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读趣阁 / 历史军事 / 盛金王朝 / 第四十三章 陆家二叔拜访

第四十三章 陆家二叔拜访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今天是金盛给陆子豪交水泥的日子,特意吩咐了下去,早早的就让陆子豪运水泥大军来装车,自从陆子豪的二叔接了在草原筑城的任务,一直为筑城的石头为难,当听到侄子有水泥这种筑城神器,只要砖石就可以筑城,比石头的还牢固。
  这让急白了头的陆家二叔终于松了一口气,有了金盛的水泥,终于可以筑城了,一听到金盛的水泥可以交付了,急忙派人来取。
  来运水泥的杂役有三千多人,护送士兵都有一千多人,长长的马车大军,这让金盛想起了一个成语,车水马龙,让金盛看的一脸震撼,就五千不到的人都如此震撼了,如果行军打仗的时候那得多壮观啊。
  等水泥交接完毕后,金盛总算放下了心,没有辜负陆子豪的嘱托,要不金盛把战俘分开用,没有任何成果,得罪陆子豪不说,以后连信用都没了。
  让水泥厂的主管加班加点的继续生产后,金盛回了县衙,做了很久的咸鱼,金盛感觉不能再这样了,开始接触一些鸡毛蒜皮的事,虽然很烦,可是金盛觉得这样才是一个县太爷的样子。
  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不会的就跟县丞学,一个愿学一个愿教,时间就在每天的鸡毛蒜皮中度过,然后偶尔抽空去敷文书院履行教习的职责。
  终于到了水泥路验收的这一天,春去夏来,历经三个月的水泥路终于完成,听到这个好消息后,金盛换下官服,穿着便服让林二,驾着马车去试路,以前要一个半时辰路程现在只要半个时辰不到就可以到了林家镇了,快了三倍多,而且没有以前那样抖了。
  这条路是按四车道设计的,靠左走,边上还弄了人行道,中间四车道,过路车费按公里收,大车三十文,小车十文,私人马车非拉货的五文,行人不包公里按次收费,行人只要一文,行人是包来回的,有了这条路后探亲都容易多了,每天都有工作人员驾车马车援救打扫卫生。
  走累了也可以拦下林氏路政的马车,按公里收费,每一公里一文钱,不到一公里按一公里算。这个钱是给马车队的外快。算是个肥差,工资另算。
  别看这没多少钱,经不起次数多,往返拉车的多了,这钱就来的快了。
  水泥路的竣工加快了临安县跟林家镇的运输,码头也开始热闹起来了,更多的物资通过林家镇的码头运往各地,也有外地通过林家镇把物品运到临安县卖。
  为此,金盛特意把林家镇的码头扩大了五倍,每天来往的船只不计其数。带动了整个林家镇的发展,加快了各方水泥路的建设,有些村子甚至自己出钱来修路,没办法,习惯了平稳的水泥路,谁还用坑坑洼洼的泥水路。
  不过,这样的村子都是大地主的,水泥路还有好处,就是可以嗮农作物,就算不拿来走路,嗮东西比以前方便多了。
  渐渐的,林氏建筑队的名声开始大起来了,各方来修房子的,铺水泥地板的多不胜数。施工队都扩大了两倍。
  为此金盛特意让林老爷把码头附近的空地都买了下来,修建仓库,用水泥修建的仓库,又大又干净,很受商人的欢迎,一经出租,马上就空,把林老爷赚的合不拢嘴。
  连带着林氏纺织厂的订单都快忙不过来了,林氏的布出了名的好,很多慕名来的客商不计其数,连带着成衣店的衣服都有人来批发。
  最后林老爷直接开放肥皂批发,一时间,林家镇人满为患,来批发肥皂的人络绎不绝,最后还是金盛想到限量才结束。
  要不肥皂厂做的不够卖了,不得不让林老爷加派人手来做,一时间,周边的村民,只要闲赋在家的都来林氏上班,只要你不懒,林氏多的是就业机会。
  金盛怕所有人都来打工,荒废农田,所以有个规定,本地户口的,必须最少留一个青壮在家种地,如果没有土地的,可以全家都来上班。
  部分疯狂的直接把田地卖给了林老爷,全家都来上班了,这让金盛感到无语,主要是人家种地一年没多少钱,给林氏打工,一年赚的是种地的三倍。
  只能说,钱财动人心啊,这些金盛都不管,一个愿打一个愿挨,每年都有粮食抵赋税的要求,看来金盛准备去外地买粮食了,要不还真交不起粮食的税。
  是时候把河滩边的荒地给开垦出来了,每年河边都有水患,所以那边的地都没人种,金盛让林老爷买来后,开始用水泥筑坝,挖淤泥,弄农田。
  这个也是个大工程,刚好可以向上面申请以税代工,连去外地收粮的事都可以免了,虽然每年都有筑坝的要求,每任知县都只是加高堤坝,这事是不可取的,还好有了水泥,金盛决定永绝水患。
  每年的水患都是每个县太爷头疼的地方,今年轮到金盛头疼了,还好每年的水患都是入秋的时候,趁现在是枯水期,修筑堤坝最佳时期。
  金盛让人把山体旁那段河给拦了,弄成水库。下游的乘机挖淤泥,然后给另外一边缺水的地方弄分流,挖新河道,做渠沟。
  弄好后,每年只要雨水多的时候放水就好了,等枯水期挖淤泥,如此循环,再也不用担心水土流失。
  幸好每年都可以召集青壮,来的都可以免一部分赋税,整整拉了两万多人来。
  还好都是自带干粮,要不这两万多人的后勤金盛还真弄不过来。
  后面的事,金盛让林大管理,把建筑队都拉过来,留小部分人去赶工期,那些地主老爷虽然不满,也不敢说什么。
  而林大就开始全力筑坝,水泥的好处就是速度快,两三天就能变硬,而且耐用。
  以后堤坝后面的地基本都是金盛跟林老爷的,所以,这筑坝之事,林大不得不打起精神,怕有负金盛的所托。
  有了林大的管理,金盛也很放心,之后的事金盛都给林大交代好了,然后就回到县衙忙自己的事了。
  没有了后顾之忧,金盛又闲了下来,有事都交给了下人,金盛每天要做的事就是去衙门处理一些事件,刷刷民间的声望,这日子过的很是舒畅。
  直到有一天,来了一个特殊的客人,陆子豪的二叔,原来是陆子豪的二叔听闻金盛管辖范围发展极快,用水泥造的房子还很牢固。
  原来是来求经的,还以为是来催水泥的,最近施工队挪了一些水泥,金盛还以为被发现了。
  回到金府后,陆子豪的二叔正在客厅等候,金管家正在陪他。
  正看着玻璃杯子发呆,看他的样子很喜欢玻璃杯子,看到这个情景,金盛知道等下送什么了。
  “陆大人到此,下官未能远迎,还望赎罪。”毕竟自己让别人等了这么久,礼多人不怪。
  “无妨,不知者不罪,我来的匆忙,没有提早打个招呼。”陆子豪二叔很客气,没有一点大官的架子,这让金盛很意外。
  “陆大人这次急忙到来,可是水泥不够用了。”金盛怕陆子豪二叔催水泥,所以先打个预防针,等下好有借口。
  “没有,暂时够用的,是这样的,我看到新型水泥不止筑城一个用法,听说你这边还有更多用法,所以特来请教。”
  “请教不敢当,我就把我所知道的跟你说一下吧,水泥用途确实很多,常见的就是修路了,一个城市看他繁华不繁华,就看他的路了,只要路好,经济发展就快,有句话是这样说的,要想富,先修路。”
  看着一脸认真的陆家二叔,今天感觉有点好玩,不过还是认真的说了下去。
  “交通的便利不仅仅是发展经济,还有打仗的时候,行军速度加快,物资运送的便利,就是打胜仗的关键。”
  有些事点到为止,陆子豪二叔是个聪明人,其实,有些事金盛不说他也知道,他来的目的就是想见见金盛。还有就是来拉关系,金盛的神奇,不得不让陆家二叔的重视。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啊,公务在身,我就不打扰了,有空再来叨唠。”
  “既然如此,等下我叫几个施工队的大师傅去陆大人那边指导。”
  “如此甚好,我就不客套了,那就不打扰了,告辞。”
  听到金盛的答复,陆子豪二叔满意的走了。
  “大人不急的话,能否留下来吃个便饭。”
  “不了,公务繁忙,下次有空再来叨唠。”
  “陆大人先等一下,容我去仓库拿点东西过来,马上就好。”
  “金管家,等下帮陆大人安排一个大师傅跟过去。”吩咐完后,金盛去仓库里拿了两套玻璃杯子过来,一套是8个杯子,一个玻璃茶壶。十块香皂。然后回到了客厅。
  “陆大人,这是下官的送给大人的礼物,这个是香皂,是送给夫人的,都是我自己做的,还望陆大人不要嫌弃。”
  金盛怕陆子豪的二叔拒绝,特意把话说死。
  “然后是你自己做的,我就收下了,后会有期。”
  “后会有期。”
  把陆子豪的二叔送上马车后,今天回衙门去了。
热门推荐
我在春秋当权臣 我在春秋当权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