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读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明天工 / 第二五八回 国士

第二五八回 国士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李彦身边虽然有不少思想开放。锐意进取,并且勤奋努力的年轻人,他们中的一些也展露出让人惊叹的才华,然而毕竟数量有限,而用人之处又相当之多,各自都有更适合的地方。
  
  考虑到学院的建设,不但需要开放的思想,如何融合传统,并且系统地建设与发展,还要在学术上有所建树,一个拥有良好个人修养和素质的领头人是必不可少的。在李彦看来,徐光启担任皇家格物院院长、李之藻担任皇家格物学院院长,都是比较合适的,在校务管理方面,李之藻未必能做得很好,不过,作为知名学术专家,他还是很有号召力的。
  
  考虑到宋应星所具备的学术水平,聘请他为华夏工学院的“教授”,甚至担任院长,似乎是个不错的选择。
  
  不过。这也只是李彦暂时的想法,到底宋应星可不可用,又要如何用,还得等到两人见了面,对宋应星有更深入的了解之后,才能做出决定。
  
  李彦还从李之藻那边了解到,虽然说多数的举子对格物学院、工学院不以为然,不过华夏学院倒是更受欢迎,这次会试结束之后,想来会有一些举子会选择进入华夏学院学习。
  
  当然,现在这个时候,哪怕都知道希望渺茫,也没有人妄自菲薄,就开始安排落第以后的事情,倒是有些意愿和倾向,也能够看出来。
  
  举子们最乐于看到的,似乎是学院自由而热烈的学术氛围,这些日子,学院经常会有一些演讲、辩论,因为年轻人居多,所以场面往往很火爆,也很能吸引年轻举子的目光,结果到了后来。也有不少举子加入辩论,甚至有人连续参加了好几场。
  
  对于愿意进入华夏学院学习的,李彦自然举双手欢迎,其实能够在各省的乡试中考中举人,在学识上的水平,都是不错的,李彦甚至想要从中选聘一些担任学院教导。
  
  不过,华夏书院并不用担心教导人员的人数会不足,就在各地举子汇聚京城的同时,在各省进行的国士推举,也正在有条不紊地一级一级地进行当中。
  
  这是第一次全国性国士推举,不过过程同李彦想要的那种民主直选,还有很大的差别,要知道即便是在后世,以华夏这样的情况,如此广阔的国土,以及众多人口,实现直选也有很多现实困难,何况是在几百年前的明末。
  
  李彦的目的本身也并不是为民主而民主,他只是希望完成新的权力体系的架构,对朝廷的权力进行制衡,哪怕是他不再掌控朝政权力,甚至不再在朝为官,大明帝国仍然能维持他想要的那种运作方式,那就是最大的胜利了。
  
  这次国士推举,不管是推举人,还是候选人,都给限定了严格的范围,可以说。这只是一次小范围内的民主,却也是华夏历史上的第一次,意义深远。
  
  辽东、北直隶,以及江南有些地方,地方上的国士推举做得相对较好,按照程序,通常是由各州县划定辖区内拥有资格的推举人、及候选人,然后由有资格的候选人报名参加,再由县里组织推举人投票,推举出本州县的州士、县士,以及代表当地州县的“府士”。
  
  然后再由这些“府士”汇聚府城,一起推举出代表本府到省里的“省士”,至于最后能够进京的“国士”,则由各省的“省士”会商推举。
  
  这其实就形成了朝廷、各省、府、州县这几级的民主推举,各地推举出来的县士、州士、府士、省士,眼下并不具备决策和行政的权力。不过,他们可以评议官声,并且会商地方上的大事,事实上,根据各地初步反馈上来的情况,能够当选为县士、州士、府士、省士者,多数都是地方上声名比较显赫的世家,他们在地方上的影响力可谓举足轻重,就算没有这样一种民主议政制度,也从来不能小窥,只不过这样的制度,给了他们合法参政议政的权力和渠道。
  
  在李彦的运作之下,大理寺、都察院、六科、吏部对这次国士的推举,给予了极大的关注,并且动用大量的人力物力,对推举的过程进行监督。虽然也出现不少问题,总体情况还算不错,毕竟这是第一次,还有很多人没有意识到其重要意义。
  
  在华夏的历史上,曾经有过举孝廉的九品中正制,那时候没有科举,人才就是通过“举孝廉”的方式进行推举、征辟,这次国士推举虽然有所不同,却给人解释为古风的重现,推举之所以能够顺利进行,与此也有莫大的关系。
  
  各地推举的情况陆续反馈上来,虽然结果和过程还有很多不足的地方,总算是按照流程,产生了大明史上第一批的“国士”,而当选者虽然不少德高望重者,也有一些地方上的豪商,总的来说,还算比较有说服力,当然也少不了一些争议。
  
  对于新产生的这些国士,李彦一直给予最强烈的关注,镇抚司搜集了每一个国士的详细资料,以方便李彦了解,而最终的结果也并不出乎李彦意料,保守势力的代表数量显然更多,而能够在地方上冲出重围的商业资本的代表,则寥寥可数。
  
  当然,江南一些士绅、世家也都经商,他们代表怎样的立场,还比较难说,而国士院能够发挥怎样的作用,李彦此刻也没有多少把握。
  
  就在各地举子陆续汇聚京城的同时,各地刚刚产生出来的“国士”们,也纷纷踏上征程,登船坐车,他们的目的地,也同各位举子一样,那就是北京城。
  
  国士们将组成国士院。每五年召开一次大会,会议军国大事,以及重要的人事任免,具体来说,其实就是审议内阁成员名单,以及首辅的任命,并审议各项法律法规。
  
  由于还是草创阶段,国士院的权力其实还会受到比较大的限制,对于军国大事。以及内阁成员的任命,只有审议权,还没有最终决定的权力,基本上,新内阁的组织,还是由原内阁几位成员商议决定,其象征意义大过实际意义。
  
  对于第一次参加国士院的国士们来说,这样的权力,已经让他们感到满意,而朝廷正式公布的国士院会议日程和议题,重点还是一些大政方针,现行内阁表示,这些大政方针,一经国士院审议通过,将成为新内阁未来施政的蓝本。
  
  在公布的议题中,譬如“五年复辽”、“水利建设”、“土地开垦”等等,提出了未来五年的建设计划,这些提法,让与会的国士们都感到新鲜,更别提通过报纸了解到情况的普通百姓。
  
  这种对于未来的系统计划,是历朝历代所不曾做过的事情,虽然说历史上也不乏朝廷官府对百姓的承诺和展望,譬如修造水利工程。组织屯田,如何改善民生,但是像这样的系统规划,确实是之前从来不曾出现过的。
  
  这样的做法,很容易调动人心与社会舆论氛围,在国士们刚刚上路之时,大江南北,已经开始议论这些话题,有人叫好,也有人怀疑。
  
  因为那些计划能不能通过,以及具体如何计划、实施,都还要由国士们进行审议和决策,因而但凡国士们经过的地方,便不会缺少关注,大家都希望国士们能够让计划成真,并且制定出更好的发展计划。
  
  《华夏时报》对于即将开始的首届国士大会报以热切的期待,为此特别制作专题和特刊进行宣传,并发表评论分析这次大会的意义:是汇聚天下精英,共商国家未来发展大计。
  
  《华夏时报》的舆论导向,是将人们关注的焦点转移到未来五年的计划上面,并且着重强调了国士大会的意义,以及将要承担的使命和责任。在一定程度上,将国士、国士院的作用进行了拔高,或许也不能说是拔高,不过是现在还无法做到,却是将来要实现的目标。
  
  《华夏时报》反复强调国士们要承担的责任和使命,李彦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来影响国士们对于未来的选择,虽然说他们现在的权力,实际的影响还很多,不过李彦还是希望借助这次机会,将代议制的民主政治框架,首先搭建起来,然后再慢慢发展。
  
  经过一系列宣传和造势,首届国士大会的召开,可谓万众瞩目,而多家媒体的参与,也让国士们都意识到,这并不是一次简单的会议。
  
  按照议程,大会首先是由内阁做述职报告,包括孙承宗、朱延禧、李彦等内阁官员,都分别做了报告,这是第一次,所以就显得比较特别些,仅仅是这一项议程,就用了一天的时间,不过看得出来,国士们对于内阁大员在会场认认真真地做述职报告,感觉就很不一样,因而给的评价就很高。
  
  事实上,其他人的报告都进行得比较顺利,只有李彦的情况比较复杂,他所遇到的提问比较多,虽然大多数人是善意,但也有很多是对李彦的做法表示不解。幸亏李彦早有准备,都能做出比较合适的回答,并争取国士们的支持。
  
  只不过有的观点很难一下子就改变过来,这就使得李彦的工作遭到了最多的质疑。
热门推荐
我在春秋当权臣 我在春秋当权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