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读趣阁 / 玄幻奇幻 / 生活总是杂乱无章 / 第十章 看《变形金刚》系列影视

第十章 看《变形金刚》系列影视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大概不少女孩子都不太清楚一个男孩子对于机器人的兴奋和兴趣吧,不过这页只是一种猜测。但是对于男孩子来说,几乎很多人会对机器人感兴趣。但不管喜不喜欢,想必很多人都知道或者听过《变形金刚》。
  我喜欢变形金刚,是从一部美国3D动漫《变形金刚之塞伯坦传奇》开始的。刚开始我以为是日本动漫,但是后来我才知道这原来是出自美国的动漫。好像就跟当初我以为《龙珠》动漫是中国制作的一样,而之所以会这么认为的原因,就是因为我当时眼界真的太小。
  加上后来看到的很多动漫都是出自日本的,还有之后逐渐了解到日本是一个动漫高度产业化和发达的国家,甚至被称为动漫王国。几乎很多知名动漫都是出自日本,所以自然而然且先入为主地以为《变形金刚》也是出自日本动漫。
  直到现在,我才能够比较客观地了解这些动漫的来源并非只有日本,也逐渐了解很多动漫的各自出处并没有很严格的界限。不过也算是总结出来了一些世界上的动漫产业规律。
  综合来看,目前日本动漫几乎是在平面动漫(即2D动漫)占据了绝对优势,很难有其他国家能够做到与日本在平面动漫同样的水平。而3D动漫的优势地位有一大半被欧美的动漫企业所占领,就像福克斯动画和梦工厂。虽然迪士尼在世界动漫刚起步的时候占据了很大的市场份额,但是该动漫公司一开始发展的时候是由通话故事起步的。但后来在平面动漫的创新和发展的后续动力总是比不上日本的动漫。到了中途逐渐转向了3D领域才有了如今的市场优势。
  有些时候,我总觉得欧美动漫在3D动漫发展迅速的原因是借助于好莱坞的电影特效的成熟技术所展现出来的优势。而之所以要讲这些情况,是因为《变形金刚》是我第一部看到的3D动漫,那对于看惯了平面动漫的我来说无疑是一种视觉冲击。加上机器人等满含科技元素的存在,使得我对科技有了第一次的具有接近于现实的基础憧憬。
  其实我后来再去看才知道,原来《变形金刚》最初始的时候也是平面动漫的。看了平面动漫之后,我的第一印象是:3D动漫《变形金刚之塞伯坦传奇》绝对是《变形金刚》系列影视作品的经典。就连好莱坞的一系列科幻真人版电影《变形金刚》在视觉效果上都不是最佳的,而平面动漫的《变形金刚》完全就是平庸的,视觉效果也是最差的一个版本。
  在视觉效果上,平面动漫似乎不适合处理处理包含机械元素一类的动漫。就算后来日本在平面动漫有了很大的发展和处理,也出了像是《圣斗士星矢》和《机动战士高达》等机械一类的平面动漫,但视觉上还是和3D处理的效果依旧存在有不小的差距。尤其是在金属的质感和光线处理上,这种差距是平面动漫很难企及的。
  但3D动漫和平面动漫总是各有各的优势所在。虽然3D动漫处理物理外形规则的机械和金属效果是最好的,但是对于人物的面部表情和肢体运动线条处理就不如平面动漫要来得更加自然和生动一些。毕竟人体动作时刻都在发生变化,有些时候这种细微的曲线处理在3D处理的时候是很容易被电脑程序给忽略掉的。这也就是有些3D动漫看起来画面有种呆板生硬的感觉,而这只适合机械金属元素,并不适合人类的身体刻画和呈现。
  当初看《变形金刚》的时候,动机很单纯的只有两个方面。一个是科技元素——机器人,这个毕竟是在还没看到动漫的时候的第一推动力。一个则是机器人的感情智慧是否在未来能得以实现,这个是后来才想到的疑问。
  很奇怪的一点是,自从看了3D动画《变形金刚之塞伯坦传奇》之后,我看到了好莱坞系列的《变形金刚》电影反而觉得没那么激动和兴奋了。在看到别人看得很入神和拍手称赞的时候,我则是无动于衷的,远没有想象中那样觉得好看。因为在3D动漫之中,不会像电影里面那样具有很浓重的机油味道,面部线条更加间接直观。电影里虽然做到了细微处理,但是碎片化很严重,使得机器人本身看上去就是一只刺猬。而3D动漫里面,机器人至少还有个人样。。
  可如果把《变形金刚》放到了平面动漫之中,又会出现线条和身形比例的失调。这个问题还是很严重的,在变形的时候,平面的变形金刚在画面处理上,完全不符合机械体积不变的原则,所以很容易看到机器人变身前后身形差距过大。这也就是我为什么把平面动漫版本的《变形金刚》排到了视觉效果最差的行列里边。
  不过如果不讨论视觉效果,除去科幻元素之外,可能变形金刚和外星生命体几乎没什么区别了。他们也有自己的智慧和正反两派,和地球的人类也有类似的道德观念。不过和《三体》里面的三体文明不同,这些变形金刚是根据人类文明的道德观念来制作的,这其实更像是超人一样的存在,严格来说其实更像是基于人类世界的最终科技的对抗。
热门推荐
道缘浮图 天行战记 道缘浮图 天行战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