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读趣阁 / 历史军事 / 盛金王朝 / 第十四章 上元节上下二合一

第十四章 上元节上下二合一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金盛拿着杨慎的书信来到了天然居,在门口遇到了正在送客的掌柜。
  “掌柜的,麻烦帮我通报一声,就说有杨阁老的书信,这是信物,你交给王大学士,他自会见我。”金盛说完把扳指给了掌柜。
  “原来是金公子,上次还多亏了金公子的对联,我们天然居生意好了很多,请坐此等候。我去去就来。”掌柜的说完就拿着扳指去找王大学士了。
  掌柜的来到三楼,把扳指递给了王大学士。王大学士一看说到:“是恩师的扳指,恩师终于肯见我了,快请恩师上来,算了,我去迎接。”
  “回大学士,来的是一个少年。”
  “那你叫他上来。”听到不是恩师来了后,王大学士有点失落,整理了一下仪容仪表,坐在那里等待金盛。
  “金公子,王大学士要见你,上来吧。”掌柜的把金盛带到了三楼就下去了。
  金盛来到三楼后,看到一个中年男子坐在窗前喝酒,满身儒雅之感,有种晋魏名仕之风,看来这个就是王大学士了。
  “草民金盛,拜见大学士。”
  “免礼,这恩师的戒指为何在你身上。”
  “回大学士,这是杨阁老送给我的,对了,这是杨阁老让我给你的书信,他老人家说您看完了就知道该怎么做了。”金盛把书信给了王大学士后就站一旁等候。
  王大学士看完书信后突然拍了一下桌子,“竟然有这等事。”看来王大学士也是嫉恶如仇的人,不过关凭这个定不了罪,还得先去找证据。
  “这事我管定了,放心吧,恩师的事我一定办好。”
  “那草民在这里替受害的百姓先谢过大人,草民先行告退。”
  “等下,扳指拿走,老师既然给你了,你就收下吧,好好保存。”
  金盛接过扳指就回敷文书院了,来到山长年前,把王大学士答应的事跟山长说了下。
  “知道了,没事,他只要肯管,就没问题,你现在可以放心的练字了吧。”看山长那表情就知道看穿了自己那点小心思。
  “让山长费心了,小子惭愧。”
  “知道惭愧就给我多用点心,你小子把心放在学业上,把那小聪明应该放在报效国家,而不是勾心斗角。”
  “是,山长教训的是。”被山长训了一顿的金盛来到了林秀少爷的宿舍,虽然距离开学还有几天,不过好多提早报名的学子来了很多,林秀少爷好像是最小的,别的最少都是十五六岁。
  “金盛,你回来了,来,给你介绍一下,这是我的舍友梁山伯。”
  金盛差点摔了一跤,“梁山伯,我还祝英台呢”
  “祝英台是谁。”梁山伯问道。
  “没,我随口说说,别当真。”
  “少爷,秦小姐的事已经有点眉目了,不出意外的话,应该没问题。”金盛把王大学士答应的事告诉林秀少爷。然后告诉秀儿少爷自己要去帮王大学士找证据跟证人。
  “少爷,我下山去了,这几天自己保重。”
  “放心去吧,我会照顾自己的。”
  “山伯兄,这几天麻烦你照顾一下我们秀儿少爷。”金盛还是放心不下秀儿少爷托梁山伯代为照顾。
  “没事的,同窗理应互助。”听到梁山伯愿意帮忙照顾秀儿少爷,金盛放心的下山了。
  想找知府公子欺男霸女的证据,就得先找苦主,虽然因迫于知府大人的势利,苦主报官无门,不过还是蛛丝马迹,只能找地头蛇秦知县帮忙了。
  来到秦府,秦知县不在,金盛不好一个人来找秦婉儿,毕竟是未出阁的姑娘,金盛一个外人不好随随便便见她,只能先通过自己的办法试试。
  消息灵通的地方除了青楼那就只有茶馆了,白天青楼不营业,金盛就去了茶馆。
  茶馆里三教九流什么人都有,可惜坐了一个下午,没有一点有用的信息,看来只能去青楼看下了。
  问了下路人,最有名的青楼莫过于万花楼,每晚去的文人墨客豪客不计其数,知府公子也是每晚必去。
  而今晚正是上元节,万花楼花魁今晚要出来献艺。活动还没开始就已经人山人海了,金盛好不容易才挤了进去。
  大厅里没有看到知府公子,看样子,应该在二楼的包厢里,万花楼里的姑娘大部分都是卖艺不卖身,不过,只要你情我愿,老鸨一般是不管的,除了花魁是列外,花魁必须是处子之身。
  而今晚不仅仅是花魁献艺,还有上元诗会,在这一天,如果做出令花魁满意的诗词,或者是头名,可能会成为花魁的入幕之宾。
  晚上七点左右,老鸨开始出来做主持,“各位贵客,我们花魁要献艺了,请各位贵客安静。”
  本来还嗡嗡响的大厅瞬间安静了下来,这时,来了一个蒙面的女子,缓缓落座,修长而优雅地双手轻轻抚过琴弦,抚起了层层泛着涟漪的乐音。音色犹如一汪清水,清清泠泠,似夏夜湖面上的一阵清风..引人心中松弛而清新,一曲毕,起身嫣然一笑退居幕后。
  直到那一刻,我才明白,古时候为什么会有绕梁三日这个成语,现在,我终于懂了,金盛看到大厅大家安静了许久,突然爆发了热烈的掌声,高喊再来一个,再来一个,看来,花魁的琴技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肯定。
  “现在,到了上元诗会的时候了”老鸨再次出来主持。
  下面的文人墨客纷纷把自己写好的上元诗上交了过去,老鸨把收集好的诗句交给了花魁,花魁选出了一些认为好的诗词给舞女传唱,确没有一首是令她满意的。
  这时知府公子拿出了一首买过来的诗句“这是我为花解语姑娘写的,希望花解语姑娘喜欢。”老鸨接了过去交给了花魁,也就花解语。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
  灯树千光照。明月逐人来。
  游妓皆穠李,行歌尽落梅。
  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好诗,连花魁都忍不住开始传唱,如果没意外的话,今晚的魁首就是知府公子了。
  虽然花魁不喜欢知府公子,不过,这诗花魁真的很喜欢。
  金盛看到知府公子要得魁首了,赶紧出来捣乱。
  “慢着,我还没写呢。”
  “你是谁,谁叫你来捣乱的,快来人,把他赶出去。”知府公子马上喊人想把金盛赶走,免得夜长梦多。
  “慢,来者是客,怎么把客人赶走,请问公子尊姓大名。”花魁拦住了准备赶走金盛的打手。
  “不敢当,在下金盛,请帮在下准备一副笔墨。”
  “来人,给这位公子笔墨。”龟奴把笔墨交给金盛退下了。
  看到知府公子的诗太好了,怕别人不识货,写了两首一首诗一首词,那就以量取胜吧。
  把写好的诗词交给了花魁后,金盛下去了。
  当看到元夕后,花解语呆住了,看着都痴了,立马作曲传唱
  青玉案·元夕
  东风夜放花千树,
  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
  凤箫声动,玉壶光转,
  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
  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
  蓦然回首,那人却在,
  灯火阑珊处。
  唱完后,下面传来一堆叫好声。“大家莫急,还有一首。”
  生查子·元夕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後。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满春衫袖。
  花魁把三首诗词都唱了三遍后,起身宣布“这三首都是不可多得的好诗词,选谁做魁首都让我很为难,不过,金公子有两首,所以,今晚的魁首是金公子,请金公子上楼。”
  在楼下的起哄声中,金盛被推上了楼,知府公子气冲冲的走了。
  知府公子花大价钱买的诗成了笑话,变成了金盛的踏脚石。
  “公子请坐,这是奴家为公子泡的茶,请品尝。”
  “姑娘不用客气了,我也是不喜欢知府公子才出来的,本来是不打算写的。”金盛本意是来打探消息的,可惜事与愿违,偏偏出了风头,今晚打探消息看来又没结果了。
  花解语有点不解,一般的公子哥为了求见她一面,砸重金,她都不愿意见,而这次她主动求见,反而对方不乐意,这让天天被人捧在手心里的花解语有点难受。
  “公子可有心事,看公子心不在焉的。”花解语看金盛面无表情的坐在那里喝茶。
  金盛在纠结要不要请花解语帮忙,看她的样子应该不是喜欢知府公子的人,打算看看能不能找花魁了解一下“不知能否帮我打听一下知府公子欺男霸女的苦主。”
  花解语一听,就知道金盛的意思,“公子可是官差,这知府公子的事,我还是知道一些。”
  “不是官差,只是受人之托,帮忙调查一下。”听花解语的意思是愿意帮这个忙,金盛感觉今晚这一趟来的值了。
  “公子可知,知府公子李一帆为恶这么多年,没人敢追究,除了他的知府父亲李巨刚包庇外,还有什么原因不敢动他吗。”
  “难道还有别的隐情。”金盛感觉这次玩大了,本以为搅黄一下婚事,结果又扯到别的去了。
  “公子可知李一帆的母亲张氏是盐运使的张鹤的亲妹妹。整个杭城都是他们连襟的天下。”听到这个结果金盛有点头大,感情最大的两个地头蛇都是李一帆的长辈。
  “所以,想要搬到他们可难了,除非找到他们的罪证,可惜的是,至今无人能找出证据,不过知府公子李一帆欺男霸女的证据倒是好找,这是我所知的一些苦主。”花解语把写满了一张地址的纸交给了金盛。
  “谢花小姐的帮助,金盛感激不尽,以后有需要的在下,请尽管吩咐,在下,先行告辞。”
  “公子不多坐会儿。”
  “不了,我还有事,下次吧。”
  “既然公子有事,那解语就不挽留了,公子慢走,小红,送下金公子。”
  “是,小姐。”侍女小红带着金盛下了楼。
  离开了万花楼后,金盛突然感觉迷茫,这么晚了,都不知道去哪了。回林家镇是不可能了,先找个客栈先住下,刚才不应该装十三,看花魁的意思本还想留自己过夜的,哎,先去客栈吧。
  “就是他,给我打。”这时守着万花楼门口的打手看到金盛出来,立马追了上来。
  惨了,死定了,金盛此时的想法,不过好汉不吃眼前亏,拔腿就跑,还好今晚是上元节,人山人海,帮金盛档了不少打手,身上挨了几棍还是跑掉了,看样子客栈是去不了了,只能去破庙待一个晚上。
  金盛记得在东边有个老君观,年久失修,已经没人去了,晚上先躲那边避避风头。
  天太黑,找了好久才找到,打手们肯定想不到他会躲这里了。
  本以为破庙会没人,结果里面还真有人,除了乞丐,还有一些无家可归的人。
  金盛找了一个角落坐下了,这是旁边有人看金盛的衣着打扮不像是无家可归之人。
  “公子为何来此,看公子打扮,不像是无家可归之人。”旁边一个身上带伤的老者,看到金盛坐在角落里,问了下。
  “不小心得罪了知府公子李一帆,刚被他的打手追杀,逃难在此。”金盛想了想这边应该没有知府公子的人,还是如实回答到。
  “看老人家一身带伤在此,家中有何变故。”金盛说完,只见那老者嚎嚎大哭。
  “还不是那知府公子李一帆这个畜牲,强行污了我家闺女的清白,我闺女气不过投河自尽了,我去找知府告状,被知府打成这样。”
  顿时,这里成了李一帆的批斗大会,原来李一帆除了欺男霸女外,还霸占别人家的田场,强买强卖,罪恶罄竹难书。不仅如此,还得到一条重要的线索,就是知府跟盐运使勾结,贪污官盐,倒卖官盐。
  怪不得知府表面上两袖清风,从不收受贿赂,而他的公子花钱如流水,夜夜在万花楼一掷千金。
  有了倒卖官盐的进项,哪还需要什么收受贿赂。
  
热门推荐
我在春秋当权臣 我在春秋当权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