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读趣阁 / 历史军事 / 无敌极品天子 / 第31章守得云开见月明

第31章守得云开见月明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尽管周幽王对此早有预料,但是看到朝臣们意见如此统一,还是有些惊讶。
  “既然众爱卿众口一词,虢石父等人的案子就以诸位爱卿所言如实公布于众。至于处罚,既然他们已经身死,以寡人之见对于他们的家人可以从轻发落,但是家产一律没收,他们的家人一律发配边疆开荒屯田。”周幽王扫视一眼众人,给出了自己答案。
  这些人活着的时候,利用周幽王的宠信,没少贪污受贿,可以说每一个都是家财万贯、富可敌国。
  没收他们的家产正好补充一下空虚的国库。
  至于让他们的家人流放边疆开荒屯田,既算是给虢石父等人留下血脉,体现了自己作为天子的仁义无双;也达到了惩罚的目的,让他们为大周继续创造价值。
  古代人口本来就不多,所以劳动力经常不足,兵役、徭役经常都用一些犯人来承担。所以周幽王的处置也算妥当。
  众官员闻言,相互看一眼,点了点头。既然周幽王都已经做了决定,虽然处罚比较轻,但也算说的过去。如果再不答应,就是不知好歹、不知趣,于是齐齐跪倒在地异口同声道:“大王仁慈宽厚,臣等铭感五内!”
  见满朝文武对自己的处置没有意见,还趁机拍起了马屁,他摆了摆手道:“行了,虢石父等人的事情到此为止!希望大家把更多的心思放在重振大周百年基业上。”
  周幽王接着又问:“诸位爱卿可还有其他的事需要上奏?”
  见无人反应,周幽王道:“既然如此,今日朝会到此结束!”
  “退朝!”司礼官高喊一声。
  大臣们齐齐鞠躬施礼:“臣等恭送大王!”
  周幽王起身带着小四快步离开。
  大殿上群臣见周幽王坐上御撵走远,这才自行起身,三五成群的离开天地宫。
  出了宫门,各自的小圈子便凑到一起开始议论纷纷。
  郑伯友、秦川、吴起、宋飞等人也自然而然的走在一起。
  “虢石父一帮人已经死了,从今以后这朝堂上没有了他们这帮奸佞小人作祟,我等可以放开手脚大干一场了。”
  “是啊,任他以往多么厉害,如今还不是做了枉死鬼,可见举头三尺有神明,坏事做尽迟早会下地狱的。”太史宋飞道。
  郑伯友道:“好了,不要再提他们了,都已经过去了,我们应该听大王的,一切向前看,努力为重振大周社稷做点事情。”
  司士秦川大笑着附和:“哈哈……,还是郑司徒说的有理,咱们是应该往前看,如今奸佞小人已除,朝堂清明了许多,大王也重新开始关心朝政,就连太师姜伯都被大王请了回来,相信未来的大周一定会蒸蒸日上。”
  没了虢石父一帮奸佞小人,这些人都有一种守得云开见月明的愉悦感。
  “今天是个好日子,我们心头的乌云尽去,不如大家一起去清荷居庆祝一下,不知各位大人意下如何?”大夫商南提议道。
  吴起赞同道:“商大人的提议甚合我意!”
  “我也是!”秦川紧跟着说。
  郑伯友也笑着道:“既然大家都有此意,那我们就同去,今日老夫请客,大家不醉不归!”
  “清荷居,走起!”
  一群人各自上了马车,一路浩浩荡荡的朝着他们的老据点清荷居而去。
  一辆马车紧跟着另一辆马车,十几辆车,排成了长队。
  到了清荷居,叫了酒菜,众人落座推杯换盏,开怀畅饮。
  “来,我们大家一起喝一杯,庆祝我们的敌人完蛋了,也庆祝我们守得云开见月明。”
  “对,说的好,我们如今可不就是守得云开见月明!”
  “不错,我们终于要苦尽甘来了!真是太畅快了!”
  你敬我一杯,我敬你一杯,每一个人都没有少喝。
  清荷居的伙计一坛一坛的不断往上搬酒,都有点跟不上他们喝酒的速度。
  说是不醉不归,这次他们还真的就统统喝醉了,才被手下的人搀扶上马车送回家去。
  其实,在西周建立初期,朝廷是颁布过禁酒令的,为的就是防止饮酒误了国事。
  毕竟夏、商之所以亡国,末代的天子喜欢沉迷酒色,整日肉林酒池,根本没有精力去管理朝政,这才让小的诸侯国坐大,从而取而代之。
  据《尚书·酒诰》记载,在西周武王时期,当政者鉴于殷商时期官吏饮酒误国的教训,出台了一项严格限制官员饮酒的法令。
  为了使这项法令得到贯彻落实,辅政大臣周公旦亲自向执法官员发出了命令:“群饮。汝勿佚。尽执拘以归于周,予其杀。”
  意思是说,“如果有人群聚饮酒,一定不能放纵他们,要全部逮捕送到周京,我将杀掉他们”
  对群饮者处以极刑,制裁不可谓不严。但前朝就是因为饮酒作乐而导致败亡,考虑到殷鉴不远,西周对官吏饮酒制定如此的重刑也就可以理解了。
  不过显而易见,西周的这个禁酒令仅仅针对当时的各级官吏。对于普通百姓,由于其并未掌握公共权力,饮酒既不会耗费国家资产,也不能对国家利益造成危害,自然不在禁止之列。
  看来,古人在三千多年前就认识到,同样的嗜好,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社会后果。因此,身份、地位不同,法律要求就应当有所不同。正像苏轼在《放鹤亭记》一文中所感叹:“嗟夫!南面之君,虽清远闲放如鹤者,犹不得好,好之则亡其国;而山林遁世之士,虽荒惑败乱如酒者,犹不能为害,而况于鹤乎?由此观之,其为乐未可以同日而语也。”
  翻译成白话就是:唉,对于君主而言,即使清净深远、幽闲旷达像鹤这样,也不能过分享受,否则就会导致国家灭亡。而超脱世俗、隐居山林的贤士,即使荒唐迷惑颓败迷乱像饮酒的人,也不能成为祸害,更何况对鹤的喜爱呢?
  只不过到了周朝后期,从周厉王开始,禁酒令就名存实亡了。君王整天沉迷酒色,底下的官员们自然上行下效。
  周幽王则完全继承了他祖父周厉王的基因,继位之后,也是整日沉迷酒色,不理朝政。
  所以底下的大臣,哪怕是像郑伯友这样的清流也已经忘了禁酒令的存在。
  
热门推荐
我在春秋当权臣 我在春秋当权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