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读趣阁 / 历史军事 / 回到明末做岛主 / 第二十八章 英雄的民族

第二十八章 英雄的民族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前世的历史上,毛文龙出战前并没有如此安排,因为事发突然,当时的毛文龙也不确定能不能打下镇江,就算打下了,也未必能够扩大战果,所以当时毛文龙并没有提前联络朝廷策应的先见之明。
  当时的毛文龙,或许抱着的只是打打游击,立下一些战功的打算。
  但是令前世的毛文龙万万没有想到的是,他不仅顺利的拿下了镇江,而且还一举收复了辽左地区。
  如此一来,再向朝廷求援,就显得很是急迫了。
  也正是这个原因,山东等地的官员在延误军机,拖延怠战后导致毛文龙孤立无援丢失镇江的情况下,还将丢失镇江的全部罪责怪到了毛文龙的头上,甚至对毛文龙的镇江大捷嗤之以鼻。
  甚至还说出了一段颇为伤人的话:“灰东山之心,厚南卫之毒,寒朝鲜之胆,夺西河之气,乱三方并进之本谋,误专遣联络之成算。目为奇捷,乃奇祸耳。”
  现在,毛文龙提前打好了招呼,更是给大明朝廷那边打好了预防针,这样的话,自己到时候等不来援军,就可以名正言顺的以保护百姓、保存实力的名义提前撤退。
  这个锅,毛文龙不背。
  第二日凌晨,天刚蒙蒙亮之时,全军埋锅造饭,在朝阳的光辉之中,在全岛百姓的目送之下,两百军丁和两百义士整齐的走上战船。
  毛文龙驻剑四顾,四周的百姓纷纷投来期盼而又担心的眼神。
  此次出征,在百姓们看来,的确是九死一生,经过这段时间的相处,岛上的军民和毛文龙都结下了深厚的情谊。
  无论是士兵还是百姓,虽然都希望可以反攻辽东报仇雪恨,但是却又不免担忧,他们的子弟兵和他们的毛将军身陷险境。
  “将军!这是美女一直都随身佩戴的平安扣,还请将军带在身上,随它一起平安归来!”消失了一天一夜的徐清,不知道什么时候来到的毛文龙的身旁,取下脖子上挂着的玉扣递给毛文龙。
  毛文龙握着手中温润中还带着徐清体温的玉扣,颇为感动的点了点头。
  宋慧巧和金善喜两个妮子也都眼中含着泪花,强忍着眼泪,很是担忧的跟在徐清身后,满脸期盼的看着毛文龙。
  毛文龙前世是一个宅男,从来没有谈过恋爱,又何曾体会过被美人关心的滋味,此时被三位佳人关心,毛文龙不由得觉得心中一片温暖。
  但出征在即,不是儿女情长的时候,毛文龙没有多言,提剑大步走向大熕船。
  “将军!我们等着你回来!”徐清在毛文龙的身后挥手大喊道。
  毛文龙没有回头,只是略微顿了顿,轻轻的点了点头,大步走上战船。
  “云从龙,风从虎,功名利禄尘与土。望神州,百姓苦,千里沃土皆荒芜。看天下,尽胡虏,天道残缺匹夫补。好男儿,别父母,只为苍生不为主。手持钢刀九十九,杀尽胡儿才罢手。我本堂堂男子汉,何为鞑虏作马牛。壮士饮尽碗中酒,千里征途不回头。金鼓齐鸣万众吼,不破黄龙誓不休……”
  当毛文龙走上船头,下令大船开拔之际,身后的辽东百姓突然整齐的唱起了战歌。
  声势恢弘,却又有说不出的悲壮凄凉。
  战船之上的军丁和义士,也都纷纷跟着唱了起来,就算是张盘、陈忠、王镐这样的猛将,也都纷纷的流下了眼泪,高亢的唱起了战歌。
  这是元末明初之时,红巾军的战歌,在明朝初时颇为流传,据说是红巾军当时的主帅刘福通所写。
  这首战歌在明朝的土地上,已经很久没有人唱起了。
  但是没想到,时至今日,此战歌又在辽东百姓之中流行了起来,应对当下的情况,也颇为吻合。
  毛文龙傲立船头,看着身后岛上越来越是渺小的百姓们,心中颇为感慨,想我华夏文明,一次次的被外邦蛮夷侵略奴役,一次次的被蛮夷屠杀劫掠,但是却能一次次的再创辉煌,正是因为我华夏百姓,都有着这般赤子之心!
  看着手下这群不屈英勇,视死如归的壮士,毛文龙突然想到了华夏这片土地上的百姓曾遭受过的一场场劫难。
  每一次,都是因为昏君和那些奸臣当道,而将华夏这个民族慢慢的推向深渊,而每一次,都有坚贞不屈的华夏百姓,奋起反抗,推翻异族的统治。
  中华民族,缺的不是英勇敢战的士兵和百姓,缺的,是一个好的领袖和一群有胆有略,清正廉洁的官员。
  遥想当年靖康年间,金兵南下包围开封时,河北的宋军在殊死抵抗,西北的宋军也在英勇血战,开封城的百姓全都自发的组织起来参与守城,视死如归。
  而皇帝和那些官员呢?
  他们却执意要向金兵投降,那宋钦宗更是深怕岁币不够惹了金兵不快,所以下令收集宗室子女,把她们作价送给金兵蹂躏来抵偿岁币!
  宋钦宗被抓走后,在全国范围内,汉族百姓的反抗风起云涌,更有岳飞这样的爱国将士舍生忘死的奋战疆场,这才让宋朝的社稷转危为安。
  而那皇帝赵构和那些奸臣呢?
  却始终想着苟安江南,还杀了岳飞这样的支柱自毁长城,妄图向金国祈求称臣的资格!
  直到南宋灭亡,南宋的皇帝和这帮奸臣,还一直在鼓吹着“南人归南,北人归北。”并且还屡次下旨要求北方的百姓停止抵抗,接受金朝的屠杀和蹂躏!
  反而是南宋灭亡之后,中华的汉族之中又开始缓缓涌现出了大批的英雄,成立了红巾军,将金朝的殖民者赶出了我华夏大地。
  而明朝的皇帝,虽然与宋朝的皇帝相反,不仅有着天子守国门的不屈意志,而且还悍不畏死,其间更是有皇帝死在征途之上,有皇帝战败沦为阶下囚,有亲自持刀上阵,领军杀敌!
  整个明朝从始至终,都没有一个皇帝出现过抛弃国土和人民的事情,就算是明朝末代皇帝崇祯,至死也没有南下逃避,而是自尽在了北京城中。
  怎奈何,明朝有不屈不挠的百姓和帝王,却还是被贪生怕死,自私自利的官僚给害的走向了末路!
  东林党人和其余的党派互相攻歼内斗,在政治上毫无作为不说,更是构陷忠良,暗中卖国,袁崇焕甚至为了与后金议和,善做主张杀了牵制后金的大将毛文龙,山东的文官集团为了自己的利益,还掐断了东江镇的粮饷,最后才逼得东江镇与后金有着血海深仇的军民被迫降清!
  这一切的一切,对于后世穿越而来的毛文龙,都是挥之不去的痛与恨!
  但是看着远处不屈不挠的百姓和眼前英勇无畏的军士,毛文龙却感到了一阵阵的欣慰。
  毛文龙相信,华夏之所以可以长盛不衰,成为四大文明古国唯一延续至今的民族,正是因为这个民族从来都不缺勇士!从来都不缺英雄!
  这个民族,永远都不会认输!
  毛文龙想到了历史上的一个个民族英雄。
  无论是精忠报国却被昏君昏官害死的岳飞,还是匈奴不灭,何以家为的霍去病。
  无论是黄花岗以不到百人孤军抗击满清的烈士,还是中流击楫不驱除五胡誓不还的祖逖,他们对抗的都是貌似不可战胜的庞然大物,而他们一身除了勇气以外,别无所有!
  还有孤身入江西,最后舍身取义的文天祥;
  还有以孤城抗击强敌,最后以身殉国的阎应元;
  还有抛家弃子、转战多年,最后大呼着“大好河山,奈何沾染胡腥”而殉国的张煌言;
  还有在祖国的“国民政府”已经正式承认“满洲国”,在苏联和日本签订好条约后,任率领抗联同志在深山奋战的***将军!
  他牺牲一周就已经断粮,日均剖开他的尸体后,发现杨将军胃中只有棉絮——杨将军即使到了用棉衣充饥的地步,也仍旧不屈不饶!
  还有荡平倭寇的戚继光!
  还有扬眉海外的郑成功!
  还有虎门硝烟的林则徐!
  还有……
  还有很多很多!
  毛文龙相信,有着如此多英雄的民族,绝对不可能灭亡!这样的民族,将会是永远的辉煌!
  而自己现在要做的,就是不让这个民族再次陷入到黑暗的统治,被蛮夷的封建统治愚昧腐化!
  他希望,这个民族,能够始终傲然的挺立在世界的巅峰!
  虽然并不是每一次我们的勇士都能逆转历史,但没有勇士就没有我们的历史!
  “中华民族万岁!中华人民万岁!”毛文龙望着茫茫沧海,心中高呼。
  从皮岛到镇江的口岸,不过只有半日的路程,大约到了中午时分,全军便在李应节派来的细作接应之下登岸。
  根据细作的禀报,目前剿黄嘴奴山的建奴正在黄嘴奴山激战,短时间内绝不可能返回。
  而丁文礼此时也已经入城进入陈良策等人的军中,城中的内应事宜,也都已经安排妥当。
  如此,已经是万无一失!入夜,即可发动偷袭!
  毛文龙登岸之处,离镇江尚有二十里地,四周颇为荒凉,原本有一座小渔村,此时也都是人去楼空,不见人烟。
  刚一登岸,毛文龙便兵分两路,一路苏其民带领,直发黄嘴奴山而去。
  而毛文龙则自领两百军丁在一处废弃的渔村之中驻扎,一直等到入夜,方才在细作的带领之下直奔镇江。
  等毛文龙领军达到之时,已经是午夜鸡鸣时分,城中守军与百姓,都已经沉沉入睡,整座镇江堡之中,一片寂静无声。
  到达城门不远处,又有一细作急忙迎来禀报,说是城中内应已经准备就绪,随时可以策应攻城,而南城门之上守备空虚,正好可以趁虚而入。
  如今已经万事俱备,毛文龙亲自带领常遇春以及数十精锐,攀附着城墙登上城头,其他人等,则是伏在城外草丛之中等候策应。
  毛文龙登上城楼,四下一片昏暗,借着月色,也不见城上又一人,心中颇为震惊,却见城楼处有几名军丁正靠在一起酣睡,这才心下一宽,心中一阵冷笑。
  佟养真和这些叛军,或许打死也想不到,自己的军队,会在这时候突然出现在城中!
  “杀!”毛文龙一声厉喝,跟随上城的一众军士也都厉声高喝,挥舞着长刀英勇的杀进了城楼。
  而在城内军营处,丁文礼和陈良策等人正在焦急的等待着,寂静的营房之中,唯有几人急促的呼吸此起彼伏。
  降而复叛,他们都知道,自己这一次,将再也没有回头路可以走!
  无论此次能否夺下镇江收复辽左,他们的生死都已经与毛文龙等人系在了一起。
  
热门推荐
我在春秋当权臣 我在春秋当权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