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读趣阁 / 玄幻奇幻 / 积善令 / 第七十六章 重逢

第七十六章 重逢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刘德容和马安是银湖城一家车马行的车夫,受雇主之托,从银湖城送药材到小石城,不料竟会半路遭劫,境界只有太初五重境的他们本以为难逃一死,没想到竟得两位义士相助,救下一命。
  命是保下了,但货物就不能按时送到了。
  芥子可以藏物,但并不能减轻重量,那马车里摆的虽是小小的芥子,但其重量不下两千斤。
  若有追风马和风行符,马车自然是轻若无物,但如今马死符破,想要将芥子运进城里并不容易。
  正愁苦间,只见一个蒙面义士走过来道:“二位是不是还要送货进城?”
  刘德容抱拳笑道:“有位老医尊要在小石城开一家医馆,咱们受托送药材,现下马车坏了,只能重回车马行取车了。”
  李青辰走到车厢旁,拍着车辕道:“那多浪费时间啊,不如我帮你们拉进去好了。”
  二人愣住了,以李青辰的修为要拉动两千多斤的车厢并非难事,但哪个修行者会屈尊干这种贱活?
  “不用不用,二位义士救小人一命,已是感激不尽,这等小事岂能再叨扰义士。”
  “无妨,我们也要回城去,正好顺路。”
  李青辰并指如剑,车厢上画了起来。
  天地元气在他的指尖汇聚,走出一道道轻灵玄妙的线条,大风凭空而起,吹得车厢门帘簌簌响动。
  这是……风行符?
  刘马二人瞠目结舌,以手作符,印象中只有浸淫符道数十年的符师才能办到,这义士如此年轻,竟是个符道天才?
  李青辰在车厢上连画数十道风行符,品阶自然比不上车厢原来的风行符,但胜在数量多,也能减轻三成重量,双手把住车辕,七百二十个气海齐齐发动,向上一提,拉着装满灵药的车厢往小石城奔去。
  沙流海与刘马二人合力推着另一辆车厢跟在后面。
  约莫两刻钟功夫,李青辰便拉着车厢到了城门口,刘德容在后面喊道:“恩人,咱们要送到建掖街九十四号去。”
  建掖街九十四号就在小石城主街上,李青辰很快便找到了地方,这里是建掖街上难得一见的三层大高院,用作医馆倒也妥当。
  “送灵草入城,得三十善点。”
  积善令向来吝啬,这三十善点却是近乎白送,不过之前杀了十多人只给了四十善点,两相比较,似乎还少给了点。
  此刻月明星稀,大院前后不见一丝灯火,刘德容上前摇响门环,轻声喊道:“薛医尊,五速车马行给您送货来了。”
  听得薛医尊三字,李青辰心中一动,这薛医尊,该不会是那位天下第一神医薛景晦吧?
  刘德容话音刚落,大门无风自开,一个平淡却极其清晰的声音传入众人耳中:“进来吧。”
  听到这熟悉的声音,李青辰忍不住全身发颤:果然是薛神医!
  他老人家怎么会到小石城这种小地方来开医馆?
  他拉着车厢进入院中,果见薛景晦拄着淡黄竹杖站在台阶上,神色淡然地望着四人。
  刘德容躬身行了一礼,道:“深夜叨扰您老,还请薛医尊见谅,今晚在城外遇到恶匪抢劫,多亏两位义士相助,否则连人带货全没了。”
  薛景晦抬眼朝李青辰和沙流海扫了一眼,微笑道:“多谢二位了。”
  李青辰利用千狐之面换了模样,薛景晦也认不出来,正犹豫要不要以真实身份相告,忽听沙流海抬头问道:“你要在这里开医馆?”
  薛景晦道:“怎么?在这里开医馆还有讲究?”
  “奉劝阁下别白费功夫,小石城的医馆是开不起来的。”
  “这是为何?”
  “小石城只允许孙氏医馆一家医馆存在,别的医馆开不了半个月就得倒闭。”
  “谁定的规矩?”
  “孙家的规矩。”
  薛景晦淡淡道:“那可真是不巧,老夫最不喜欢别人逼老夫守规矩,”
  “这医馆开在建掖街上,不出半月,怒獒帮一定会来砸馆。”
  李青辰知道薛景晦的真实身份,以他老人家的地位修为,别说什么孙家,便是全小石城的修行者加一块也不够他一个人打,区区怒獒帮更算不得什么。
  想到此处,脑中灵光一闪,如果能得薛神医相助,覆灭怒獒帮岂不易如反掌?
  这可是天上送来一条大腿让自己抱啊!
  他把脸一抹,露出真容,向前几步道:“薛前辈,您老怎么会想到在这种小地方开医馆了?”
  薛景晦见他变了模样,轻咦一声:“你是……”
  “药者八形,曰汤、丸、散、膏、丹、酒、露、锭;赤甲金蝎,独产酆州大漠,诸身硬甲坚不可破,碎其三四足间胰脏可破,您老的医经晚辈日夜拜读,每每掩卷沉思,感悟颇深。”
  感悟颇深是真的,日夜拜读就纯属扯淡了,他每天不是在善境中猎杀妖兽便是练习阴阳掌,《百草素问经》只读过两三遍而已。
  沙流海诧异地望了李青辰一眼,显然也没料到李青辰竟与薛景晦相识。
  薛景晦虽知李青辰多半是在拍马屁,但心中还有颇为受用,微笑道:“老夫是医尊,只管行医救人,从不过问病人的修为身份,道门掌教也好,路边乞丐也罢,于老夫眼中毫无区别,这里地方虽小,但病人不少,老夫在此能一展所长,也算不负平生之志了。”
  “薛前辈医者仁心,晚辈佩服,不知您这医馆还缺不缺人手?晚辈虽然学艺不精,但也算粗通医理,又是本地人士,希望能为前辈尽一分绵薄之力。”
  薛景晦沉吟片刻,道:“老夫也才落脚不久,人手堪堪齐备,老夫那本医经你懂多少了?”
  《百草素问经》是薛景晦耗费毕生心血所著,总结前人经验,订正错误医理,融汇古今医学,乃集六州医道大成之作,说是第一医经丝毫不为过。
  李青辰虽然读得少,但也知此经非同寻常,不敢胡夸海口,道:“医道如海,晚辈不敢妄谈,约莫一两分而已。”
  薛景晦对自己的著作极有信心,傲然道:“能懂一两分做个小医尊足矣,老夫的医馆正缺坐诊医尊,待通过老夫的考校后,你便正式坐堂吧。”
  两天后,李青辰通过了薛景晦的考校,成为了正式医尊。
  没几人知道小石城最大的世族少了一位管家,但很多人知道建掖街上新开了一家医馆。
  医馆名曰“济世”,只有两个医尊,一老一少,老的与神医薛景晦同姓,极少露面;少的是本地人,年纪极轻,相貌却是俊俏得紧,吸引了众多少女前来窥探。
  至于医术嘛,大家都信不过一个嘴上没毛的孩子。
  三天下来,医馆竟是门可罗雀,李青辰更是一诊未接,心中极为郁闷。
  直到第四日,终于有一个拄拐大汉坐到了李青辰的诊桌前。
  
热门推荐
道缘浮图 天行战记 道缘浮图 天行战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