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读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汉宣帝 / 第二十章西王母赐字

第二十章西王母赐字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迫于时间的关系,大曲阜来去匆匆,等到赶回淳于家,已经是月上树梢头了。淳于艳在姐姐怀里睡熟了,手里还拿着零食,自打记事起,第一次出远门去大城市玩耍,小丫头玩的很尽兴,两个眼皮早就上下打架了,她还是强撑着直到睡去。
  等到货物卸下,一切安顿好了,刘强让大家都去休息,说是明天还有活要干,然后自己就钻进了厨房。
  刘强将蜂房上锅后走出厨房,想着在院落中透口气,走出来了却发现淳于珊静静的站在厨房门口,抬头看着天上的那轮明月,手里边还端着一碗茶。
  她看到刘强出来,有点慌乱的捋了捋鬓角的发丝,将手中的茶递给了刘强。刘强笑了笑,他虽然不喜欢这个茶的味道,但是还是接过来,喝了一口,问道,“怎么还没去睡。”
  “看你在操劳,给你端碗茶过来。”淳于珊说道。
  “那怎么不进去?”刘强有点纳闷,看淳于珊的样子,应该是在厨房门口站了会儿。
  淳于珊脸上露出点疑惑跟惊喜夹杂的表情,技艺与知识,都是属于不传之秘的,除了传人与家中子女,外人未经许可,是不得窥探的,这牵扯到传承与谋生,有时候甚至是家中的女性都不得观瞻,刘强对淳于珊随口说出的,你怎么不进去,至少当淳于珊是自己人。
  淳于珊低声说道,“不传之谜,我怎好随意观瞻。”
  “不传之秘。”刘强有点挠头,他对这个事情还没有一点概念,在他的人生经历中,只要你肯交学费,几乎是想学什么都可以学到,更何况还有大把大把的免费资源摆在那里,就看你想学不想学了,但凡碰到有资质的学生,学校跟老师都在争抢,每到夏天,生源大战就会上演,哪有什么不传之秘,。
  他有点理解了,笑了笑,牵起淳于珊的手,说道,“来。”这个随意的动作,让淳于珊的脸上起了一层红云,她不知道是松开刘强的手,还是就让他这么牵着,心里小鹿乱撞的挣扎着,幸好,这段路很短,在淳于珊还没做完思想斗争的时候,刘强已经松开了她的手。
  “这样,你坐下,往灶里添柴,我搅拌。”刘强对淳于珊说道。淳于珊默默的坐下来,旺盛的灶火映在她美丽的脸庞上,将她脸上的红晕遮掩住了,这个时候她才感觉自然一些。
  刘强并没有注意到淳于珊的这些变化,他一边搅拌,一边对淳于珊说着这些蜂房经过煮制之后,会沉淀,冷却之后会凝结,凝结之后就能燃烧了,还可以做出蜡烛等等。淳于珊听着刘强说这些,就像听天书一样,她看着刘强,感觉刘强就是天上下凡的神仙,在说着天书,做着神仙才能做的事情。
  刘强扭头,猛不丁的看到淳于珊的表情,他一拍脑门,可能是这些话现代性太强,当时还没有这样的词语,然后笑笑说道,“总之就是这个样子,其他怎么解释,我也不会说。”在煮制完蜂房时,刘强还往里面加了些栀子花进去,说道,“再给他加点调料。”
  此时已经是月上中天,刘强看着强撑精神的淳于珊说道,“大功告成,等明天冷却凝固后就能用了,很晚了,早点休息吧。”两个人分别去了自己的房间,刘强也确实乏了,虽然是三十四五的心理年龄,生理年龄毕竟是十六七岁的少年,他倒头就睡。那边淳于珊躺在床上却久久睡不着了,心里头老是有那个少年的影子。
  天光大亮,刘强还在熟睡,直到彭祖将他摇醒。刘强出得房来,发现所有的人都起来了,都在看着他,明天就是于增年迎娶小妾的日子了,这灯笼还没影子呢,看得出来众人的眼神里有些着急。
  刘强笑笑,说道,“吃饭,吃完饭开工。”
  吃完饭后,刘强开始合计尺寸,给众人分工。高山疑惑的问道,“我们也参与?”刘强笑了,“高叔叔,分钱有份,干活也得参与吧,那么多活,我自己干,不得累死。”高山与淳于泽没有想到,刘强会让他们参与到制作灯笼的工作中来,高山明白,这个灯笼制作技术一旦学到手,肯定会发大财的,再说,他本身就是制造技艺的大行家,对新奇事物,充满了天生的好奇,他的心里面早就痒痒了,只不过刘强不提,他怎么好主动的打探别人的不传之秘。
  听到刘强这么说,心里面又不禁感慨,这个少年还真的不一般,明明是天大的好事,对参与者来说,无疑是恩惠的施与,这个少年说出来,成了一种必须尽的义务。
  “好,但凭公子吩咐。”高山说道。
  流水线生产嘛,这个对刘强太小儿科了。他让高山劈制龙骨,彭祖跟长乐打磨,淳于珊剪裁大红的丝绸,自己跟淳于泽组装。淳于艳脆脆的声音问刘强,“病已哥哥,我做什么?”刘强摸了摸她的头说道,“你呀,任务最重,当监工,看谁偷懒,你就罚他。”听着刘强给自己分配了这么重要的一个工作,淳于艳开心的拍着小手说道,“好!”
  在劳动中最容易增进感情了,尤其是分工合作,必须得加强沟通,一来二往之中,所有参与的人,都变得更加熟悉跟融洽,一个上午的劳作,成品就几乎出来了。
  高山在工作中是个一丝不苟的匠人,他在做完自己工作后,几乎将彭祖跟长乐两个人的工作又重新做了一遍,因为他的存在,下午在组装起第一只灯笼时,几乎完美。
  椭圆形的竹制龙骨,披上了大红的丝绸,就像人穿上衣装,立刻就体面起来,更显得充满了喜庆跟暖意,众人看着这完美的劳动成果,都开心的笑了。刘强看着灯笼,却总觉得少了点什么,他想了起来,对淳于珊说道,“麻烦淳于姑娘拿笔墨出来。”
  众人都不解,要笔墨做什么。淳于珊虽然疑惑,但还是去将笔墨拿了出来。只见刘强蘸好浓墨,舔好笔尖,仔细的观察了一下灯笼,还用手大致比划了一下,让彭祖跟长乐将灯笼扶住,然后提笔用隶书在灯笼上写下了一个双喜字。
  在刘强刚往灯笼上写字的时候,高山与淳于泽等都大吃一惊,高山都产生了拉住刘强的冲动,这么好的东西,涂上黑黑的墨,这不糟蹋了吗?!
  刘强写完后,自己看着写的这个双喜,还是比较满意的。当初单位里为了丰富干警们的业余生活,也是响应国家振兴国学的号召,成立了书法协会,还从单位外请来了名师为大家举办培训班。开始并没有多少人有学习书法的热情,于是领导开始指派,作为大队长,自然必须起带头作用,刘强就这样被局长抓了壮丁,一来二去的刘强竟然喜欢上了书法,每每在工作之余,提笔挥毫,都能静下心来。在本系统举办的书法比赛上,刘强的隶书还获得了一等奖,受到了公安部的嘉奖,被局长树立为局里热爱学习的典型。
  这个喜字,庄重大方,浓黑的墨色与丝绸的红色形成强烈的对比,于是乎,红色更加喜庆,墨色更加庄重。
  淳于泽一看,是个喜字,又不是个喜字,这是喜字并排连在一起的一个双喜字,一看这书写,就是出自大家手笔,带着古意,也带着新奇,与当今书写有着区别。
  高山看着,觉得挺有意思,他识字,也会书写,虽然自己的书法不怎样,但是能够看出书法的好坏。这个双喜字,凝厚稳健,却又透漏着俊逸潇洒。
  “这是?”他疑惑的问着刘强。
  “喜字啊。”刘强说道。
  “哥,喜字都是单写的,哪有并排连在一起的。”彭祖说道。
  “没有这样写的吗?”刘强纳闷,结婚不都得是双喜吗?哪有写单喜的。
  “没有。”淳于珊摇摇头答道。在刘强写出这个喜字后,刘强在她心目中的形象又刷新了,淳于珊一直在努力钻研家中的医学书籍,并时常做些笔记,刘强的字,一看就知道出自名家所授,并经过多年书写。
  刘强一听,就知道还没有出现这种写法,于是他说道,“昨夜西王母娘娘给我托梦,说是于增年于大人迎娶妾侍,乃上天赐予的姻缘,实为天作之合,对男女双方来说,都是天大的好事跟幸事,所以是双喜,迎娶之后,就由两人变为一人,所以两个喜字就成为了一个喜字,喏,就是这个字了。”
  这是明显的在忽悠跟瞎扯,也亏他想的出来。在古代,尤其是宋元以前,人们对天地神仙,祖宗圣贤,都充满了敬畏与虔诚,这些人被刘强忽悠的都相信了是西王母娘娘给刘强托的梦,要不然他怎么知道这个字这个写法,仓颉造字惊天地动鬼神,字哪能是一般人能造出来的,而且长乐跟彭祖都知道,就病已哥的书写水平,能把喜字写下来就不错了,更不用说写的这么好了。唯有高山有所怀疑,从刘强坑于二公子这件事上,他就明白,刘强对神仙并不敬畏虔诚,但是他并没有说出来,再说,一个邑令娶个小妾,就跟喝凉水似得,西王母娘娘还能赐字?!。
  “既然是西王母娘娘赐字了,那么怎么也得让于二公子感谢十金吧。”刘强带点奸诈的笑了。
热门推荐
我在春秋当权臣 我在春秋当权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