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读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明锦绣 / 第十四章 方案

第十四章 方案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紫禁城。
  如今天气已经转暖,御花园内也是一片蓬勃的生机,甚至有些时候弘治会在御花园内批阅奏折。
  “这曾毅心性倒是还行。”
  弘治拿着手里的一道奏折,这是锦衣卫递上来关于曾毅最近言行举止的记录。
  曾毅只是个无足轻重的人物,若非是因为碰到朱厚照,锦衣卫根本就不会去关注他的。
  朱厚照是太子,他的伴读可不是随意一个人就能做的,哪怕是朝廷的年轻官员,甚至是功勋家族的子弟,也是要经过千挑万选,然后才能挑出来给太子做判读的人选。
  给太子做判读的人选,才情或许不需要太高,但是,德行一定要好,这才是最为主要的。
  而锦衣卫递上来的这份奏折,甚至包含了曾毅刚和朱厚照认识的情形和两人之间的谈话等等,可以说是极为详细,就连曾毅自己见了都要震惊的。
  锦衣卫情报的详细与否,其实也是要看其所处对象的,朱厚照是当朝太子,事关他的情报,肯定是要非常详细的。
  “这般心性也可以作太子的伴读了。”
  弘治慢慢翻阅着手里的奏折,轻轻点了点头,轻声笑着,道:“难得照儿有了想找伴读的念头,而且这曾毅竟然也劝过照儿。”
  “这到还算不错。”
  “等过些日子,就让他给照儿做个伴读吧。”
  弘治把手里的奏折合拢,递给了在一旁伺候着的萧敬,示意萧敬记下此事。
  “臣记下了。”
  萧敬恭敬的搭话,心里对这个素未谋面的举子曾毅倒是多了几分的羡慕,当今圣上只有太子这一个皇子,这也就注定了日后太子肯定是要继承皇位的,不可能出现如别的朝代的废太子一说。
  所以,曾毅和太子交好,就注定了是抱上了日后皇帝的大腿,只要这份交情一直在,日后太子登基,那这曾毅绝对是天子宠臣。
  “内阁的几位先生还没过来么?”
  弘治没有继续看石桌上的奏折,而是盯着亭子旁边的湖水出声。
  “已经来了,刚才陛下您在看奏折,怕惊扰了陛下您,所以在假山那边候着呢。”
  说着话,萧敬抬头,亭子远处的假山旁,还能隐约看到三个穿着官袍的人站在那里。
  得了传召,早就过来的内阁三位内阁大学士急忙过来面圣。
  当今圣上仁慈,对待臣子宽容,尤其是对待他们内阁大学士,更是敬重有加,而内阁三位大学士亦是感激当今圣上的恩典。
  所以君臣之间,相处的倒是十分的和睦,几乎没有出现过君臣之间大的意见相左的时候。
  给以刘健为首的三位内阁大学士赐坐之后,弘治先是示意萧敬把刚才的奏折递给了内阁的几位大学士,让他们过目。
  “这是照儿在京城内认识的好友。”
  “此子是前来京城赴试的举子,只可惜生了一场大病,以至于忘了许多……,然照儿与此子倒是……。”
  “朕看此子心性倒也不错,且难得照儿想要一个伴读。”
  “若是此子能够用心研读经典,未必不能给照儿起到……。”
  “朕的意思是让此子做照儿的伴读,只不过不给什么品级。”
  “诸位先生意下如何?”
  弘治对于内阁的几位大学士,向来十分的尊重,而且如今是内阁大学士李东阳负责教导太子的。
  所以若是让曾毅做太子的伴读,那就等于是给李东阳又添了一个学生,这若是换成别的皇帝,是根本不会和李东阳商量的。
  可是弘治却不同,他肯定是要征得李东阳的点头才行。
  “此事我等却是不好开口了。”
  刘健笑着,把手里的奏折递给了李东阳。
  “宾之负责教导太子,这事老臣就不掺合了。”
  李东阳笑着,接过了奏折,仔细的翻看了一遍,方才合拢奏折,沉声道:“其实既然是太子殿下的要求,倒是可以答应。”
  “太子殿下活泼,可是这曾毅年纪也大,该懂事了。”
  “太子殿下和他关系不错,平日里一些事情,也可以让他从旁劝说太子殿下。”
  李东阳这话,意思是应允了此事,只不过,他应允的原因是因为太子平时性格顽劣,实在太难管教了。
  若是能多一个太子的好友,那身为臣子,不好管教太子,可总能从太子的好友这边下手吧。
  “既然李先生也同意了,那此事就这么定了。”
  弘治笑着,点了点头,他的心思其实也是和李东阳的意思的一样的,自己儿子不好管教,那找个他的朋友来管教,然后在让他的这个朋友去影响他,这也算是另辟蹊径了。
  而且也不给任何的官职,这样做的影响就更小了。
  “泄题案诸位先生商议的如何了?”
  既然太子伴读的这件事这么定下了,弘治也就提起了眼下更为重要的事情,科举泄题案,这才是他今个召几位大学士前来的最主要目的。
  刘健和谢迁及李东阳三人互相看了一眼,最终还是由刘健这个内阁首辅冲着弘治拱手,沉声道:“回陛下,臣等定下了几种方法,还请陛下圣裁。”
  当今圣上敬重他们内阁大学士,可他们也不能真的就恃宠而骄,所以但凡是重大事情,一般都是他们内阁拟定几个方案,然后上奏皇帝,由弘治圣裁。
  “其一,是严惩副考官程敏政,以及徐经和唐寅二人,对于那些提前从徐经和唐寅处得到考题的士子,此次会试不在作数,从余下士子当中继续遴选此次会试的榜单。”
  “其二,则是此次会试作罢,陛下您下旨来年加开恩科,以此来平息可能出现的乱子。”
  “但是不管如何,对于程敏政及徐经同唐寅,必定是要严加惩处,方才能显示朝廷威严,方才能让天下士子满意。”
  “至于到底如何处置,还要陛下圣裁。”
  刘健拱手,他刚才说的,这就是他们内阁研究出来的决定,别看只是简单的两条,可这也是他们研究了许久,才决定出来的,毕竟这处置方案天下士子都盯着呢,必须要稳妥才行。
热门推荐
我在春秋当权臣 我在春秋当权臣