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读趣阁 / 玄幻奇幻 / 守岛英雄 / 递144章有一种孝叫牵挂

递144章有一种孝叫牵挂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夫妻俩面对阿妈硬撑着自己羸弱的身体,高高举起的酒杯,心里不禁百感交集。阿妈这杯庆功酒让他俩既感动又内疚,但又无法不顺应她老人家的意思,于是都含泪端起了各自的酒杯。
  
      阿妈爽朗一笑:“干杯!”
  
      儿媳妇赶紧表达一句:“为了阿妈的健康···干杯···”
  
      儿子的祝酒词则意味深长:“为了我们一家人的永远团圆,干杯!”
  
      阿妈迟疑一下,还是把杯底的黄酒抿进了干裂的嘴唇,然后缓缓放下酒杯。
  
      “伟先,你的这份心思,阿妈懂。但是,无论任何家庭都做不了‘永远团圆’。咱们这个家也不例外呀。”
  
      “这个···”儿子不禁语塞,挠了挠头。
  
      阿妈又缓缓讲道:“就拿咱们家来说,英子和志国大了,不可能陪在家里。英子现在读大学呢,将来毕业了,也不可能再回到这个渔村呀。她有她的天空,将来还要嫁出去。至于志国嘛,现在在城里读中学呢,长期住校,偶尔周末回来一趟。他也不能着家呀。等他将来考大学了,就会像他的阿姐一样,与这个家天各一方了。至于你俩,常年守岛,同样不容易回来一趟。”
  
      儿媳妇望着阿妈一副伤感的面孔,当即表示:“阿妈,我俩以后哪也不去了,就在家陪着您。”
  
      阿妈微蹙眉头:“你说啥傻话呢?难道不守岛了吗?”
  
      “这···”刘秀娟只好向丈夫投去一个求助的眼神。
  
      王伟先不得不鼓起勇气:“阿妈,我俩决定回家陪您了,不想去守岛了。”
  
      阿妈的语音一颤:“难道···你俩为了我···就放弃自己的志愿···”
  
      儿子顿时泪眼汪汪:“阿妈···您现在需要我们呀···”
  
      “难道岛上不需要你俩吗?”
  
      “岛上···已经有人顶替我俩了。”
  
      阿妈极力克制一下自己的情绪,才平静地询问:“是谁接替了你们?”
  
      儿媳妇不等丈夫回答,抢先答道:“组织上派了两个大学生!”
  
      “两个大学生?组织上让两位大学生去守岛?这不是胡闹吗??”
  
      儿子赶紧解释道:“他俩是暂时的,今后组织上会找合适的人选长期驻守的。”
  
      “唉,谁比你俩更合适呢?”
  
      夫妻俩同时垂下了头。
  
      “谁又像你俩这样,甘愿把自己的一生献给守岛上呢?”
  
      儿子勉强掩饰烦乱的心绪:“阿妈,这是组织上考虑的事情,我们先顾好自己吧。”
  
      “孩子,你这算是顾好自己吗?居然为了自己的阿妈,就连自己的志向都半途而废了!”
  
      “阿妈···我···”
  
      儿媳妇赶紧讲道:“阿妈,为您尽尽孝心,也是我们义不容辞的义务呀。”
  
      阿妈沉吟了很久,才思忖道:“你们的孝心,我心里明白。但作为你们的阿妈,我不能因为自己的病就拖累你们不能为国尽忠呀。这···并不是我的感受。”
  
      “阿妈!”
  
      “孩子们,我已经活了一大把年龄了,迟早会死的。我也看淡了生死。你们以为牺牲事业陪在我身边尽孝,就会让我的寿命延长吗?”
  
      “这···起码可以提高您的生命质量。”
  
      “什么叫生命质量?”
  
      儿子迟疑一下,才回答道:“就是您身边有人照顾,并且在患病时及时得到医治。”
  
      儿媳妇赶紧表示:“阿妈,我们是不会让您在家等死的,要带您去城里看病。”
  
      阿妈心里一热,再也讲不出规劝夫妻俩的话了,低头盯着桌上的饭菜发呆。
  
      儿媳妇见状,赶紧伸筷子帮助阿妈夹菜:“阿妈快吃吧,再不吃就凉透了。”
  
      当天晚上,阿妈坐在西屋的自己床上,长期坐着发呆。
  
      夫妻俩则住进东屋。这里也是他俩原来的房间,一直由儿子住,如今儿子住校了,房间暂时空了下来。
  
      夫妻俩同样躺不下,并肩坐着凝视着窗外。
  
      尽管在夜幕下什么都看不到,但夫妻俩的眼神一刻都没有离开,显然,他俩心里装着各自的心事。
  
      丈夫首先打破沉寂:“阿妈看样子并不情愿让咱俩陪着她。”
  
      妻子“嗯”了一声,“你说咋办?”
  
      丈夫迟疑一下,语气很无奈:“我之前还发誓不做一件违背阿妈意愿的事情呢。万一她老人家···”
  
      “是呀,阿妈之所以隐瞒咱们病情还不是为的是咱俩立志守岛一辈子吗?”
  
      “媳妇,你说该咋办?”
  
      妻子鼻子一酸:“我怕咱俩这么做会事与愿违···”
  
      “要不,你在家陪阿妈,我再回去守岛。”
  
      “家里这个样子,你还能安心守岛吗?”
  
      “为了阿妈,也为了咱们的志愿,我们必须承受这一切。”
  
      妻子心绪纷乱,把脑袋一头扎在枕头上:“以后再说吧···现在睡觉···”
  
      丈夫明白妻子的心结,不再出声烦她了,但自己却无论如何也躺不下,心里一团乱遭遭,简直是剪不断理还乱的状态。
  
      第二天,正当夫妻俩还在酣睡时,就被一阵噗噗的声音惊醒了。
  
      丈夫竖起耳朵一听,不由惊呼:“是厨房里的动静,阿妈居然亲自下厨做饭。”
  
      妻子虽然还没有睡好,一听丈夫的话,立即从被窝里翻出来,匆匆穿上两件衣服,便踏着拖鞋走出去。
  
      丈夫也躺不住了,收拾一下自己,紧跟着走出了房间。
  
      “阿妈!您这是干啥呀!”儿媳妇一冲入厨房,便随手躲过阿妈手里的菜刀。
  
      阿妈的身子往后面闪了一下,瞧瞧跟前涨红脸的儿媳妇,又瞥了一眼刚刚出现在门口的儿子。
  
      “孩子们,有啥大惊小怪的,我现在能干点啥呢。”
  
      刘秀娟的情绪有点激动,气急败坏地冲丈夫下达命令:“你还愣着干啥?赶紧扶阿妈回屋里休息!”
  
      王伟先清楚妻子有些接受不了,便抢步向前,一把挽住阿妈的一只胳膊,婉言劝道:“阿妈,如果轮到您老人家伺候我们,会让我们情何以堪呢?您就是再能动,也不能插手任何家务呀。”
  
      阿妈没有再申辩什么,而是眼圈一湿,转身离开厨房。她不能不给儿子和儿媳妇敬孝心的机会。
  
      早餐桌上,阿妈显得沉默寡言,全然没有昨天餐桌上的那种兴致。
  
      儿媳妇有些不安道:“阿妈,您是不是在生我的气?”
  
      阿妈一愣:“你咋能这样想?我为啥要生你的气?”
  
      “我···我刚才在厨房性子急···是不是气着您了?”
  
      阿妈一声苦叹:“难道我还不清楚你心疼我吗?我···我是生自己的气呀···气自己的身子要拖累自己的孩子了。”
  
      儿子鼻子一酸,刚夹起的一口菜实在无法填在嘴里,含泪表示:“阿妈···您没有拖累我们···是我们到了尽孝心的时候了···”
  
      阿妈潸然泪下:“伟先,阿妈含辛茹苦把你拉扯大,自然是需要你的孝心。可是,阿妈并不情愿你从此放弃自己的志向···而是希望通过另一种方式尽孝···”
  
      “阿妈!”
  
      “天下做父母的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有出息···只要自己的孩子成为对社会对国家有用的人···就是对我的最大的孝···”
  
      “阿妈!”
  
      儿子埋下了满是泪水的脸,内心是苦辣酸甜。
  
      儿媳妇只好表示:“阿妈,只要您的身体能好起来,我们就再回去守岛好不好?”
  
      阿妈直面儿媳妇:“秀娟,还记得当年你们的阿爸情况吗?”
  
      儿媳妇心头一震,立即泪眼模糊:“您不知道伟先当时知道真相···心里有多难过···多悔恨···这对他真是太残忍了···”
  
      儿子这时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立即掩面抽泣起来。
  
      阿妈刚想深一步劝导,一看儿子和儿媳妇这样的痛苦,只好哀叹一声。
  
      当年上午,村主任刘明辉闻讯赶过来了。王伟先对这个在村里土生土长的中年男子自然非常熟悉,热情之余又夹带一丝感动。
  
      阿妈推说身体不舒服,躲回自己的房间了,留下儿子和儿媳妇接待这位村官。
  
      王伟先对他的感激之情溢于言表:“刘主任,我阿妈多亏您照顾了,让我无以为报呀。”
  
      刘明辉一副嗔怪:“伟先兄弟,您讲这话就太忒见外了吧?您们夫妻俩背井离乡去守一个孤岛图个啥?还不是为了国家的安宁吗?咱们村是不是包含在内呀?您们也是守护这里一方的平安呀。既然您们有这么大的付出,我作为村干部难道不该尽一份责任吗?再说,照顾您阿妈是村里的一致意见,也不都是我的功劳呀。”
  
      王伟先听到这里,心里很不是个滋味,不由跟妻子对视一眼。
  
      刘秀娟同样神色黯然,如今她和丈夫放弃守岛了,还配村里所给予的无私帮扶吗?
  
      王伟先只好表态:“我阿妈今后就不需麻烦村里人,我和秀娟不是回来了吗?”
  
      “难道您们不守岛了?”
  
      “嗯,我们决定先尽孝。”
  
      刘明辉顿时质疑道:“您们觉得陪伴就是尽孝吗?”
  
      王伟先心里一沉,随即表示:“当然不仅仅如此。我要带她老人家四处求医,不能让她这样等死呀。”
  
      刘明辉欲言又止,下意识瞥了一眼西屋的门。
  
      刘秀娟心里一动:“刘哥,您是不是有话要说呀?”
  
      “这···我有些话不知当讲不当讲···”
  
      王伟先赶紧请求:“明辉,都到了这个节骨眼了,您还有啥说不得呢?有啥话就尽管说吧。”
  
      刘明辉迟疑道:“其实这是为您们阿妈诊断的老大夫说的话。”
  
      夫妻俩同时眼前一亮:“他说啥了?”
  
      刘明辉回忆道:“当初您们阿妈被确诊肺癌后,我亲自跑了一趟市里医院,向那位老大夫请教治疗的法子。可他说,患者的年事已高,而且体质又差,在现有的医疗条件下,无论是开刀做手术还是化疗,都不是好办法。甚至可以加速患者的死亡。我当时又问,难道老人家的病真的就束手无策了吗?他说,目前最好的方法就是让患者活得轻松一点,只要心态好,心里又有盼头,往往会延长她的寿命。假如她一旦有心理负担,情况就不好办了,就有可能让病情迅速恶化,并一发而不可收拾···”
  
      夫妻俩听到这里,不禁毛骨悚然,阿妈因为他俩放弃守岛而回来照顾她,那份心理压力可想而知。
  
      刘明辉的话还在继续——
  
      “我当时向老大夫讲了您们阿妈目前的家庭情况,比如您俩常年在外面为国守岛,一个孙女刚读大学,另一个孙子在城里读中学,也是住校。在这样的情况下,如何让患者活得轻松一点呢?那个老大夫回答说,其实所谓的孝是因人而异的,有的孝心是倾情陪伴,也有的孝心是无微不至的照顾,当然,还有一种孝心就是牵挂。如果患者因为牵挂而萌生一种渴望,那对本人来说也是一种幸福。因为他{她}看到的是希望,而不是绝望。”
  
      刘秀娟听到这里,忍不住打断道:“难道您说我们的阿妈会因为一种牵挂而活得不痛苦?”
  
      刘明辉思忖道:“您们的阿妈是看着我长大的,我对于她老人家也是非常了解的。她是一个好强的老人,无论对谁都没有依赖性,是一个甘愿付出而不图任何回报的老人。我正因为如此,才没有把她的病情通报给您们,而是尽量照顾她一下。现在您们为了她而放弃守岛了,不知道对她来说是欣慰还是不安呀。”
  
      夫妻俩无言以对,长时间陷入沉思当中。
  
      当吃午饭的时候,一直郁闷寡言的阿妈突然向夫妻俩提一个要求:“你俩既然回来了,能帮阿妈一个忙吗?”
  
      儿子首先精神一振:“没有问题!别说一个忙,就算一百个一千个也没有问题。”
  
      儿媳妇则显得很谨慎:“阿妈,到底是啥要求?只要我们能办得到,肯定会满足您的。”
  
      阿妈一声叹息:“唉,阿妈会提让你俩为难的要求吗?”
  
      儿媳妇不免惭愧:“您说吧。”
  
      “明天是周末,志国就该从城里的学校回来了。”
  
      “哦,他回来又咋样?”
  
      “他长这么大,还没有去过太婆家呢。”
  
      “您想让我们带他去外婆家?”
  
      “不仅是他,我也想回自己的娘家一趟。虽然你们的外公外婆早就走了,但那里还有我的阿弟和阿妹。前段时间,你们的小表弟还来看过我,并说那里的亲人很惦记我。我也很多年没有回去过了,现在真想再回去看看。”
  
      夫妻俩对视一眼,彼此心里都是一酸,这似乎意味着阿妈要跟自己出生的地方诀别。
  
      再说江口市hai yang ju局长杨清河也在积极行动中,经过斡旋,很快从市医院争取到一个住院床位{当时的医疗资源还是紧缺的,尤其是大医院常常人满为患}。不过,他并没有满足,而是召开了一次全局的重要会议,会议的主题就是如果安置那对守岛夫妻。17
热门推荐
道缘浮图 天行战记 道缘浮图 天行战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