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读趣阁 / 历史军事 / 庶帝 / 第十七章 慈母之心

第十七章 慈母之心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王杰还没见过徐妃,就已经认定徐妃乃至徐氏一族都不简单。不论前朝徐氏势力如何,后宫来看,徐妃可是安懋登基以后唯一一个封妃、产子并行的女人。
  王杰来麟德殿之前,还抱着现代成年直男的好奇心,想看看徐妃究竟是何颜色能让安懋如此宠爱。
  可惜外交宴会后宫女子不出席,但是从进来到现在旁观几场兄弟对话的王杰,却对徐妃更加好奇。
  按照安懋对徐妃的宠爱来看,如果五皇子安维长大了,肯定也是和太子相争的主要对手之一。
  但华傲使者在席上特意问起五皇子,还是让王杰感到惊讶。
  五皇子安维年仅两岁,虽然是安懋的宠妃所出,但是既无封号,也无爵位,真来宴会了也是一个被乳母抱在怀里的小娃娃,连举杯都是乳母代举,这样的皇子少一个出席宴会似乎也不妨碍什么关键问题啊。
  立刻有礼部官员站起来恭敬答话,“昨日傍晚,五皇子突发急症,至今卧床不起,故不能出席,还请来使谅解。”
  安懋对礼部官员点头致意,华傲使者自然不能驳斥安懋的面子,于是他举杯言道,“原来如此。”
  接着再说了些祝愿五皇子早日康复的话,全场又一次举杯致意才罢。
  然后就是上菜了,王杰还是第一次吃古代宫廷宴的菜,期望值很高。不过这次宴会要照顾到华傲的宗教习俗,多以羊肉和野味为主,每桌都上了一道“红羊枝仗”,谁要吃就吩咐宫人切一块就好。
  上菜的同时,第二支《九功舞》的舞者也依次进了殿中,舞者六十四人,皆为童子,头戴进德冠,脚踏木屐履,身穿长袖紫袴褶,随着音乐起,童子们舞动长袖、踢腿曳屣。
  令王杰印象深刻的另外两道菜是“升平炙”和“分装蒸腊熊”。“升平炙”是烤羊舌和烤鹿舌三百条,每桌满满一大盘子。“分装蒸腊熊”则是吃的是冬眠中的熊在背部囤积的熊白,冬天捕杀后腌制好,到夏日之时再拿出来蒸食。
  这两道菜在现代是难得的野味,王杰听着“积善忻馀庆,畅武悦成功”的缓乐,不免多吃了些。
  安文见他吃了那么多,和安庆耳语了几句,安庆立刻抛弃了刚才和安文辩论“唐太宗功过”的疏远态度,兄弟俩一起嗤嗤地笑起来。
  引得王杰也不好意思起来,下筷也不那么频繁了。
  安庆见状,笑得更厉害了,“四弟别慌,鹿肉性温,多吃些也无碍,于补脾益气、温肾壮阳上是极有益处的。”
  王杰这才恍然大悟这两兄弟为什么这么快就又笑到一块去了,果然男人在讨论下半身的事情上最有共鸣。
  于是他也和这两兄弟一起笑了起来。
  笑完了,彼此比刚才亲近了些,王杰一边吃着牛舌,一边悄悄向两人问道,“华傲使者为何如此重视出席的皇子?”
  王杰能这么问,是因为他隐约发现,太子、安文和安庆虽然不是一个派系,三人甚至还有时针锋相对,但是一提起徐妃和五皇子,三人就微妙地达成了统一战线。
  华傲使者刚才那一问肯定是事出有因,其他人不好说,但太子肯定是知道的。礼部连拿什么代酒都是太子出的主意,一个宠妃所出的皇子不能出席,太子怎么可能不知道。
  退一万步讲,就算太子真的不知道,可在晚宴前的麟德殿中殿,四个皇子都在,唯独不见五皇子,其他皇子即使无权过问,但太子居然提都不提一句,问都不问一声,足可见其中蹊跷。
  安文和安庆的反应也很明显,在华傲使者提问之前,两人还以唐太宗为名互相试探,甚至已经话不投机,但是华傲使者一说出那个问题,两人立刻连王杰多吃几条鹿舌都能笑到一块去。
  果然,王杰这个问题迅速地得到了俩兄弟的热烈反响,安庆首先回答道,“醉翁之意不在酒,华傲使者并非意在五弟,而在于五弟同母所出的大公主。烈昭公主已逝,据传言,臧尔溯有心再与东郡、元昊联姻。”
  安文接着道,“可听说《古尔阿尼》中有‘侄女与姑母,不能同嫁一夫。甥女与姨母,不得共嫁一婿’的条文。而烈昭公主是元昊君主之妹,因此按照大食教教义,臧尔溯无法迎娶元昊公主。”
  王杰低头理了一分钟才理清这个关系,联姻的公主,不管是嫡出庶出,是大宗小宗,到出嫁前礼法上肯定是君主的女儿。伦理上来讲,顾明宽的女儿就是烈昭公主的侄女,臧尔溯娶了元昊公主,就是违反了教义,不管这公主是不是顾明宽亲生女儿。
  但是东郡就不是这样了,如果是禅帝当皇帝,那臧尔溯同样也没办法迎娶东郡公主,因为烈昭公主礼法上是过继给安氏的,是禅帝的亲妹妹。禅帝女儿同样也是烈昭公主的侄女。
  可是安懋登基了,安懋的女儿和烈昭公主就没有这层限制关系了。
  当然让王杰震惊的不是这个,“徐妃是担心大公主被订下婚约,远嫁华傲?可是大公主不是才满月吗?”
  安文道,“华傲律法中的女子婚龄是九岁成婚,烈昭公主就是八岁远嫁,大食教素来尚童婚之风。”
  王杰怔了半响,是啊,为什么在这个没有避孕措施的古代,烈昭公主会远嫁多年,在改信大食教之后,还无子嗣?
  原来王杰在心里还拿原来时空的满蒙联姻来对比,远嫁蒙古的清朝公主也是短寿无子的,嫁到清宫的蒙古女也是被刻意打压的。因为这是政治联姻,外族女人生下的子嗣越多,对朝政的影响就越大,顺治帝甚至抬举董鄂妃,冷落后宫所有蒙古妃子来摆脱外族影响,不是每个嫁给外族男人的女子都有北魏冯太后的运气的。
  可王杰万万没想到,那是因为烈昭公主刚过垂髫之年,就远嫁华傲。
  尤其安文、安庆的话音里,似乎并没有觉得华傲的童婚之风有什么荒谬之处,他们把童婚看作一种普通的习俗,和木速蛮不喝酒一样,怪是怪了一点,但是能接受。
  王杰现代人的良心再次受到了拷问,“即使真要迎娶公主,那父皇也可以从宗室中挑一个适龄女来过继成嫡出公主,难道非大公主不娶吗?”
  安庆答道,“话虽如此,可是烈昭公主就是盛德宗后宫之嫔所出,臧尔溯若以烈昭公主为例,父皇也不好强行拒绝。”
  安文点头称是,“依我看来,此桩联姻百利而无一害:一则,东郡与华傲毗邻,与华傲再联姻可巩固睦邻之谊;二则,华傲与东郡有姻,而与元昊无亲,两国结盟,东郡则可把兵力集中于南方,有助于早日收复元昊;三则,木速蛮男子可娶四名女子为妻,大公主即使远嫁,礼法上是臧尔溯之妻,即华傲君主之妻,如此尊贵,也不算辱没了。”安文说完这番道理,吃了口烤羊肉,“再说了,大公主尚在襁褓,即使订亲,也要在宫里教养到九岁再出嫁。”
  安庆附和道,“徐妃妇人之见,父皇竟然也惯着她。”
  徐妃的“妇人之见”到底是什么,王杰不用猜都知道,但是此刻,他心里竟然对徐妃涌起一股说不清的感受。徐妃在王杰的古代兄弟们眼中是恃宠而骄、不顾大局的蛮横,而在王杰这个现代人眼里,却看到了她作为母亲的无奈和痛苦。
  ——————————————
  ——————————————
  1熊白就是冬眠的熊背部囤积的脂肪。
  2中医的看法是鹿肉是可以壮阳的,《本草纲目》记载:“鹿肉味甘,温,无毒。补虚赢,益气力,强五脏,养血生容。”
  3《古兰经》:“真主严禁你们娶你们的母亲、女儿、姐妹、姑母、姨母、侄女、外甥女、乳母、同乳姐妹、岳母,以及你们所抚育的继女,即你们曾与她们的母亲同房的,如果你们与她们的母亲没有同房,那么,你们无妨娶她们。真主还严禁娶你们亲生儿子的媳妇和同时娶两姐妹,但已往的不受惩罚。真主确是至赦的,确是至慈的。”(4:23)
  4女子九岁婚龄好像不是写进***教义的,而是有些阿拉伯国家的法律好像是这么规定的,好像是,这个梗是来自于穆罕穆德娶九岁幼女,现代也有童婚,但是是在印度那里好像比较多一点。
  5《古兰经》指出:“如果你们恐怕不能公平对待孤儿,那么,你们可以择娶你们爱悦的女人,各娶两妻、三妻、四妻;如果你们恐怕不能公平地待遇她们,那么,你们只可以各娶一妻。”(4:3)
  6北魏孝文帝改革这个是历史教科书上有的,不多说了。
  冯太后很传奇啊,冯氏是长乐信都人,出身于北燕皇族,祖父冯弘是十六国时期北燕国君。
  北燕灭亡后,没入太武帝拓跋焘后宫,充为奴婢;
  正平二年(452年),选为文成帝的贵人;
  太安二年(456年),册封为皇后;
  和平六年(465年),北魏献文帝即位,尊为皇太后。
  政局动荡,冯太后临朝听政,定策诛杀了权臣乙浑,后依据北魏祖制归政献文帝;
  在皇兴五年(471年)八月,禅位给不满5岁的太子拓跋宏,正如《魏书·天象志三》所说:“上迫于太后,传位太子。”太子拓跋宏即位,即是历史上著名的孝文帝。
  延兴六年(476年),献文帝暴崩,时人称冯太后毒杀。冯太后二度临朝称制达十四年,尊为太皇太后。
  个人感慨:中国历史长河中牛逼闪闪的女性真的非常非常多啊
  7远嫁的政治联姻的公主过得好的好像就文成公主一个,那也是因为母国厉害。
  王昭君算半个,也是出嫁前风光传奇,出嫁后就没故事了,就追封了个“明妃”
  但是,就算是远嫁公主中过得最好,死后最风光的文成公主,用现代人的眼光来看也很悲惨。
  松赞干布除了文成公主,还有蒙氏妃和尺尊公主另外两个老婆,可以想象一下,文成公主过去之后,语言也不通,宗教习俗也不通。公元641年出嫁的,650年松赞干布就死掉了,夫妻两个生活一共不过十年。但是文成公主680年才去世,中间是没有改嫁或者回国的机会的,也就是说文成公主在异域他乡守了三十年的活寡。
  所以我觉得现代的姑娘们天天想着穿越回去当妃子或者公主真的是挺不可思议的,越文明越现代的社会,对女性才越友好啊^_^
热门推荐
我在春秋当权臣 我在春秋当权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