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读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宋我为王 / 第60章 纳采之日,纳命之时

第60章 纳采之日,纳命之时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建隆元年八月初六,黄道吉日,宜纳采。
  皇弟赵匡美以皇叔长辈的身份,代表皇家替侄子皇长子赵德昭前往淮南节度使府纳采,向蔡国公李重进之女提亲。
  皇长子定亲,非同一般,虽不在东京,但在赵光美的安排下,声势相当好大。那些三殿下亲自登门拜访过的扬州商贾,自然愿意锦上添花,趁此机会混个脸熟,拍拍马屁。
  于是乎,前去提亲的仪仗队伍很长,花团锦簇,吹打十分热闹,几乎闹得扬州满城皆知。街道两边围观者众多,不过也有些许不明就里之人,以为赵光美便是迎亲的新郎,惹得不少扬州闺秀怅然若失。
  总而言之,阵仗很大,满城皆知。扬州大小官员,有名望的士绅都被赵光美请过来,作为见证人观礼,十分隆重。
  李重进并未反对,当他动心愿意做这个大宋未来国丈之后,如此隆重的场面十分遂心,自然也让他格外有面子。
  当然了,凡事从来都是几家欢喜几家愁,李重进高兴了,有人难免咬牙切齿,心怀叵测。
  节度使府表面上喜气洋洋,背地里却暗流涌动,危机四伏,以至于翟守珣看在眼里,不免心惊胆颤。
  三殿下今日冒险前来,会不会真的羊入虎口,有来无回吧?
  唉!
  李重赞则是看着四处悬挂的彩绸,和满面春风的族人仆从,不断摇头,眼中神色不断变化,似乎有些焦虑。
  钟谟和冯延鲁也来了,赵光美专程请他们来的,李重进也很乐意,大概是想要趁此机会告诉钟谟——抱歉,不与你合作了。
  经历过大风大浪的钟令君好像没事的人一样,反而嘴角含笑与每个人打招呼,仿佛在等着看一场笑话。
  冯延鲁虽然没有参与谈判,但人老成精的他岂能毫无察觉,同样含笑看着这一切,期待着各方的表演,也隐约有些许不好的感觉。事已至此,只能随机应变了。
  赵光美来了,这一遭是代表天子,也代表亲家公而来,李重进亲自出门迎接,将赵光美迎入府中。
  良辰吉时早就看好了,纳彩之礼随即开始,皇家准备贫雁一只、羔羊一只、酒、黍、稷稻、米、面各一斛,此乃自从隋唐以来,皇子亲王纳彩的标准配置。
  除此之外,杜太后与王皇后也赏赐了未来(孙)媳妇不少精巧首饰,珍奇宝物。淮南文武、扬州名流也纷纷送上厚礼以表祝贺。
  联姻的第一礼便算是成了,随后便是问名,交换生辰八字。
  赵德昭是皇长子,身份贵重,成亲几乎等于是纳太子妃,所以须得司天监正式合过八字,确定无碍,才能进入下一个环节。
  加之赵德昭年岁尚小,等到六礼完全进行完结,还需要数年时间,环节繁多,变数也就颇多。
  这是李重赞不安的地方,也是赵光美敢于以之为缓兵之计的缘故。
  不过良好的开端,总会让人下意识对未来充满期待和信任。也许李重进心里已经开始以大宋国丈,天子亲家自居了,此刻正红光满面招呼赵光美入座开宴。
  宴会之上,众人纷纷向赵光美与李重进敬酒,恭贺这桩天作之合的好姻缘。
  李重进似乎真的发自肺腑的高兴,频频举杯,不一会便喝的满面红光,有些飘飘然。
  赵光美知道今日凶险,自然格外警惕,故而只是浅尝辄止,一边举杯祝酒,一边小心观察着周遭情形。
  场面很喜庆,也很祥和,但所有的美好都随着一声惊呼戛然而止。
  一位添酒的侍女,突然拔刀刺向了李重进。
  是的,没错,行刺的对象是——李重进。
  可怜蔡国公,未来的国丈已经有些醉醺醺,反应也比平素慢了许多,眼看着刺过来的匕首,竟然躲不开。
  还好,身旁的李重赞反应很快,救兄心切,抓起几上的酒爵便砸了过去,然后纵身扑过去相救。
  刺客许是受到些许影响,稍微躲闪,这一刺不是那么坚决,虽然刺入了李重进的皮肉,受了些伤,却不足以当场殒命。
  等到再想动手的时候,李重赞已经来到身前,虽无兵器在手,但一个年轻力壮的武将足以周旋应付,而侍卫们也迅速扑了过来。
  但几乎同时,院外也响起喊杀声,些许跟随赵光美而来,送聘礼的脚夫竟从礼盒之下抽出了兵刃,和不知道从何处钻出来的杀手,一同扑向了内厅。
  不知道是谁喊了一声的:“李重进意欲谋反,有负皇恩,奉旨斩杀!”
  “赵光美假意提亲,意图刺杀使相……”
  “抓住赵光美,别让他跑了……”
  顷刻之间,节度使府大乱,仿佛是赵光美假借提亲,趁机刺杀李重进……
  听起来似乎有些奇怪,但慌乱之中,信誓旦旦的呼喊很有感染力,让人信以为真。
  如此紧急的当口,刀光剑影,根本容不得仔细分辨,也不会有机会辩白。
  赵光美也从未有如此辩解,异变陡生的时候,老耿与李处耘第一时间抢过去,带着侍卫掩护三殿下退出去。
  有翟守珣这个内应,他们对节度使府的地形一清二楚,即便无人指引,也很快便出了主院,向外逃去。当然了,当他们被认定为刺杀的主谋时,追杀是不可避免的。
  越来越多的淮南兵卒涌入混乱不堪的节度使府,一场其乐融融的喜事瞬间天翻地覆,血光飞溅,场面凄惨。
  前来赴宴的淮南官员与扬州名流也是大吃一惊,纷纷避让,虽然刺客与兵卒似乎有意避开他们,但仍不免有些许误伤,哀嚎与惊呼不断。
  钟谟和冯延鲁乃是异国贵客,由侍卫们保护者离开,不过途中却走散了。
  不知是认错了人,还是什么缘故,有几个刺客竟朝着冯尚书扑了过来,刀刀致命,要取他性命。
  千钧一发之际,幸好翟守珣及时赶到,指挥随行的节度使府亲兵上前保护,这才击退了刺客。然后掩护眼神里有些许惊慌,却也若有所思的冯尚书逃离是非之地。
  送走冯延鲁,翟守珣松了口气,却不免担心起赵光美。
  三殿下这唱的是哪出?自己身陷险境,却不让自己相助,反倒是叮嘱一定要盯紧了,保护好冯延鲁。
  任务算是完成了,不出意外,淮南开战已经无可避免,三殿下现在算是罪魁祸首还是人质?
  要紧的是,他纵然逃出了节度使府,又如何逃离扬州,逃出淮南呢?
  还有,今日的行刺不是针对赵光美的吗?为何遇刺受伤,险些丧命的会是李重进呢?
  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热门推荐
我在春秋当权臣 我在春秋当权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