韩国就成了它东进的拦路石。
  是时,大秦上将军白起领秦兵出关,谁都以为韩国会在顷刻间被灭,不想刚登基的韩非登台拜将,拜当时默默无闻的韩信为统帅。
  韩信是谁?
  世人侧目,有人言其是个遭受胯下之辱,而不敢还手的懦夫,把韩国军队交给这样的人统帅,怕是韩国上下早有了投降秦国之心。
  谁知韩信一战成名,统帅百万大军,在起初的阶段更是打得秦兵节节败退。
  自此,韩国凭一己之力,挡住了秦国东进的道路。
  这一挡就是十年,如果不是韩国弱国寡民,战争潜力耗尽,想来能抵挡更长时间。
  “韩非,韩信。”
  念着这两个天纵奇才的名字,嬴稷嘴角微翘,前世作为最坚定的反秦人士,他和小舅杨再兴自然也加入过韩国阵营。
  在韩国国破后,四人还一同面对嬴政等人的追杀,算是结下了深厚的战争友谊。
  “如果不是咸阳大局将近,真是恨不能插翅飞往韩国,找到还未发迹的韩信。”
  最后,嬴稷想到韩信的出头时日还有将近十多年,这个时间足够他去寻找韩信,才稍稍按捺下急迫的心思。
  “文和,方才我突然想到一件要事,累你等候了。”重新坐下,嬴稷向对面的贾诩抱歉道。
  “世子严重了,不知世子突然想起何事?”看嬴稷一脸欣喜的样子,想来是好事,贾诩也不由好奇地问道。
  “哈哈,我突然想到一个冠绝天下的统帅之才,如今还隐于世间,待咸阳事闭,当亲自去相请。”
  以韩信此时默默无闻的状态,想来他去相请,不是一件难事。
  “哦?冠绝天下的统帅之人?不知世子说的是何人?”
  贾诩不禁疑惑,以他这些年游历天下所识之人,自有统帅资质之人。
  可要说到冠绝天下,又还隐没世间的人,在脑海中转了一圈,贾诩还是想不到是谁。
  嬴稷见状笑道:“文和无需费心思量,待我他日寻回此人,再介绍与你相识。”
  “好,如此人物,贾某也心甚往之。”
  看着嬴稷这时还有心情想未来的事,很显然对将临的局势感到乐观,贾诩不由心中暗道,真人主之相。
  于是,他话音一转:“既世子相托,那我就走一趟北方,必定为世子请来杨将军。”
  “好,有文和此言,我心安矣。”嬴稷抚掌笑道。
  “此行,世子可还有其他嘱托。”
  贾诩知道,如果嬴稷只是想把杨再兴招来,只需一封书信,以杨再兴的性情看,有关王府生死存亡的事,对方必定不敢赌,哪怕明知前方是陷阱也会帅兵南下。
  这么一想,嬴稷托他亲自北上,必定还有其他事情需要他来处理。
热门推荐
我在春秋当权臣 我在春秋当权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