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读趣阁 / 玄幻奇幻 / 随行散记 / ~老家阳台上

~老家阳台上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前两日,从上海回老家,真不愧是家乡!那会在城市里心情多有浮躁,焦虑,可到了家乡,看着这熟悉的不能再熟悉的场景,家里的老井,那3层的小楼,村前的池塘,池塘被打干了,老乡在里面争先恐后的捞鱼,这个大,那个胖,也是徒手在打捞,溅的一身泥,但也见捕鱼之乐,雨到是不多,不过这份乐趣也当得品味了吧,这都成了固定的过年节目了。
  还没出门拜见亲友,不过想来那张张熟悉的面孔还是一样,一起从小长大的人啊,再见时总有几分亲切,从彼此身上可以看到依稀年少时的影子,那份印记从不随时光的消逝而凋零,反而更见其诚。
  不过内心深处仍然是有着几分忧伤,不知道是我自己从小到大在成熟在变化,还是曾经年少轻狂,幼稚青涩的脸庞被时光刻上了应有的模样。总觉得社会的现实,经济上的压力,人性的温善一面已经被渐渐磨光,不知道能不能说是磨光,或许还剩下了点什么,但亲情间已有淡漠,套用村里长辈在某老乡婚礼上进酒之前的那句话——现在我们虽然还是热闹,条件也比那时好,但人情味淡多了!诚如是
  或许这不仅仅是我这一个村子,大部分乃至绝大部分都是如此吧!
  物质上确实比小的时候好了许多,但感情上的淡漠已是整个社会的通病了吧。可奇怪的是现在的文化教育水平是要高于以前的,就单单从大学的毕业人数就可以看得出来。仗义多是屠狗辈,读书人却多有负心,这不是我说的,是古人所讲,此处免费引用了,先贤勿怪!我曾想过这方面的,也有自己的一番见解。
  明朝洪承畴,世之大将,为明末朝廷平乱做出重大贡献,但是最后无力回天,归顺于清
  黄道周,一届文臣,这样的人和平年代倒还可以好好混混,但乱世就够呛了。但偏偏这样的人拼死抗清,拒不投降,玉碎烟消,尽诚尽节
  明成祖朱棣起兵靖难,也就是造反,允炆帝麾下大将平安,盛庸等人起先也是奋勇杀敌,立下大功,但见事不可违时,也归顺了胜利者,可允炆帝手下的方孝孺,书生误国,没见过在这场长达四年的皇位争夺战中立下什么实质性的功劳,可就是这样一个人最后宁灭十族,也要保全臣节。其实这样的人在生活中也是比比皆是。
  比如父母,天下无不是的父母,父母对子女那自是真心真意的,世间从来没有什么感情能比得上上对下的感情,可是明明是这样的好心,有时却办了坏事,可能是感情太重远超理智,又或者是用错了方式方法,又或者是上了年纪有些固执,又或者是二十多年的世间差,导致两代人的思想差异。
  比方说我的父母,总说我眼睛近视,他们那时读书毕业那有几个近视的,总说现在小孩太舒服,他们那时候放学还得下田干活,双抢,掼稻等都是相当辛苦的,可等到他买了智能手机,天天抱着手机的时候,我问他,如果你在我这个年代,你会不会近视,如果我在你这个年代,我也会下田干活,同样,你如果在我这个年代,你也会懂得互联网,就像我不会玩现在小孩玩的那个平衡车一样,其实大家都一样,毕竟一代人只能干一代人的事!就像上面说的朱元璋怕手下造反,大肆屠杀,可仙去之后却发现儿子和孙子打起来了——该来的自会来,把自己该干的干好,规律无人可以挑战,更不能逆转,从来都是!
  可世间难道就没有既能守节又能武功的人吗?
  有的,肯定有的
  蜀汉谋主诸葛亮
  心学大成王阳明
  愚直守正曾国藩
  本朝*****
  这说明还是有的,但是人道不平,天道却至公至简,有这方面的赠与,就没那方面的天赋,所以文武双全,一首锦绣文章,一生经世致用的人终究聊聊无几,我遍观千载史书,能找到的也只能找到那么几个。大部分人都是偏才,精于某个方面,但在其他领域就够呛,这样的大家平时生活中也应该能多多发现。
  但正是如此,天不生无用之人,地不长无名之草,可我国的教育确是通才教育而非专才教育,记得以前在看鲁豫有约时,韩寒曾对鲁豫说,自己成名后,某篇文章被出在语文考卷上,题目是作者当时的意图是什么(选择题),韩寒自己选错了!
  全面发展,全面平庸——韩寒
  如果按传统意义而言,韩寒偏科极为严重,可却功成名就,而那些当时和他一道上学的优等生,还在还房贷,其实像这样的例子,放眼全国,比比皆是
  人,有两种,一种是严格按照自己的意旨来走,这种不受他人及后天影响,这种人看成我行我素,他们几乎已无多少可塑性,他们的路几乎是注定的,这种人很少!大部分人都是第二种,受着外在影响,这样的人对后天教育要求很大,可塑性很高!
  而在我国的通才教育下,大部分都成为了螺丝钉,哪里需要放哪里,很难有个人特色,中庸中庸,久而久之都庸了!
  中国的大学到底把人才培养到哪里去了?——钱学森
  其实就连中国的成功都有些不一样,成功也有两种,一种是抓住机会的人,这种人十有八九会成功;还有另外一种成功者,即创造机会的人,这种人除非天灾人祸等不可抗力,否则一定成功。前者是洞悉社会现实的人——知彼,后者是深刻了解自己的人——知己。其实但从外在而言,两者是差不多的,但从内心来说两者是远远不一样的。简单来说,前者是做自己要做的事,以此成功,但却未必幸福;而后者是做自己想做的事,以此成功,不仅是成功的,而且还是幸福的。所以鱼和熊掌是可以兼得的,是有人可以兼得的。
  到饭点了,饿了,下回再续!
热门推荐
道缘浮图 天行战记 道缘浮图 天行战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