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读趣阁 / 历史军事 / 小刀乱 / 第二十一章:反倒不急

第二十一章:反倒不急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两日过去,原先派出去的护卫,依次回来了一些,当然不可能有什么信息,皆是一无所获。
  不过姜同却似乎一点都不急了,一副听天由命的样子,只淡淡的笑道:“并不急,慢慢找吧。”
  除了汪顾之外,其他并不知所以,个个又是诧异,又是不解,纷纷摇头:“姜校尉,这是改了心性了,前些日子每日茶饭不思的,如今每日倒喝起小酒来了。”
  “不是姜校尉不急,而是汪参军过来之后,给他吃了个定心丸,所以,这将军需要谋士,皇上需要翰林院,就这个道理。”
  “这谋士与翰林院,也不是一码事!”回来的杨果鄙夷地看着他们道。
  老兴却调侃道:“在咱们这群人里,真正称得上谋士的,便只有杨果兄弟了。人家那可是去考过秀才的。”
  “不值一提!不值一提!连考了两次,都没考中。”杨果讪笑道。
  “那也算是知书达礼之人,比我们这帮大老粗,不知要强上多少倍!”
  杨果连忙摆手:“还是人家汪参军厉害,这一过来,便运筹帷幄。”
  老兴转身看了看正在房间里对饮下棋的汪顾与姜同,低声道:“虽说这汪参军是大将军的幕僚,不过我觉得也是色厉内荏,徒有其表,你们也看到了,人一过来,主意倒是出了,可哪有什么效果,小刀殿下不是依旧没有找到。”
  “老兴大哥说的是,他这随便动动嘴皮子,咱们兄弟忙了好几天,劳累辛苦些倒也无妨,只是这主意也不顶用啊。”众人附和道。
  “既然这主意不管用,姜校尉为何却不急了呢?这倒也怪了!”
  “一定是被那汪顾忽悠了!”
  “.................”
  老兴摇头道:“定不是你们想的那般,虽说姜校尉并未考过什么秀才,却也是识得字、读过书的人,头脑聪明的很,你们以为他不知道这样根本找不到小刀殿下,看他的样子,不是不知道,而是明知道,却无所谓。”
  “姜校尉不会是破罐子破摔了吧?”
  老兴却笑了:“若是破罐子破摔,那必是垂头丧气,你们看姜校尉是那般样子吗?不是!他那是淡定!是临危不乱!”
  “看来姜校尉已经做好了最坏打算的准备。”杨果也认同老兴的看法。
  “我说怎么着,还是杨果兄弟有眼光、有见地!”老兴接着道:“既然姜校尉不着急,咱们也就悠着点,左右应该没什么大事,大家可以安心了。”
  其中一人摇头道:“反正我这心是放不下来。”
  又过几日,所有人都赶了回来,各个府县衙门负责户籍的吏员,都找了一遍,除了新生儿入户籍的以外,根本就没有被收养的孩子办理户籍手续的。
  “下一步,该如何去找?”有人问道。
  姜同笑了笑:“不找了。”
  “不找了?”
  “对!不找了!”姜同望向挤了满屋子的众人,笑道:“各位兄弟这些日子辛苦了,今天既然大家都回来了,就出去买头猪回来杀了,咱们把没过好的年,补回来。”一边掏了一锭银子交到老兴手上:“老兴大哥,你带几个兄弟去,捡头膘肥肉厚的,买了回来,顺便再多买些配菜、好酒!”
  众人均是一愣,这不找便不找了,如何倒还庆祝起来了。
  老兴将众人往外一推:“走!走!别在这儿杵着碍眼!”
  大家只好出了屋子,只留下姜同与汪顾两人。
  “我觉得汪参军有必要写封信给大将军,别的不说,只需再跟大将军多要些时间。”
  汪同点头笑道:“看来姜校尉当下是深谙拖字诀,我也正有此意,待会便手书一封,只是不能交由自己兄弟前往,需另找送信之人,且再拖上一拖,余下的事,便是在这儿静候时机变化了。”
  汪顾的书信倒也简单,但他并未说小刀无法找到之事,而是说当下已有多条线索,找到小刀殿下指日可待,便线索繁多,需要一一筛选,故而还需此时日,望大将军准许。接着又附了些诸如办事不力、有负大将军所托之类自责的话。
  拿与姜同看了,姜同一边看一边笑道:“同样的事,在汪参军口中说出,倒大有不同,只怕大将军应也得应,不应也得应。”抬眼看向汪顾道:“汪参军随着大将军倒真是屈才了,若逢乱世,以汪兄之智慧,定然能立不世之功!”
  “可惜当下并非乱世。”
  “汪兄,以你之才学,为何不走走科举之途?”
  汪兴举杯小饮,笑道:“科举所依的是书面文章,而我走的是实用之谋,实用之谋在于活用,书面文章在于死究,虽说汪某并非大材,却对这种死究之术深恶痛绝,莫说根本无法挤上科举之路,便是有些能力,也不屑为之。”
  接着道:“所以,正如姜校尉所说,太平之世,我也不过仰仗诸如蓝忠之类,做个幕僚文案之类,若是出于乱世,或许倒还能有些武功治世之举,可惜,生不逢时啊!”
  “汪兄也算是郁郁不得志之人,能有不得志之感,方说明胸有大志。”姜同与他碰了一杯,一饮而尽。
热门推荐
我在春秋当权臣 我在春秋当权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